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消湯

分消湯

分消湯來源於《萬病回春》卷三。由蒼朮(米泔浸,炒)、白朮(去蘆)、陳皮、厚朴(薑汁炒)、枳實(麩炒)砂仁、木香、香附、豬苓、澤瀉、大腹皮、茯苓組成。

簡介

分消湯里含陳皮分消湯里含陳皮

來源:《萬病回春》卷三。
組成:蒼朮(米泔浸,炒)、白朮(去蘆)、陳皮厚朴(薑汁炒)、枳實(麩炒)各3克、砂仁2.1克、木香0.9克、香附、豬苓、澤瀉、大腹皮各2.4克、茯苓3克。
用法:上銼一劑,加生薑1片,燈草1團,水煎服。
主治:中滿成鼓脹;兼治脾虛發腫滿飽悶。

中藥方劑之分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目錄、參考資料、內鏈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