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斯基,В.

  保加利亞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和思想家。原名瓦西爾·伊凡諾夫·孔切夫。1837年7月6日生於卡爾洛沃城,14歲喪父,隨舅父入修道院。1862年,在貝爾格勒參加塞爾維亞人反對土耳其統治者的鬥爭,作戰英勇,人稱列夫斯基(意即雄獅)。1863年回國後還俗,以教書為業,並在民間進行革命宣傳。1867年,參加駐貝爾格勒的保加利亞第二軍團。次年,計畫帶領武裝支隊在巴爾幹山脈中部地區舉行起義,不幸被土耳其當局逮捕,不久獲釋,僑居羅馬尼亞。在國外期間,列夫斯基總結了從國外派遣支隊失敗的原因,提出將革命中心轉移到國內的戰略思想,但未獲支持。1868~1869年,兩次週遊全國,進行革命鼓動工作,並在許多城鄉建立地方革命委員會。1869年10月,出席保加利亞革命中央委員會在布加勒斯特召開的成立大會。

列夫斯基,В.

正文

保加利亞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和思想家。原名瓦西爾·伊凡諾夫·孔切夫。1837年7月6日生於卡爾洛沃城,14歲喪父,隨舅父入修道院。1862年,在貝爾格勒參加塞爾維亞人反對土耳其統治者的鬥爭,作戰英勇,人稱列夫斯基(意即雄獅)。1863年回國後還俗,以教書為業,並在民間進行革命宣傳。1867年,參加駐貝爾格勒的保加利亞第二軍團。次年,計畫帶領武裝支隊在巴爾幹山脈中部地區舉行起義,不幸被土耳其當局逮捕,不久獲釋,僑居羅馬尼亞。在國外期間,列夫斯基總結了從國外派遣支隊失敗的原因,提出將革命中心轉移到國內的戰略思想,但未獲支持。1868~1869年,兩次週遊全國,進行革命鼓動工作,並在許多城鄉建立地方革命委員會。1869年10月,出席保加利亞革命中央委員會在布加勒斯特召開的成立大會。次年,在洛維奇創建國內革命領導中心,稱為保加利亞臨時政府。1872年國內外革命組織合併,仍稱保加利亞革命中央委員會。列夫斯基提出人民革命、徹底廢除奧斯曼土耳其的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原則。中央委員會根據這一原則,通過組織綱領和章程。同年 9月,國內的秘密革命組織被土耳其當局破獲,列夫斯基被捕。1873年2月6日英勇就義。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