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蛤蟆嗡

清末產生,2008年列為冠縣非物質遺產。

簡介

冠縣蛤蟆嗡《武訓》劇照冠縣蛤蟆嗡《武訓》劇照

蛤蟆嗡是流行於冠縣桑阿鎮、賈鎮、梁堂一帶的民間小戲。它是由河北魏縣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落子)傳入山東後,在演出過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長,並和當地語言相結合而形成的劇種。它的主奏弓弦樂器“二胡頭” (或稱“鬍子”)是用椿樹根挖制而成,蒙以桐木薄板,上配30多厘米長的琴擔和兩根絲弦及馬尾弓。椿樹根木質鬆軟,發音渾厚悅耳,嗡聲嗡氣,加之在唱腔小過門中(so、do)兩音反覆出現,聽起來酷似雨後蛙鳴,所以當地民眾稱為“蛤蟆嗡”。

劇目

蛤蟆嗡的角色行當,生、旦、淨、末、醜俱全。主要劇目有《王定保借當》、《跑沙灘》、《藍橋會》、《趕三關》、《鴻雁傳書》、《夜宿花亭》、《王子龍掉印》《掉盒印》、《馬前潑水》、.《老少換》、《宋江殺惜》、《櫃中緣》、《梁祝下山》、《勸嫁》、《王少安趕船》、《賣油郎》、《李三娘打水》(《井台會》)、《宇宙鋒》及連台本戲《劉公案》等30餘個。

音樂

蛤蟆嗡的樂隊由文場和武場兩部分組成。文場主奏樂器“二胡頭”是用椿木挖筒的一種特製板胡。此外還有二胡、笛、笙、三弦等。武場所使用的樂器有板鼓、鑼、鈸、手鑼、堂鼓等。 文場中的伴奏曲牌多為民間樂曲及吸收其他劇種的曲牌逐步演變而成。常用的曲牌有上香牌、五字開門、打水牌、放風箏等,多在生旦戲中小姐上場,收拾桌椅或跑圓場時使用,亦可用在劇目開始時或在唱腔中作為壓板音樂。
武場使用的鑼鼓經分為兩類:一類是用於各種板式唱腔之前的“開頭”,如慢板開頭、二板開頭、流水板開頭、娃娃腔開頭等;另一類是配合演員表演和身段的鑼鼓經,如並三鑼、緊急風、四擊頭、 回頭、垛頭等。
蛤蟆嗡的唱腔音樂屬板式變化體。主要板式有[慢板]、 [二板]、[流水]以及[娃娃腔][發腔迷子]等。[慢板]為一板三眼(4/4節拍), [二板]、[流水]、[娃娃腔]為一板一眼(2/4節拍),[發腔迷子]和[悶場]則屬無板無眼自由節拍的唱腔。蛤蟆嗡的唱腔起句多從so (5)音上起(也有從re或do音上起的),而下句落音基本上是落在do(1)音上,屬宮調式。
蛤蟆嗡的唱詞以七字句的上下對偶句為主,也有十字句的,間或有八字、九字等字數不等的長短句。此外,還經常加用襯字,如“那個”、“呀”等。所使用的語言為冠縣地方方言,在四聲調值方面與國語有著明顯的區別。國語四聲的“媽、麻、馬、罵”,冠縣方言則讀為“馬、媽、罵、麻”。

傳人

蛤蟆嗡傳人(左起)趙子敬、王萬太、邱東山在交流蛤蟆嗡唱腔蛤蟆嗡傳人(左起)趙子敬、王萬太、邱東山在交流蛤蟆嗡唱腔

新中國成立後,桑阿鎮組織了專職蛤蟆嗡演出隊,進行演出。1959年2月,演出隊帶著桑阿鎮文化站長邱東山編劇、主演的小戲《故事出在棉鞋裡》赴濟南參加全省文藝調演,榮獲一等獎,受到高度評價,蛤蟆嗡再次嶄露頭角。1959年下半年,冠縣成立公立冠縣蛤蟆嗡劇團,經費由縣財政撥付。劇團招學員52人。學成後赴周邊縣市演出,大受歡迎。在此期間,劇團專業人員對蛤蟆嗡傳統唱腔及伴奏進行了完善和創新。可惜好景不長,三年後劇團解散,但以邱東山為首的桑阿鎮文藝宣傳隊伍始終堅持編演蛤蟆嗡唱段、小戲,並多次在各類文藝匯演中獲獎。 2008年冠縣文化局組織創作5部蛤蟆嗡系列短劇《武訓》,邀請邱東山指導排練3部,再次把蛤蟆嗡推上舞台。2008年11月1日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專場匯報演出上“非遺”明珠蛤蟆嗡進行了演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