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部長紀念林

共和國部長紀念林

為起到全國植樹示範作用,每年植樹節前後,共和國部長級幹部都會組織集體植樹活動,所植樹形成的林被稱為共和國部長紀念林,從2003起,共和國部長植樹成林均立碑存照。

基本信息

由來

2011年,共和國部長植樹活動已經推行整整十年了,超過1700位部級領導在首都北京的近郊共植下了至少兩萬株樹。
十年荏苒,第一塊部長林已蹤跡難尋,2002年3月23日,兩百多位部長曾植樹八百多株。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的回覆說首塊部長林位於中關村科技園區。但2011年4月2日,有記者在該園區內輾轉數次,卻始終未看到由數百株林木構成的區塊。但這樣的倉促顯然只在部長植樹活動肇始的第一年才會發生。
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蘇梅告訴記者,考慮到部長義務植樹的示範效果和宣傳作用,以鼓勵後人積極植綠護綠,從2003年開始,部長林均會立碑存照。

選址環境

“部長林”選址程式頗有講究。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喬世英介紹道,往往先由各區縣將規劃綠地(單塊面積不小於30畝)推薦給首都綠化委員會,再由全國綠化委員會牽頭,組織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綠化委員會、中央國家機關綠化委員會及首都綠化委員會等聯合實地查看,個別地塊還得反覆商量,有的甚至考察過三次。原則上,最後會優先選擇適合植樹的開闊地帶,周邊沒有農村,沒有高樓,這更多是為保障部長的安全。
而等到具體的植樹活動,絲毫細節都不容鬆懈。雖然植樹活動只有半天,但包括公安、武警、環保、衛生、園林、新聞等各部門協調的籌備周期往往長達數十天,通常春節後就已啟動。譬如行車線路,喬世英介紹說,從中央機關集合點前往植樹點,哪怕一路有警車開道,首長車隊途經的具體地方還要做到心中有數。原則上,不允許部長開小車前往,必須統一搭乘中巴車。萬一部長有要事在身,也只能讓小車跟在中巴後面,待植樹完後方可離開。
部長選擇的樹種多以檜柏、油松、白皮松、雪松、華山松、雲杉等為主,如果還有重要人物參加,則多以常綠樹種為主。
植樹地點所在的地方政府往往不遺餘力,2010年,房山區長陽鎮將活動作為本年度第一項重點任務來抓,動用挖掘機、推土機等總計五百餘台班,歷時一個月,硬是將拆遷區廢址以及瓦礫成堆的植樹區,重新平整,原土過篩,並按照專門的設計圖紙挖坑三千六百餘個,這還不行,還需對樹坑進行修正,對坑內進行肥料預留補給以輔助日後苗木成活率的提高。

效果

2011年3月26日,部長們在植樹2011年3月26日,部長們在植樹

豐臺區老莊子鄉、門頭溝區永定鎮、朝陽區仰山公園、房山區長陽鎮、通州區大運河畔依次找到了其他8片部長林。2009年的部長林位於朝陽區仰山公園內,配套建設仍在進行中,尚未對外開放。
除最近兩年新植的部長林外,其他的林塊雖未吐綠,但能看出均已成林,成活率相當高。林內少見雜草枯枝,不少樹還有剛澆過返青水的印跡。按照北京綠化規劃,未來這些部長林都將成綠地公園。
據首都綠化委員會義務植樹處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十年來,共和國1737位部級領導至少植樹21340株。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包括部長林在內,北京市共有紀念林266塊,近4萬畝,分布於十八個區縣及林場等。紀念林的養護狀況某種意義上成為了考核植樹工作的首選試金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