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旅遊、房地產、文化、市政公用和社區服務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務業。 服務業結構明顯最佳化,吸納就業容量顯著增加,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趨於完善,逐步形成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需要的服務業體系。 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統計制度,建立政府統計、部門統計和行業統計互補的服務業統計體系。

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各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事業單位:
和我市“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服務業發展總體方向和基本思路,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快發展服務業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以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為方向,以擴大總量、最佳化結構、增加就業、促進消費為目標。為適應我市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大力發展交通、金融、信息、科技、會展、中介等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煤炭、冶金、建材、製造業等加速融合、互動發展。圍繞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旅遊、房地產、文化、市政公用和社區服務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務業。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三農”服務業,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服務業體系,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和城市綜合實力,並對周邊地區形成較強的輻射影響力,促進全市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預期目標
預計到2012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達15%以上,達到200億元。在第二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實現服務業總量的快速擴張,努力保持服務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不下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以上,達到150億元,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功能齊備、業態先進的零售商品市場體系。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30%左右。服務業結構明顯最佳化,吸納就業容量顯著增加,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趨於完善,逐步形成適應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需要的服務業體系。
二、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點任務
(一)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煤炭、冶金、建材、製造業等加速融合、互動發展
1.交通運輸
要實現由依靠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拉動經濟向建設、養護、管理和運輸服務協調拉動的轉變。加快組建公路建設融資、公路項目建設業主、縣鄉公路養護維修等職能為一體的市、縣(特區、區)交通發展企業,不斷調整最佳化基礎設施、運輸裝備、運輸服務的布局結構,大力提升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與運營效率,進一步提高客貨運輸安全與服務水平,全面增強安全、救助、市場監管及為公眾服務的支持保障能力。加大無牌無證車輛整治力度,做好外掛車輛回籍及回籍後的服務工作。鼓勵運輸企業集團化、連鎖化,提高運輸規模效應。規範運輸服務行為,提高運輸服務質量。把交通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定位在更加突出交通運輸的優質、快捷、安全性的要求上來。要實現由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科技進步、行業創新、從業人員素質提高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轉變。不斷提高行業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實力,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和行業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要實現主要依靠單一運輸方式的發展向綜合運輸體系發展轉變。要在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實現主要運輸通道、運輸樞紐、信息資源等的整合,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交通指揮、組織體系,建設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提高運輸系統的整體效率,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2.金融保險
