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禹門

凌禹門

凌禹門,男,字兆龍,號若耶溪叟,山農老人,1902年4月生於浙江紹興。研究員,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榮譽會員,中國名人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顧問,國際美術家聯合會顧問,中國書法研究會顧問,中國書畫家協會顧問,中華姚氏求正堂藝院顧問,亞洲孔子學會顧問,中國和平統一大同盟顧問等。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凌禹門 凌禹門

凌禹門(1902-2008),清光緒壬寅二十八年三月,春花爛漫,凌禹門出生乾紹興的—個書畫世家。12歲師從山陰名士、前清舉人沈桐生先生學習書法;後又拜上海名人、清秀才蘇局仙為師。數年後追隨老師沈桐生和前清舉人俞介眉、胡之光等前輩組織蘭亭書院;1930年春到1931年曾與俞介眉等先生在紹興、杭州、上海、南京等地舉辦書畫聯展,深得藝界前輩及同仁讚許。2008年5月17日逝世。

凌禹門書法與養生 凌禹門書法與養生

成就與榮譽

20世紀30年代,凌禹門任時事新報南京館文藝副刊編輯,有幸結識於佑任、張大千、徐悲鴻、王念慈等諸先賢,撰寫過古文觀止,文書作近千首詩詞。抗戰烽火起,他投筆從戎……

歲月悠悠。在經歷了戰亂的動盪和人生的磨難後,凌禹門步入了新中國。晚年的凌老欣逢盛世,深願有生之年為國貢獻綿薄。近20多年來,在國慶40周年全國書畫大展、“東方杯”全國書畫大賽、海峽兩岸書畫名家大展、中外書畫藝術名家大展、首屆國際書畫攝影大展等重大活動中,凌老的作品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同時,他的作品先後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采西亞等國家及香港地區展出,併入刻翰園碑林。在國際名人府、天下名人館、北京大學、日本福井大學及眾多省市藝術館、文史館、博物館、圖書館都藏有凌老的墨寶。《中國當代書畫刻家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書畫家經典》《現代中日美術通鑑》《中國人物誌》《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數十部辭書中記載著凌老的藝術歷程,多座寺院道觀的匾額上留下了他的手跡。

凌老還榮獲“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世界書畫名人”“國際書畫藝術銀獎藝術家”等諸稱號,還擔任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亞洲孔子學會、中華和平統一大同盟、中國書畫家協會、中華書畫藝術研究會等國內外文化藝術團體顧問等。1984年起即和孔子75世孫孔祥燦先生、國學宗師章太炎的弟子錢鼎澄老人、社會名流莊一拂先生、張大千和汪亞塵、榮君立的弟子汪德祖女士、劉雪樵先生及姚丹萍先生等創建嘉興市書畫社、中國汪德祖書畫藝術館等等民眾文化社團組織。為中華傳統文華藝術發展做出了相當的貢獻。1997年9月下旬應中國國家林業部和北京京島藝苑以及首都書畫院等單位的邀請,與著名畫家汪德祖女士等赴首都參加1997年國慶慶典等藝術活動,受到北京各界人士的讚揚。

1999年秋,一次偶然的機會,凌老曾來過南潯。小橋流水。古樹書院。民風純樸。古鎮特有的江南水鄉風光深深吸孔了他。2002年秋天,桂花飄香時節,凌老又來到了美麗的南潯,便住進了鎮上的久安公寓。

已百歲的凌老,行不拄杖,日食1斤,常以素食為主;看報不戴眼鏡,且手提5公斤之物可行數里。

老人生性心直口快,發脾氣的時候很嚇人,過後就好,不記怨隙;交往不論貴賤與貧富,最愛和小孩子玩,每頓飯後坐上半小時,再行走半小時。每天老人練完書法,便到俱樂部健身房鍛鍊,跑步機、腳踏機、按摩機等樣樣動一動;還不時打打沙包、舉舉啞鈴樂一樂;到圖書室、棋牌室、茶室坐一坐。人生自有樂趣!

凌老的“養生術”是:每日清晨二杯白開水,每日進6—7杯茶水;睡一次不可超過6小時,中午睡1小時;大小便須閉嘴並咬緊牙關……老人還喜歡靜坐,他說:“靜坐時要念力集中,腦海里要充滿籃天白雲,自己仿佛也升到了雲中。要達到自己整個身體變得很輕很輕,能在白雲上走一樣……老人還說:“除保養身體以外,心靈要潔淨,要懷慈悲心、大眾心、平等心,時常去關心別人,盡力濟助貧者!凡願意求學者,老人都收為弟子,讓孫子姚丹萍做掌門弟子。他的弟子有程乾鋒、包根海、許建堂等十餘位。

老人時常說,身體的康健掌握在自己手中,長壽秘訣在於容忍寬懷與知足常樂。“知足”二字是指生活上的,不要貪戀酒色財氣。人要是一心想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地位高高,金銀滿倉,而永無知足之心,就很難得到開懷常樂。不能開懷常樂之人,縱然有仙境般的條件,也很準達耄耋之齡。人應當在學習上、事業上存永無知足之心,要堅信“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有這樣的心態,凌老的心裡便充滿希望,生命青春常在、健康常在。

文/ 北京劉先銀1997

中國書畫家協會浙江省會員名單一

中國書畫家協會草創於1965年,成立於1990年初,總部設在北京,主要辦事機構設在廣州。協會設有常務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理事會、評審委員會、事業拓展部、培訓中心和《書畫家報》、《書畫家》雜誌、中國書畫藝術大學(籌)、金才文化藝術中心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