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小讀者

再寄小讀者

《再寄小讀者》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代表作,在1923年至1926年,冰心出版了《寄小讀者》。1958年,嚴文井、張天翼提議,請冰心再寫《寄小讀者》。冰心欣然接受,這一年的3月11日,她給小朋友寫了《再寄小讀者·通訊一》。這篇散文里說:“在這不平常的春天裡,我又極其真切,極其熾熱地想起你們來了,……我如今再拿起這支筆來,給你們寫通訊,不論我走到哪裡,我要把熱愛你們的心,帶到哪裡!”冰心女士分別發表了通訊集《再寄小讀者·通訊二》和《再寄小讀者·通訊三》。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再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
寄小讀者(之一)

似曾相識的小朋友們:先感謝《人民日報》副刊編輯的一封信,再感謝中國作協的號召,把我的心又推進到我的心窩裡來了!二十幾年來,中斷了和你們的通訊,真不知給我自己帶來了多少的慚愧和煩惱。我有許多話,許多事情,不知從何說起,因為那些話,那些事情,雖然很有趣,很動人,但卻也很零亂,很片斷,寫不出一篇大文章,就是寫了,也不一定就是一篇好文章,因此這些年來,從我心上眼前掠過的那些感受,我也就忍心地讓它滑出我的記憶之外,淡化入模糊的煙霧之中。
在這不平常的春天裡,我又極其真切,極其熾熱地想起你們來了。我似乎看見了你們漆黑髮光的大眼睛,笑嘻嘻的通紅而略帶靦腆的小臉。你們是愛聽好玩有趣的事情的,不管它多么零碎,多么片斷。你們本來就是我寫作的對象,這一點是異常地明確的!好吧,我如今再拿起這支筆來,給你們寫通訊。不論我走到哪裡,我要把熱愛你們的心,帶到那裡!我要不斷地寫,好好地寫,把我看到聽到想到的事情,只要我覺得你們會感到興趣,會對你們有益的,我都要儘量地對你們傾吐。安心地等待著吧,我的小朋友!
自從決心再給你們寫通訊,我好幾夜不能安眠。今早四點鐘就醒了,睜開眼來是滿窗的明月!我忽然想起不知是哪位古詩人寫的一首詞的下半闋,是:“捲地西風天欲曙,半簾殘月夢初回,十年訊息上心來。”就是說:在天快亮的時候,窗外刮著捲地的西風,從夢中醒來看見了淡白的月光照著半段窗簾;這裡“訊息”兩個字,可以當作“事情”講,就是說,把十年來的往事,一下子都回憶起來了!小朋友,從我第一次開始給你們寫通訊算起,不止十年,乃是三十多年了。這三十多年之中,我們親愛的祖國,經過了多大的變遷!這變遷是翻天覆地的,從地獄翻上了天堂,而且一步一步地更要光明燦爛。我們都是幸福的!我總算趕上了這個時代,而最幸福的還是你們,有多少美好的日子等著你們來過,更有多少偉大的事業等著你們去做呵!我在枕上的心境,和這位詩人是迥不相同的!雖然也有滿窗的明月,而窗外吹拂的卻是和煦的東風。一會兒朝陽就要升起,祖國方圓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將要有六億人民滿懷愉快和信心,開始著和平的勞動。小朋友們也許覺得這是日常生活,但是在三十年前,這種的日常生活,是我所不能想像的!我鼻子裡有點發辣,眼睛裡有點發酸,但我決不是難過。你們將來一定會懂得我這時這種興奮的心情的——這篇通訊就到此為止吧,讓我再重複初寄小讀者通訊一的末一句話:“我心中莫可名狀,我覺得非常的榮幸!”你們的好朋友冰心1958.3.11,北京。
再寄小讀者(之二)
親愛的小朋友:
今年一月,我剛從埃及歸來,趁我記憶猶新,來對小朋友說一些埃及的印象。
我們到埃及去,走的是北路,就是從北京坐飛機,經過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最後到達埃及的首都開羅。——在這裡我想插一句話,世界局勢發展得多快,在我回來後不到三個星期,埃及和敘利亞,已經聯合組織了一個橫跨亞非兩洲的新國家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了!這是中東阿拉伯人民,在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願望上,有了進一步的團結,這也是世界和平力量進一步發展的里程碑!
我們一路從機窗下望,都是冰天雪地瑩白照眼,可是一到達開羅的上空,就是晴天萬里,下面是長長的河道,支流四出,兩旁是整齊翠綠的田野,一簇簇的密集的淡灰色的農舍,田壟上排列著一行一行的高大的棗椰樹。但是在這河畔地區以外,就是茫茫無際的黃沙,濃綠淡黃,成一個鮮明的對照!
這一條長長的河道,就是世界聞名的尼羅河,是埃及境內的唯一的天然河流。埃及在非洲的東北角,在北緯二十二度至三十二度,東經二十四度至三十七度之間,氣候炎熱,雨量極少,所以尼羅河也是他們唯一的灌溉泉源。埃及人民親切地稱尼羅河為“尼羅河爸爸”就是這個緣故。
