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檢驗基礎與臨床

分子生物學檢驗基礎與臨床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 一、癌基因 二、肺癌的基因異常

圖書信息

作 者:黃憲章主編

出 版 社: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2-1
版 次:1頁 數:251字 數:420000
印刷時間:2006-2-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535234681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分子生物學檢驗的基礎,以及在遺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及其他相關疾病中的臨床套用,使人們學會更多地用系統、整體的觀點去考慮諸如生命、衰老、癌症等重大的生物學問題,對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方面的重大作用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本書適用於相關研究的工作者和學生閱讀參考。
全書共十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至第七章為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及技術,分別介紹了分子生物學重要研究方法和技術;目的基因的獲得、重組質粒的構建、篩選、表達與調控;核酸雜交與PCR技術在當前分子生物學檢驗中的套用;第八章至第十四章分別介了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在人類白細胞抗原、腫瘤、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疾病及產前診斷方面的套用;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介紹了重組DNA技術及蛋白質組學在醫學中的套用。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的分子診斷
第二節 單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的分子診斷
第三節 基因診斷的常用技術
第四節 分子診斷面臨的問題
第二章 現代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技術
第一節 重組DNA技術
第二節 同源重組的機制
一、斷裂重接和異源雙鏈
二、枝鏈遷移
三、鹼基對的錯配及消除
四、DNA分子的配對
第三節 基因沉默與基因敲除
一、基因沉默
二、基因敲除
第四節 基因表達差異分析
一、傳統研究基因表達差異的方法
二、差異展示技術
三、代表差異分析技術
四、基因表達系列分析技術
五、生物晶片技術
第三章 目的基因的獲得
第一節 從原核生物獲取目的基因
一、大腸桿菌的基因
二、用轉導噬菌體分離宿主菌的基因
第二節 從真核生物獲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
一、化學合成法
二、聚合酶鏈反應
三、基因組DNA文庫
四、cDNA又庫
第三節 目的基因序列測定
一、目的基因序列測定的意義
二、目的基因測序方法
三、長鏈DNA測序的策略
第四章 重組載體的構建與篩選
第一節 克隆載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一、基本結構
二、功能
三、克隆載體的種類
四、表達載體的種類
第二節 重組載體的構建
一、凝膠電泳
二、目的基因和載體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的設計和套用
三、目的基因和線狀載體DNA片段的分離和回收
四、目的基因與載體的連線策略
五、重組載體導入相應細胞
六、重組DNA細胞的篩選
第五章 外源基因在宿主細胞中的表達與調控
第一節 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一、原核生物的順式作用元件和轉錄調控蛋白
二、翻譯的可調控性及調控方式
第二節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一、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
二、DNA和染色質結構對轉錄的調控
三、轉錄起始的調控
四、轉錄後的調控
五、翻譯的可調控性及調控方式
六、翻譯後加工的調控意義
第三節 外源基因的表達
一、外源基因的表達系統
二、外源基因高效表達的措施
第六章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
第一節 核酸分子雜交的基本原理
一、DNA變性與復性
二、雜交體系的建立
三、影響雜交的因素
第二節 核酸探針
一、探針的種類
二、標記物
三、標記方法
四、探針的純化
第三節 核酸分子雜交的基本方法
一、southern印跡雜交
二、northern印跡雜交
三、Westem印跡雜交
四、斑點及狹縫印跡雜交
五、原位雜交
六、液相雜交
第七章 聚合酶鏈反應
第一節 PCR的原理
一、PCR原理簡介
二、PCR的七種基本成分
三、PCR引物設計
四、模板的製備
第二節 PCR基本反應
一、以DNA為模板的反應
二、以RNA為模板的反應
三、PCR產物的積累規律
四、PCR反應的自動化
五、PCR反應條件的控制
第三節 PCR的污染及對策
一、實驗室空間
二、操作和進行PCR的規則
三、溶液和設備的去污染
四、PCR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
第四節 PCR技術的主要類型
一、反轉錄PCR
