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星桿藻

冰河擬星桿藻和威氏海鏈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 Fryxell&Hasle,1977)氮營養生理的比較研究表明,兩種藻類都可利用硝酸鹽、氨氮和尿素作為氮源,氮營養鹽濃度相同時,冰河擬星桿藻具有更高的生長速率和最大細胞密度;冰河擬星桿藻對氮營養鹽親合力遠高於威氏海鏈藻,貧營養鹽條件下更具競爭優勢;酶活性和酶動力學分析結果表明,兩種藻類的NR和GS的組成有所不同,同樣氮營養鹽條件下,冰河擬星桿藻氮同化酶最大活性低於威氏海鏈藻,但酶對營養鹽的回響更為迅速,上述營養特性使得貧氮條件下的冰河擬星桿藻在得到營養鹽補充時,可迅速分裂生長成為海區優勢藻種; 生長速率和細胞密度的月變化初步表明,冰河擬星桿藻細胞內可能存在調控細胞生長的內節律,最大生長速率和最高細胞密度出現在6、7月份,這與台灣海峽南部上升流區冰河擬星桿藻水華出現時間一致,而威氏海鏈藻則不存在該節律變化。 這種生長節律可能與藻類長期適應上升流區水團的周期性變動有關,與營養鹽等環境因子共同作用控制著冰河擬星桿藻周期性水華的形成; 7、蛋白質組學研究結果表明,冰河擬星桿藻在不同生長期和不同營養鹽條件下的蛋白表達存在明顯差異:

基本信息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