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勾鑃

其次勾鑃

其次勾鑃,屬於春秋後期的銅器、青銅器,在浙江武康山出土,腔體近柄處飾回紋和蕉葉紋。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規格

其次勾鑃其次勾鑃
其次勾鑃,春秋後期,通高51cm,寬19.9cm,重7kg。

形貌

器曲口,腔體窄而深,兩側略傾,長柄。腔體近柄處飾回紋蕉葉紋。兩側鼓部有銘文32字:
唯正(月)初吉丁亥,其次擇其吉金鑄句鑃。
以享以孝,用祈萬壽。子子孫孫,永保用之。
大意是:在正月第一個吉日丁亥這一天,其次選上好的銅料鑄此勾鑃,用來祭享以表達孝意,祈求萬壽。子孫後代,永保用之。
此器為浙江武康山出土,同出7枚,其中兩件有銘文。

關鍵字

勾鑃

一種手持的青銅打擊樂器。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流行於吳越地區。使用時一手持柄,口朝上,另一手持槌敲打其腔體,通常在祭祀和宴享時奏擊。

蕉葉紋

裝飾紋樣的一種。一端尖銳,一端較寬,作蕉葉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稱,蕉葉即芭蕉葉。

局部圖像

其次勾鑃局部 其次勾鑃局部
其次勾鑃局部 其次勾鑃局部
其次勾鑃銘文拓片 其次勾鑃銘文拓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