進一步提升銀行業整體實力,積極培育銀行類金融機構競爭力,提高銀行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引導銀行類金融機構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拓展服務渠道,最佳化業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繼續推進銀行體制改革和機制變革。爭取引進全國性和其他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到我市設立分支機構。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組建試點,組建小額貸款公司等支持“三農”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進一步做大做強農村信用聯社,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的基礎上,爭取籌建市農村合作銀行或者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支持市商業銀行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管理水平,明確市場定位,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中小企業和城市居民,推動其上市。
引導銀行業加強和改造對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運用監管和貨幣信貸政策等手段,引導農村信用社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督促和指導農行和農發行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基礎設施的信貸支持。按照“重點突破、典型引導、產品創新、總體推進”的原則,引導銀行業轉變經營理念,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積極穩妥地發展證券、信託、融資租賃、典當等金融業。支持保險擴大服務範圍、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積極配合貴州保監局做好轄區保險市場監管工作,推動成立市保險行業協會,促進行業自律。
3.信息通信
到2012年,全市信息化指數達到西南地區同等地級市的平均發展水平,在省內名列前茅;建成省內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全市電話普及率達40%,其中行動電話普及率達28%,全市IP出口寬頻達4×10GB;有線電視用戶數達30餘萬戶;建成標準統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務信息網路平台和基礎性、戰略性政務信息資料庫,初步形成電子政務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實現電子政務的組織管理一體化、信息資源數位化、內外服務網路化;90%以上的黨政部門及組織建有網站及內部辦公網,與上下級之間互連互通,實現資源共享,公文流轉、項目審批和公共服務等業務實現網上辦理;全面推進企業上網工程,實施中小企業信息扶貧工程,大中型企業上網率達100%,小型企業上網率有較大幅度提高;信息產業發展速度加快,結構日趨合理,信息產業增加值增幅不斷提高,並成為我市國民經濟的新興產業;城市信息化的整體水平得到實質提升,初步構建起以“信息資源數位化、信息傳輸網路化、信息技術套用集約化”為主要標誌的“數字六盤水”基本框架。
4.科技
力爭在“十一五”期末,六盤水科技進步水平綜合評價及科技投入、科技產出、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有較大提升。培養、引進一大批適應市場競爭的科技創新人才,逐步適應發展需要。到2012年,全市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13萬人以上,通過培養和引進,使全市高層次人才占專業技術人員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形成我市人才合理配置的科技人才隊伍。在市中心城區建成綜合工程技術服務中心,提供企業科技創新、鋼鐵工程、煤炭工程機械技術和煤炭安全工程等技術服務,在各縣、特區、區配置科技服務中心。
5.中介
2012年在市級登記註冊的各類中介機構達到100家以上,從業人員達到3000人以上,從業範圍增加,種類基本齊全,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是拓展和規範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鑑定、經濟仲裁等法律服務。二是發展項目策劃、智慧財產權事務、財務顧問、併購重組、上市等投資與資產管理服務。三是規範發展會計、審計、稅務、資產評估、校準、檢測、驗貨等經濟鑑證類服務。四是支持發展市場調查、民意調查、資信服務和工程、管理等諮詢服務。五是結合我市煤炭、建材、電力、鋼材等工業基礎情況,鼓勵發展專業化的工業設計,並推動廣告業發展。六是積極引進國內外著名的諮詢、策劃、鑑定、評估、認證等類型的服務企業和專業人才。七是加快培育優質骨幹中介企業,創建中介服務品牌,帶動中介服務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大力發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服務業。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1.商貿流通