二、築巢PCR
三、共享引物PCR
四、多重PCR
五、不對稱PCR
六、錨定PCR
七、反向PCR
八、彩色PCR
九、原位PCR
十、差異顯示PCR
十一、重組PCR
第五節 定量PCR
一、內參照定量PCR
二、競爭PCR作mRNA定量
三、酶標記定量PCR
四、螢光素標記的定量檢測
五、定量PCR技術的套用
第六節 PCR技術的主要用途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
二、基因的體外突變
三、DNA和RNA的微量分析
四、DNA序列測定
五、基因突變分析
第七節 連線酶鏈反應
一、LCR的基本原理
二、LCR產物的檢測
三、影響LCR的重要因素
四、LCR技術的擴展
第八節 RNA的體外擴增
一、基本原理
二、產物的檢測
三、RNA-PCR技術的特點和套用
第八章 HLA的檢測與套用
第一節 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一、HLA複合體結構特徵
二、HLA複合體遺傳特徵
第二節 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
一、HLA抗原的分子結構
二、HLA抗原的表達及其調控
第三節 HLA分型技術
一、血清學分型
二、細胞學分型
三、基因分型
第四節 HLA與醫學的關係
一、HLA與疾病相關性
二、HLA抗原表達異常與疾病的關係
三、HLA與器官移植
四、HLA與輸血
五、HLA與法醫
第九章 腫瘤疾病的基因診斷
第一節 腫瘤的發生與基因
一、癌基因
二、抑癌基因
三、腫瘤的發生與多重基因變化
第二節 基因診斷在腫瘤研究中的意義和套用
一、腫瘤易感基因的檢測
二、腫瘤的早期診斷和篩檢
三、腫瘤的分類
四、腫瘤的預後判斷
五、腫瘤的預後監測
六、腫瘤的治療
第三節 腫瘤的基因診斷方法
一、腫瘤基因診斷的策略
二、腫瘤基因診斷的原理和方法
三、腫瘤基因診斷的具體方法
第四節 臨床常見腫瘤疾病相關基因的檢測
一、ras癌基因的檢測
二、抑癌基因p53的檢測
三、其他基因的檢測
第十章 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診斷
第一節 感染性疾病基因診斷的策略
一、一般性檢出策略和方法
二、完整檢出策略和方法
第二節 病毒性肝炎的基因診斷
一、肝炎病毒及其基因
二、病毒性肝炎的基因診斷
三、細菌性疾病的基因診斷
四、寄生蟲疾病的基因診斷
第十一章 呼吸系統疾病的基因檢測
第一節 肺癌與基因異常
一、概述
二、肺癌的基因異常
第二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基因異常
一、概述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基因異常
第三節 支氣管哮喘與基因異常
一、概述
二、支氣管哮喘與基因異常
第四節 特發性肺纖維化與基因異常
一、概述
二、肺纖維化症與基因異常
第五節 囊性纖維化與基因異常
一、概述
二、囊性纖維化與基因異常
第六節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診斷
一、肺結核病
二、支原體肺炎
三、人巨細胞病毒肺炎
第七節 呼吸系統疾病與基因治療
一、囊性纖維化和a1AT缺乏症
二、惡性腫瘤
三、其他
四、載體的開發狀況
第八節 呼吸系統疾病與基因晶片
一、基因晶片簡介
二、基因晶片在部分呼吸系統疾病中的研究套用現狀
第十二章 消化系統疾病的基因檢測
第一節 消化道腫瘤與基因異常
一、概述
二、消化腫瘤的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第二節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與基因異常
一、病毒性肝炎
二、幽門螺桿菌感染
第三節 消化系統遺傳疾病與基因
第十三章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檢測
第一節 心血管疾病基因檢測的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
一、基因克隆
二、多聚酶鏈反應
三、基因轉移技術
四、基因打靶技術
五、反義核酸技術
六、候選基因關聯研究
七、定位克隆
八、動物模型
九、單倍型
十、節儉基因型
十一、MS分析方法
第二節 心血管疾病及其基因
第三節 心血管疾病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的檢測
第四節 基因表達晶片對心血管疾病的檢測
第五節 載脂蛋白基因異常表達與高脂血症和動脈粥樣硬化
第六節 載脂蛋白表型及基因型的檢測
一、載脂蛋白(a)表型
二、載脂蛋白E表型
三、載脂蛋白B基因多態性的檢測
四、載脂蛋白CⅢ基因型檢測
第十四章 產前診斷的基因檢測
第一節 含有胎兒遺傳信息的細胞成分及其種類
第二節 產前診斷的技術
第三節 基因檢測技術
第四節 產前診斷的內容
一、染色體病
二、單基因遺傳病
三、宮內感染疾病
第十五章 重組DNA技術及其套用
第一節 重組DNA技術的套用
一、重組DNA技術在醫學上的套用
二、重組DNA技術在農業上的套用
三、基因工程在環境保護中的套用
第二節 基因工程抗體
一、抗體工程技術
二、基因工程抗體的套用
第十六章 蛋白質組學及其在醫學上的套用
第一節 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相關技術
第二節 蛋白質組學在醫學中的套用
一、在腫瘤中的套用
二、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CNS)中的套用
三、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套用
四、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套用
五、在精神疾病中的套用
六、在抗體工程中的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