這使我想起二十幾年前,我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梵蒂岡——教皇城——的博物館裡,看見了一座尼羅河的雕像。在這裡,尼羅河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右臂斜倚著人面獅身像,側臥在地上,旁邊堆著一垛高高的麥穗和葡萄。最生動的是他的身上,身邊,爬滿圍滿了許多活潑嬉笑的、赤裸裸的小孩子!有的站在他的肩上,有的騎在他的臂上,有的坐在他身旁的麥堆上,有的三三兩兩地和他身邊河水裡的鱷魚,撩撥嬉戲。這雕像給我的印象很深,但我決沒有意識到,埃及的沙漠地區,占到全國境的百分之九十六,也不知道埃及的雨量少到:簡單的農舍,不用蓋屋頂,只用高粱稈藍遮遮就行。當我看到聽到這些現象的時候,我對於尼羅河,也不禁熱愛了!
我們在埃及境內,曾作過短期的旅行,就是坐火車往南走,一路沿著尼羅河,溯流而上。眼前鏇轉過去的,是潤濕的田地,茂盛的莊稼,和裹著頭巾穿著長袍的男男女女,鋤地的,車水的,放羊的,趕驢的……同時也看見了道旁的農舍,屋子都像我們南方的“天井”一樣,有窗有門,卻沒有屋頂。那時正是冬天,白日陽光滿室,夜裡頂著月亮和星星睡覺,空氣清新,一定是十分舒暢的。
這在我是極其新鮮的事,但心裡還轉不過彎來,我問同行的埃及朋友:“夏天在屋頂蓋上高粱稈,當然可以擋住炎熱的太陽,但是恐怕擋不著大雨和久雨;萬一,萬一要下大雨,下久雨呢?”她笑了,說:“你過慮了,我們這裡除了沿地中海一帶,雨量較多之外,就是一萬個,一萬個也不下大雨和久雨!”
聰明勇敢的埃及人民,知道除了倚靠他們的“尼羅河爸爸”之外,還得不斷地和氣候土壤作艱苦的鬥爭,向大自然索取糧食。現在他們的興修水利,開發沙漠的工作,正在廣泛地展開。祝福他們吧,可愛的尼羅河的優秀兒女!
別的下封信再談,祝你們三好!
你的朋友冰心
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五日,北京。
(本篇最初發表於《人民日報》1958年3月25日,後收入小說、散文、詩歌合集《小桔燈》。)
再寄小讀者(之三)
親愛的小朋友:
三月八日那一天,我到十三陵水庫工地上,參加了幾個小時的勞動,覺得有說不盡的興奮和愉快。
十三陵在京郊昌平縣的東北邊,是明朝京都北遷以後的十三代帝王的陵墓所在地,南面有溫榆河穿過,三面是山,風景優美。但是每到夏雨時節,山洪就順著這個大山環里的幾條山溝,奔騰下泄,勢如巨濤。溫榆河兩岸的人家和田地,常常被大水淹沒。從前的統治王朝,只顧給自己在半山坳里,蓋起高大的陵墓祭殿,也只在這些陵墓祭殿的四圍,種起蔥蘢的樹木,對於山下人家,蒙受水患的疾苦,是漠不關心的!
人民做了自己的主人,一切都變了!昌平人民在政府的補助下,民眾的支援下,從今年一月二十一日開始,自己動手來修建十三陵水庫。他們計畫在大山環的出口——東山口,修起一道攔河壩,把山洪蓄在七丈多深的水湖裡。這水湖的面積,相當於頤和園昆明湖的三倍。在大壩的西邊,還要蓋一座水力發電站,在每年灌溉的時期,可以用水力發電。將來這裡是:良田千頃,綠樹成蔭,水面鴨游,水中魚躍,小朋友們還可以成群結隊地到這裡來露營,爬山,遊覽;這生活該是何等的快樂美好!
這座水庫必須在六月雨季以前完工,因此,這工地上,每天每夜都有幾萬人在流汗苦幹,和洪水賽跑,而且人流已經趕在河流的前頭!我在這裡,只做一點輕微的勞動,但是往前望,往後看,三面山腰和一望無際的沙地上,都有一群一群的人們,在緊張地推車挑土,遠遠地一面一面小小的紅旗,在和風中飄揚!想到三個月後,這裡將是水湖的中心,在這萬馬奔騰的勞動幹勁里,我也能盡到自己微薄的一分,使我慚愧而又喜悅。我要暫時離開祖國,為期大概兩三個月,等到我歸來時節,這裡已是一片湖光了。聽說小朋友們最近也要到湖邊去種樹,我想那時你們種的樹木,也已經綠葉扶疏了。集體的勞動,創造出多么美麗快樂的一個世界呵!
這兩天來,風柔雲薄,這種釀花天氣,中國話叫做“春陰”,日本話叫做“花曇”。花曇一過,日本各處就開遍了櫻花。我們這裡也是漾出晴光,就是柳葉舒青,杏花怒放了!春陰的天氣,總使我有說不出的期待的歡樂,如同坐在舞台前面,電燈熄滅的一剎那頃,我們滿懷快樂地在等待,等待這幕布一開,台上現出神話般五彩輝煌的仙境……你們也有這樣的感覺嗎?
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在風光明媚的義大利了,旅途中如有工夫,一定再給你們寫信。祝
你們春天快樂!
你的朋友冰心
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日,北京。
(本篇最初發表於《人民日報》1958年4月7日,後收入小說、散文、詩歌合集《小桔燈》。)