以“大商貿、大流通、大市場”為目標發展商貿流通業。至201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0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將物流業培育成為我市的新興優勢支柱產業,在第三產業中的比例到2012年達到10%以上。
——做大做強現代商貿業。適應社會消費結構轉型的需要,積極發展連鎖經營、倉儲式超市、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套用現代服務技術和經營方式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採取引進、兼併、連鎖、聯合、代理等方式,積極引進國內外品牌商業企業,加快培育發展大企業大集團,提升核心競爭力。
——增加商業零售網點。啟動城市商業中心、城市商業次中心及商貿走廊建設,改造黃土坡、荷城商業中心,新建德塢、水月商業中心,使其成為符合標準的區域商業中心;逐步改造和新建符合標準的商業街,促進經貿流通業的快速發展。
——發展大中型批發市場。根據城市發展確定合理布局,對現有市場通過整治、改造、遷移等措施最佳化和調整批發市場的布局,有效集聚批發市場。
一是整頓農產品批發市場,在社區商業中心限制設定專業批發市場,積極激活雙水農產品批發市場。推動市糧油儲備中心等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推進中藥材批發市場、馬鈴薯批發市場、盤縣畜產品批發市場等項目前期工作,促使其加快建設。二是新建生產資料批發市場。建設德塢生產資料批發市場、鐘山區農資種子市場、老鷹山農業機械市場、大海壩鋼材建材市場和完善鐘山礦山設備市場。三是新建工業品和其他商品交易市場。加快文體用品市場、石龍工業品交易市場、楊柳義烏小商品綜合市場和老鷹山煤化工產品交易市場等建設。
——推進物流配送的現代化。要通過對商貿倉儲、交通運輸的整合、重組、催生、改造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商貿物流企業,到2012年商貿物流企業計畫達到16家。大力推廣物流先進技術,各個物流企業從實際出發,逐步推廣套用條型碼、電子數據交換、衛星定位係數、地理信息系統等手段穩步推進物流配送的現代化。同時,結合“數字六盤水”工程,儘快建立互聯互通、安全可靠、便捷通暢的電子商務平台。建設市中心區城南物流中心和雙水、德塢、大埡口3處貨運站,在六枝、盤縣城區和有條件的小城鎮均應建成相應貨運場站。
——發展六盤水會展經濟。依託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環境優勢,加強與全國行業協會、會展機構的交流合作,積極爭取承辦國家級展會,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會展,形成一批具有產業和地方特色的專業化會展品牌。同時,圍繞會展業發展,加快會展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大型商務會展中心建設。加強會展業主體的培養,引導和鼓勵有志於會展業的各類經濟實體組建專業會議展覽公司。鼓勵外商投資會展業,通過聯合、參股的形式,培植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較強的會展業企業。
——培育餐飲服務業新的增長點。一方面,在保持我市地方特色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一是飲食開發與文化展現相結合,開發保護具有六盤水地域特色的餐飲。二是提升飲食服務質量,豐富飲食類型,形成適合不同檔次需求和口味需要的飲食體系。三是結合地方小吃,開發飲食夜市。四是根據遊客需要,形成系列化的經濟型特色早餐。五是開發一套能反映夜郎文化、到六盤水必看的文化盛宴,結合“農家樂”、近郊休閒度假等,將旅遊形象傳播與餐飲、歌舞娛樂等結合起來,開發夜郎歌舞宴。另一方面,扶持發展品牌企業,打造新的餐飲航母,繼續引進大型餐飲服務業,發揮連鎖經營、品牌效應;引進國際先進飲食文化,積極吸納各種風味、各地菜系在我市經營。新建、擴建一批星級賓館、酒店。
2.旅遊
按照《六盤水市旅遊發展規劃》全力打造具有鮮明六盤水特色的夏季避暑旅遊、城郊休閒旅遊、文化節慶旅遊、山水觀光旅遊、運動康體旅遊、文化體驗旅遊、科考探險旅遊、商務公務旅遊、都市產業旅遊和紅色旅遊等12類旅遊產品。
圍繞“中國涼都”品牌的打造,突出城市個性,完善服務功能,發掘夜郎文化,抓緊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加快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旅遊資源開發,重點開發玉舍國家森林公園、南開風景名勝區、韭菜坪景區等近郊旅遊,逐步推進牂牁江風景名勝區、盤縣古銀杏風景名勝區、盤縣大洞竹海風景名勝區、盤縣坡上草原風景名勝區等遠部旅遊開發。積極開展山地運動,打造夏季高原體育運動城市。
建設5個市縣遊客服務中心,完善國道、省道、高速路景區標識系統。加快涼都森林公園、以朵森林公園、兒童樂園等公益園區建設,抓好玉舍國家森林公園度假示範區建設工作,加大月亮河省級森林公園、牂牁湖旅遊區、歷史文化名鎮的開發建設力度,不斷提高玉舍國家森林公園、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梭戛生態博物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豐富旅遊內容,深化旅遊景區內涵,打造我市旅遊精品。到2012年,建設形成1—2個全國知名的文化旅遊品牌,“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進一步發展,消費結構更加合理,旅遊產品結構多樣化,使“中國涼都”旅遊品牌的載體得到不斷豐富,實現旅遊總收入年均遞增30%以上,旅遊經濟產值占全市服務業產值比重的30%以上,且逐年有所增長。
