初祖庵大殿

初祖庵大殿

初祖庵是少林寺[佛教寺廟]屬院,建於相傳為禪宗初祖菩提達摩面壁處,創始年份不詳。從庵中有大殿建造前的黃庭堅書法刻石看,至遲在宋代此庵已頗興盛。庵內原有山門、配殿、千佛閣等,早已毀去,現只存大殿以及清代建造的兩個方亭和近代重建的千佛閣。

基本信息

簡介

初祖庵大殿初祖庵大殿
初祖庵大殿在河南省登封縣少林寺東南方初祖庵內,建於北宋宣和七年(1125),是河南省現存唯一的北宋木構建築,也是現存宋代建築中同《營造法式》所反映的北宋後期官式建築最接近的實例。

結構特徵

架構類型

初祖庵大殿初祖庵大殿
大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建在磚砌台基上,寬11.4米,深10.7米,前後明間裝板門,前檐次間裝直欞窗,余用牆封閉,石砌下肩有水紋雕刻。

殿內外共用16根同高的八角石柱,石柱上飾有花卉、人物、力士、盤龍等精美雕刻,其中一根有宣和七年韶州人劉善恭施柱題名,是此殿斷代的依據。

殿為廳堂型構架,明間兩道梁架為“六架椽屋前後乳牽用四柱”,但其後內柱距後檐柱有一椽半的椽距。牽加長半椽距。這種後內柱後移的布置使室內佛壇處空間加大。二後內柱間砌扇面牆,前設佛壇。

廳堂構架的特點是內柱高於檐柱,但此殿的16根石柱同高,只好在前內柱的鋪作上按平坐插柱造的方法立上層木柱,以承托平梁,前乳及中跨三椽後尾部插入這根柱內。這種在單層廳堂構架的內柱上接二層柱的做法是宋代建築中的孤例。殿的山面各從明間二柱上伸出丁,分別插入前內柱上層木柱身或搭在三椽上。丁上立蜀柱,承托山面出際處的平梁,構成歇山屋頂。

此殿構架用材很不嚴格,有略經加工的原材,與下部精美雕琢的石柱和窗下牆很不諧調,可能是多次重修的結果。

也有人認為據柱上宣和七年韶州劉善恭施柱銘,建成應晚於此,有可能是北宋末年的戰亂中未能按原計畫施工的結果。

營造法式

初祖庵大殿初祖庵大殿

殿的斗外跳挑出一一昂,補間鋪作明間二朵,次間及山面每間一朵,用圓角方櫨斗和真昂,里跳昂身下附一形如上昂的挑斡,下加楔。

柱頭鋪作用圓形櫨斗,昂為下插昂,里跳出一層華,上加頭形壓跳承梁。

此殿斗上的特點與《營造法式》多相同,如圓櫨斗即“圜斗”,圓角方斗即“訛角斗”,琴面昂嘴、壓跳、挑斡也都見於《營造法式》。

學術價值

初祖庵大殿初祖庵大殿
建築結構時代特點強。此殿雖然幾經修葺,但其斗拱比例、梁架結構以及石柱及牆的石護腳等主要構件和特徵,仍保持北宋時期的面貌。該殿較北宋著名建築學家李誡編修的建築專著《營造法式》僅晚二十五年,所以,殿宇的許多構件及工程做法乃至石雕花紋,都為這部歷史建築名著提供了實物例證。此大殿的建築樣式,在中國古代建築中,稱為曹殿或九脊殿(明清稱歇山式),平面近方形,整個殿房設八角石柱十六根,包括十二根雕花檐柱和殿內的四根金柱(即俗話說的前後各兩根明柱)。金柱間有石雕佛台一座,台上置木製佛龕,龕內正中供初祖達摩脫紗像,其左右兩側分別供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脫紗塑像。殿內兩山壁繪有菩提達摩後至三十五代的祖師畫像,均線條清晰,形象古樸。

建築裝飾、繪畫浮雕藝術價值極高。特別是在殿宇的檐柱、內柱、內外群肩石及佛台四周都有精緻的浮雕,這些浮雕皆為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建殿時所刻。檐柱呈八角形,在殿內外只能看到三面。殿的南門外東西兩側的檐柱,其正面雕舞樂圖,樂伎分別演奏拍板、琵琶等樂器,姿態各異,形象優美;其側面雕纏枝牡丹和人頭鳥身的美音鳥及童子戲蓮圖。其他檐柱則雕海石榴花、寶相花、牡丹花及卷草紋,各種花的枝葉交錯,纏枝而上,間或有人物與飛鳥,畫面靜中有動,蘊含蒸蒸日上的意境。殿內金柱正面均雕天王像,天王披甲戴盔,或持寶劍,或持金剛杵,目光炯炯,威風凜凜。殿南邊兩金柱,在天王像上方刻龍駕祥雲,殿北邊二金柱,在天王像上方刻美音鳥。此四根金柱背面分別雕雙鳳和龍雲,龍鳳的一鱗一爪、一須一翎都雕刻得細緻入微。在大殿東、西、北三面牆壁的群肩石上,內壁多雕人物,如羅漢觀海、騎鹿仙人、海游武士、官宦朝拜等,間或有建築及魚龍圖案;外壁多為動物,如麒麟、山羊、龍、蛇、蟾蜍、龜及海螺等。其中,殿內北壁東西兩側的官宦朝拜圖,各寬50厘米,長255厘米。一官雙手捧朝笏,舉止審慎,稍後兩侍者侍立,反映了在君王面前達官貴人和侍者不同的心理狀態,主人前後有兩護法神手持法器保駕護衛,以示威嚴,形象極為生動。

文學作品

古人溫如璋在《初祖庵》詩中讚美說:“曉登初祖庵,步入青雲頂,草露浥輕裳,人天分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