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膠排阻色譜法

它們適用於水溶性作流動相,一般用於小分子質量物質的分析,不適宜在高效液相色譜中。 一、相對分子質量對於相對分子質量較低(一般在200以下),揮發性比較好,加熱又不易分解的樣品,可以選擇氣相色譜法進行分析。 相對分子質量在200~2000的化合物,可用液固吸附、液-液分配和離子交換色譜法。

排阻色譜法也稱空間排阻色譜或凝膠滲透色譜法,是一種根據試樣分子的尺寸進行分離的色譜技術。排阻色譜的色譜柱的填料是凝膠,它是一種表面惰性,含有許多不同尺寸的孔穴或立體網狀物質。凝膠的孔穴僅允許直徑小於孔開度的組分分子進入,這些孔對於流動相分子來說是相當大的,以致流動相分子可以自由地擴散出入。對不同大小的組分分子,可分別滲入到凝膠孔內的不同深度,大個的組分分子可以滲入到凝膠的大孔內,但進不了小孔甚至於完全被排斥。小個的組分分子,大孔小孔都可以滲入,甚至進入很深,一時不易洗脫出來。因此,大的組分分子在色譜柱中停留時間較短,很快被洗脫出來,它的洗脫體積很小,小的組分分子在色譜柱中停留時間較長,洗脫體積較大,直到所有孔內的最小分子到達柱出口,完成按分子大小而分離的洗脫過程。尺寸排阻色譜被廣泛套用於大分子的分級,即用來分析大分子物質相對分子質量的分布。

簡介

排阻色譜的固定相一般可分為軟性、半剛性和剛性凝膠三類。所謂凝膠,指含有大量液體(一般是水)的柔軟而富有彈性的物質,它是一種經過交聯而具有立體網狀結構的多聚體。
(1)軟性凝膠如葡聚糖凝膠、瓊脂糖凝膠都具有較小的交聯結構,其微孔能吸入大量的溶劑,並能溶漲到它乾體的許多倍。它們適用於水溶性作流動相,一般用於小分子質量物質的分析,不適宜在高效液相色譜中。
(2)半剛性凝膠如高交聯度的聚苯乙烯。常以有機溶劑作流動相。
(3)剛性凝膠如多孔矽膠、多孔玻璃等,它們既可用水溶性溶劑,又可用有機溶劑作流動相,可在較高壓強和較高流速下操作。

第九節色譜分離方法的選擇
要正確地選擇色譜分離方法,首先必須儘可能多的了解樣品的有關性質,其次必須熟悉各種色譜方法的主要特點及其套用範圍。選擇色譜分離方法的主要根據是樣品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在水中和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極性和穩定程度以及化學結構等物理、化學性質。
一、相對分子質量
對於相對分子質量較低(一般在200以下),揮發性比較好,加熱又不易分解的樣品,可以選擇氣相色譜法進行分析。相對分子質量在200~2000的化合物,可用液固吸附、液-液分配和離子交換色譜法。相對分子質量高於2000,則
可用空間排阻色譜法
二、溶解度
水溶性樣品最好用離子交換色譜法和液液分配色譜法;微溶於水,但在酸或鹼存在下能很好電離的化合物,也可用離子交換色譜法;油溶性樣品或相對非極性的混合物,可用液-固色譜法。
三、化學結構
若樣品中包含離子型或可離子化的化合物,或者能與離子型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化合物(例如配位體及有機螯合劑),可首先考慮用離子交換色譜,但空間排阻和液液分配色譜也都能順利地套用於離子化合物;異構體的分離可用液固色譜法;具有不同官能團的化合物、同系物可用液液分配色譜法;對於高分子聚合物,可用空間排阻色譜法。
色譜法基本要求:
1.掌握色譜法的分類,色譜流出曲線及有關術語;
2.掌握色譜法的基本理論,了解柱效的影響因素;
3.掌握分離度與柱效、選擇因子、容量因子、分析時間之間關係;
4.了解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掌握氣相色譜流程及氣相色譜儀的結構;
6.掌握氣相色譜固定相的特性;
7.掌握檢測器性能指標的描述方法;
8.掌握液相色譜儀的基本結構及基本概念;
色譜法基本要求
9.了解液相色譜法的主要類型及固定相、流動相的選擇。
10.了解色譜方法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