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質供水

分質供水

是指以自來水為原水,把自來水中生活用水和直接飲用水分開,另設管網,直通住戶,實現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質、分流,達到直飲的目的,並滿足優質優用、低質低用的要求。 管道分質供水是在居住小區內設淨水站,將自來水進一步深度處理、加工和淨化,在原有的自來水管道系統上,再增設一條獨立的優質供水管道,將水輸送至用戶,供居民直接飲用。其特點是省去了運輸和搬運,用戶可隨時打開水龍頭去用;為避免二次污染,採用的管道應不會腐蝕、結垢,水的價格相對應桶裝、瓶裝純淨水便宜得多,一般家庭能接受。

基本內容

是指以自來水為原水,把自來水中生活用水和直接飲用水分開,另設管網,直通住戶,實現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質、分流,達到直飲的目的,並滿足優質優用、低質低用的要求。 管道分質供水是在居住小區內設淨水站,將自來水進一步深度處理、加工和淨化,在原有的自來水管道系統上,再增設一條獨立的優質供水管道,將水輸送至用戶,供居民直接飲用。其特點是省去了運輸和搬運,用戶可隨時打開水龍頭去用;為避免二次污染,採用的管道應不會腐蝕、結垢,水的價格相對應桶裝、瓶裝純淨水便宜得多,一般家庭能接受。

管道分質直飲水是城市供水系統的延伸和補充,其特點是:

1、以城市集中式供水為水源,提供優質飲用水;

2、分質供水是利用優質地下水資源措施之一;

3、用管道供應深度淨化處理後的純淨水,作為滿足較高健康需求人群的飲水。

分質供水系統的套用範圍

生活小區、寫字樓、賓館、酒店、學校、工廠

小區管道分質供水系統採用最先進的反滲透技術,解決了自來水輸送過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問題,無人操作,全自動控制,給水系統封閉,文明生產。

管道分質供水系統的核心由4大部分組成:優質飲用水設備、變頻恆壓供水設備、供水管網和管網水循環殺菌設備。

一、優質飲用水設備

優質飲用水設備是自來水深度淨化處理的核心裝置,套用於管道分質供水工程的制水設備通常採用微濾、超濾、納濾及反滲透過濾技術生產優質飲用水,既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質,又能部分脫鹽、去硬度、適量保留原水中的部分礦物質,不失為優質飲用水生產的最佳膜技術。

二、變頻恆壓供水設備

在分質供水工程中採用全自動恆壓變頻供水裝置直接提升供水,衛生、安全、可靠,用戶隨時都能飲用新鮮水,避免了二次污染,且設備占地小、性能穩定、能耗低。

三、分質供水管網

分質供水管網為系統調試和管網維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分質供水管網的設計不同於普通自來水管網的設計,其核心是:分質供水管網要使淨水循環流暢,儘可能不存在死角。循環流暢的意義在於管網中未被用戶使用的水必須能夠及時流動和經過管網消毒系統回流至淨水水箱,而不是在某段管道中長時間停留,否則極易造成管網二次污染、滋生細菌。

四、管網水循環消毒設備

管道分質供水必須做到“打開龍頭即能生飲”。除了要做到優質飲用水設備出口水質達標外,必須在管網上設定管網水定時循環消毒裝置這樣才能確保管網水的衛生安全,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分質供水特點

1、衛生:優於國家飲用水標準。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提高健康水平。水質高、口感好、健康環保、安全可靠

2、新鮮:自動循環流動,自動監控水質,杜絕二次污染,淨水常新。

3、健康:反滲透技術分離水中所有雜質和細菌、保證飲水質量。

4、安全:完全避免水源和輸水管路污染而影響飲水水質。

管道分質供水系統適用於小區、公寓、辦公大樓、企業單位及學校的直接飲用水,系統工藝技術非常完善確保供水安全,健康。

管道分質供水工程主要作用

管道分質供水工程主要生產含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優質飲用水。目前,管道分質供水工程工藝一般為:預處理系統+膜過濾+殺菌。根據原水水質狀況,可選擇微濾、超濾和納濾技術生產優質飲用水,但當原水電導率較高時採用一級反滲透亦可獲得含有一定量礦物質的優質飲用水。納濾膜既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質(如有機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等),又能部分脫鹽、去硬度、適量保留原水中的部分礦物質、能耗又不高,因而不失為優質飲用水生產的最佳膜技術。在小型和中型飲水處理系統中,可選用的預處理系統包括微絮凝過濾、砂濾或錳砂過濾、活性炭吸附、軟化、精濾和pH控制等。

產生背景

當前世界水源有機物污染非常嚴重,有機物種類越來越多。水中有機物的存在對膠體有保護作用,使其穩定性提高,這不但對給水處理增加一定的難度,同時有毒的小分子有機物難以降解,並在生物體內蓄積,產生強烈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易造成慢性毒性。Allem等人發現在美國各個水廠的管網垢中,都有大量的球菌、桿菌、雙螺鏇菌和藻類,此外隨管網的服務年限增加管壁上異養菌的數量增加得更快。美國的管網污染如此嚴重,而我國自來水輸配管道,尤其是陳舊老化管道的污垢微生物污染程度更為嚴重。我國南方水中有機物污染程度比北方高,因此南方城市輸配管網的二次污染程度比北方更嚴重。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管網水的水質比出廠時有害物指標均有提高,據統計,如濁度、鐵、錳、銅、細菌總數等,管網出水口比出廠分別增加了24.3%、21.83%、17.31%、33.64和26.41%。

在輸配管網系統中,中間水箱二次污染更嚴重。據上海全市統計,中間水箱有7萬個,廣州市中間水箱有1.1萬多個,其他城市數量也不少。由於長期暴露在空間,密封不嚴,管理不善,這些水箱裡細菌、病毒、原生動物和藻類的繁殖污染水質。對自來水二次污染的預防及去除已成為目前國際、國內關注的焦點。我們目前推廣的終端自來水的深度加工處理及分質供水方式是消除自來水二次污染的最有效的途徑和方式。

自來水傳統生產工藝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大部分水廠還停留在“絮凝—沉澱—過濾—氯消毒”的基礎上。隨著現在水源水污染的增加,一方面自來水廠的處理設備已經超負荷運轉,另一方面自來水的檢驗標準還是沿用國家1985年修訂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該標準至今已沿用18年,而國外許多已開發國家一般對標準5年左右就要修訂一次。我國的現行標準規定有35項指標,其中有機物指標只有6項,而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水質標準已達135項。加拿大在今年6月12日執行新的飲用水標準,將一些污染指標的含量在舊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我國衛生部2001年制定了《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中達到了97項。目前城市給水處理普遍採用常規的處理工藝,受其淨化功能的限制,對水中有機物的去除能力比較低,特別是對小分子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較差,因此,如果說自來水合格也只能是低標準的合格。很多城市自來水廠,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自來水廠,近幾年通過對自來水傳統加工技術進行改造,再增加預處理和深度處理,自來水廠的水質有了長足的改善,但由於輸配管道等二次污染的問題,到每個家庭水龍頭出來的自來水的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相當比例的自來水廠所供應的自來水部分指標尚未達到國家標準。

水源污染的速度之快,造成許多自來水廠從資金到技術更新和設備的改造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分質供水是解決幾方面矛盾衝突最好的辦法。在國家、企業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另闢蹊徑,先把自來水中用於直飲的5%左右水進行深度加工,使該部分飲用水水質直接與國際接軌,達到21世紀國際先進國家制定的水質標準,這種做法投資小,易實現,可以由點到面,逐漸普及,這就是分質供水方式今天在中國出現的背景。

分質供水分質供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