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頓

切斯特頓

G.K.切斯特頓(Gilbert Keith Chesterton,1874~1936),英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經常被譽為“悖論王子”。早年在聖保羅學校和斯萊德藝術學校求學。當過記者,於1925年起主辦《新證人報》(後改名為《G.K.周刊》)。散文風格多樣,文筆輕盈。文學批評頗獲稱譽。論著《文學中的維多利亞時代》(1913)及有關白朗寧、狄更斯、薩克雷、喬叟的研究著作見解精當。

基本信息

切斯特頓

生平簡介

 1891年和校友一起創辦同人雜誌《評論家》。18歲進入斯萊德美術學校,後在倫敦攻讀文學。1900年10月出版了其處女詩集《野騎土》,以後又山版了政論文集《被告》(1901華),評傳《羅伯特·布朗寧》,在文學界獲得了聲譽。
他對自己的詩作評價最高。其寫作活動涉及小說、評論、神學研究、隨筆等各個領域,同時還是新聞界的著名撰稿人。在多達80家以上的報紙、雜誌上發表過文章。其中,在《插圖倫敦新聞》開闢的隨筆專欄,從1905年到1936年6月(他去世),共於刊登他的隨筆文章1535篇,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外,他在1925年還創辦了冠以自己名字的《G·K·周刊》,直到去世前還撰稿不輟。
作為一個多產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諾廷山上的拿破崙》、《星期四的男人》,系列偵探小說布朗神父》,以及20多篇短篇小說;隨筆、政論文中較著名的有:《何謂正統》、《被告》和《異教徒》文集。此外還寫有《自敘傳》紹。在他生涯的最後30年,每年都出版一部或一部以上的詩選、小說選或論文集。
1936年6月14日,他在比肯斯菲爾德去世。他死後,經整理出版的其著作,總數多達150部。
G.K.切斯特頓 寫作詩歌獲得好評,長篇小說《名叫星期四的人》能讓後人反覆提起,布郎神父的系列偵探小說不僅好銷,還讓他建立了在偵探小說史上的地位。他自學成為學者,其文學評論《羅伯特·布朗寧》和《查爾斯·狄更斯》等重要論文自成一家,超過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水平。這個以精力充沛和體形矮胖享譽英倫的作家後來擁有了自己的刊物《G.K.周刊》,可他不間斷地為《倫敦新聞畫刊》每周提供一篇專欄文章達三十一年,直到去世。
切斯特頓出生於倫敦肯辛頓,沒有凱爾特人善於使用paradox的“語境”。他擅長的paradox多半是學來的。(在中國,喜愛切斯特頓的錢鍾書就擅長中國讀者不熟悉的paradox,可見也是從英語中學來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切斯特頓在論戰中曾多次挫敗蕭伯納(原產地保護的優勢看來不管用),一個傳播很廣的笑話講,蕭伯納企圖借身高(蕭伯納的身高曾經使魯迅後悔三十年前沒有多做體操)嘲笑矮胖的切斯特頓:“要是我有你那么胖,我就會去上吊。”切斯特頓不假思索,立即回敬這個乾癟的高個子:“要是我去上吊,準用你做上吊的繩子。”
切斯特頓自己也說過:“再也沒有比那種毫無局限性更卑下的東西了。”從不愛看報紙的博爾赫斯(他認為報紙上的東西都是短命的急就章)卻一生都喜愛切斯特頓的文章,原因就在於此。
他筆下的神父,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偵探。生就一副胖墩墩的身材,寬肩膀,圓臉膛,手裡總是提著一把雨傘。有人形容布朗神父像一隻慢慢吞吞、蠢頭蠢腦的胖老鼠。但人不可貌相,其目光銳利,可以觀察人的心理;平時沉默寡言,說起話來妙語如珠。在《布朗神父的秘密》、《失敗的布朗神父》中以靈感破案,憑直覺抓到兇手,令眾人大吃一驚。

其部分小說列表

三重謀殺
鑼神
離奇的情殺
機器的錯誤
紫色假髮
飛星
藍寶石十字架
伯爵生死之謎
撒拉丁王子的罪孽
神秘的死亡
通道里的男人
三件死亡工具
懺悔終生
快飲者
書的風波
帷幕下的慘案
天下第一罪
花園血案
斷劍
狗的啟示
天主的錘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