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發新星

再發新星

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再發新星 英文名稱:recurrent nova 定義:已觀測到不止一次類似新星爆發的激變變星, 其典型的光變幅約6—8目視星等,典型的爆發間隔約10—100年。 套用學科:天文學(一級學科);恆星和銀河系(二級學科)

再發新星

介紹

爆發變星的一種。大體上每隔10~100年爆發一次,已觀測到10餘顆。再發新星和經典新星的光變曲線很相似,只有當出現第二次或更多次爆發時才能確定為再發新星。可見 光波段的亮度變幅為7~9等,每次爆發釋放1036~1037焦耳能量,約拋射出10-6太陽質量的物質,都比經典新星小。有證據表明所有經典新星都是再發新星。如果新星只爆發一次,以銀河系每年出現25顆新星計算,銀河系誕生以來大約應有2×1011顆恆星經歷了新星爆發,這跟銀河系恆星總數相當。但大多數恆星質量較小,演化緩慢,還不可能演變成新星,只有在每顆新星重複爆發很多次的情況下,才能與平均每年出現的新星數目相符。經典新星可能是爆發周期很長的再發新星,因此只觀測到一次爆發。

再發新星很難說有什麼周期,而且各顆再發新星也都不一樣。短的只有幾年,如蛇夫座的V1195再發新星,曾在1956和1959年兩次爆發,但近幾十年來卻“沉默不語”了。獵戶座的V529已是三度爆發了,時間分別是1667年、1740年和1894年。目前已發現的再發新星共12顆,象著名的天蠍座U星和羅盤座的T星,都已經爆發過四五次了。

配圖

再發新星再發新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