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國徽

冰島國徽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5∶18。

冰島國徽

概述

旗地為藍色,紅、白兩色的十字將旗面分成四塊:兩個相等的藍色正方形,兩個相等的藍色長方形。藍色代表大海,白色代表白雪。藍、白兩色為冰島的國色,體現冰島的自然環境特點,即在藍色的天空和海洋中,浮出“ 凍的陸地”——冰島。冰島自1262年起為挪威屬地,14世紀同受丹麥統治,所以國旗上的十字圖案源自丹麥國旗圖案,表示出冰島歷史上與挪威、丹麥的關係。
國徽:中心圖案為繪有國旗圖案的盾徽。盾徽上端有一隻紅舌金爪的白隼和一隻白齒紅舌金爪的龍,左側是一頭黑牛,右側站著一位身披斗篷的白衣老人。隼、龍、牛和老人都是傳說中的守護神。盾徽下端的石塊代表冰島多岩石的漫長海岸。
冰島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Iceland
首都雷克雅未克
面積: 103,000.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時差: -9.00
國際電話碼: 354
人口: 27.4萬人(1997年) 
語言: 冰島語為國語,通用英語
貨幣: 冰島克朗
民族: 冰島人99%
宗教: 福音派路德教占97%

簡史

冰島1918年宣布為主權國家,但仍受丹麥國王的控制,由丹麥處理其外交事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冰島脫離丹麥,同英國和美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44年6月17日成立冰島共和國,1946年加入聯合國,1949年成為北約成員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