作者簡介

冰心冰心
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冰心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鏇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同時也成為了小讀者的知心朋友,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

讀後感

這本書主要是以兩個小小的日記為例子,告訴我們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主要內容分成三點:
第一點是:“他總是專心的聽講,筆記也記得很好。”我讀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我上課的時候,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老要和別人說說話,有時還玩一會兒小東西。那筆記就更不用說了,老師要求抄的我就隨便抄點,不要求抄的我連看也不看,怪不得我的作文進步不大。我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改掉這些壞毛病,專心聽講,從課文中學習好的寫作方法。
第二點是:“他尤其喜歡讀書,輔導員和教師介紹過的書刊,他總是讀得很仔細。”多讀課外書,積攢詞語才能寫好作文。這一點我是有體會的,我雖然課外書讀得也很多,但總是讀得很快,只注意了故事情節,而不注意記憶書里的優美詞語,所以老師的評語中總是寫著“詞語不豐富”。可我的姐姐卻和我恰恰相反,她也喜歡讀課外書,而且讀得很仔細,她還特別愛看詞語豐富,對自己寫作有幫助的書籍。像《優秀作文選》之類的書啊,她讀得可多了。每次到家,我看她的作文評語中總是寫著“詞語豐富、語言生動”。相比之下,我比姐姐差遠了。以後,我在看課外書時,一定要注意積累詞語。
第三點是:“你們現在的語文課本,裡面有很多思維性很強的,寫得很好的故事和詩歌。”我讀到這裡,回憶了一下,我們的課文里幾乎都是思維性很強的,寫得很好的故事和詩歌。我不由得想到,解放前的窮苦孩子多可憐呀,他們渴望讀書,可是連書都沒有,怎么讀呀!有的地方日本人還強迫中國孩子讀日本文字的書。高玉寶想上學卻只能是夢想。相比之下,我生在這么好的條件下,既有老師輔導,又有家長關心,可我為什麼不好好抓緊現在的有利條件認真讀書呢? 我讀完這本書後,下決心一定要像冰心奶奶說的那個孩子一樣,上課專心聽講,多看好的課外書,做一個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世紀的接班人。

簡析

1958年開始,冰心開始寫《再寄小讀者》,本文是“通訊一”,本系列共由20篇通訊組成。文章開始,冰心告訴小朋友們她將繼續為兒童寫作,繼續為小朋友們寫通訊的心愿及興奮的心情。然後,作者回顧了三—卜年的生活經歷中見證的祖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遷,表達了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強烈情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