積極推進與貴陽、昆明、成都、宜賓、曲靖等區域旅遊合作。組織我市旅行社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旅遊資源的整合,策劃精品旅遊線路,組織旅遊產品的包裝;策劃城市旅遊互動活動;加強與兄弟城市旅遊局的聯繫,共同整合旅遊資源,打造“涼都”旅遊品牌,吸引廣東、重慶等夏季炎熱城市為主要客源地的國內外遊客;加強區域旅遊信息化的交流和合作,完善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和行銷網路。
積極利用外資、民資開發旅遊資源,培訓從業人員,興辦旅行社、旅遊飯店和旅遊項目。鼓勵組建大型旅遊集團,推進旅遊業向連鎖經營、規模經營方向發展。完善旅遊功能配套和基礎設施,加快通往旅遊區(點)的道路建設。支持、鼓勵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和發展旅遊相關專業。鼓勵成立與旅遊相關的各類民間綜合性、專業性行業協會、專業服務機構,發揮其自律性管理和服務功能,提升旅遊服務水平,推動旅遊目的地的打造。支持組建旅遊汽車公司或旅遊車隊。開通市中心城區到玉舍國家森林公園、天生湖及沿途景點以及鄉村旅遊點集中區域的旅遊專線客車。加強旅遊公交的規範營運,解決民眾前往景區的交通問題,滿足市民及外地遊客的迫切需要。積極爭取鐵路部門的支持,在夏季開行六盤水站始發前往氣候炎熱大城市的列車。
3.房地產
——以推進城鎮化為動力,加快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培育新的有效需求。結合城市用地規劃和發展規劃,房地產開發重點逐步向新城區、六枝、盤縣及小城鎮拓展延伸。通過舊城區改造和重新安置,在改變城市面貌的同時,大力推動城市房地產需求。
——面向不同收入階層,建立完善的住房供應體系,重點解決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不斷加強廉租房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大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力度。
——面向不同需求的人群,在市中心城區開發小戶型房,為“候鳥”型人士提供消夏避暑房源。
——提高政府調控和監管水平。一是建立市房地產預警預報系統,定期和不定期對市場進行分析預測和監控,引導理性投資和消費。二是營造維護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培育壯大縣域房地產的發展。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督,規範市場秩序和行為,堅決查處房地產開發和交易中存在的質量低劣、虛假廣告、契約欺詐、面積縮水以及中介、物業管理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4.文化服務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繼續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等重點文化工程,繼續實施“2131工程”,到2012年,基本建設有線與無線並舉,上下聯通的全市廣播電視覆蓋網路,使全市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5%以上,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8%以上,市有線電視骨幹網逐步要與鄉鎮聯網;加快創作隊伍建設,至2012年創作出1—2個思想藝術性強,具有感召力的藝術精品;加強文藝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一批優秀人才,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到2012年在市中心城區新建市級博物館、圖書館各一座,建成4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圖書館和文化館達到國家建設標準。街道、社區按標準建成社區綜合文化科技活動中心。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面向市場的競爭主體,發展廣播、影視、音像、出版、報業、期刊、演藝、文化娛樂、文藝培訓等文化產業。加大文化產業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結合涼都高原氣候特點,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和競技體育事業,鼓勵社會興辦民眾性體育組織和俱樂部,引導居民擴大體育健身消費。
逐步關閉模擬電視信號,全市實現電視有線網路數位化整體平移。
5.社區服務
到2012年,全市基本建立起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鎮建設、產業結構相適應的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管理效益優良、社會互助經常、民眾參與踴躍、服務手段先進、覆蓋範圍廣泛和服務門類齊全的社區服務業網路,努力開創“困有所助、難有所幫、需有所應”的社區服務業發展新局面。
一是完善社區服務站建設。全市要建立一批規範化、標準化,有典型示範作用的社區服務站。其中市中心城區4個,六枝2個,盤縣2個。二是進一步健全社區為老服務。建立和完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醫療保健、體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老年服務體系,基本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三是進一步健全社區勞動就業服務。構建組織健全、設施完善、程式規範、服務到位的就業幫扶和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體系。四是進一步發展社區文體、科教服務。五是進一步發展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力爭到2012年完成鐘山區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六是大力支持經營性社區服務業的發展。七是在社區增設洗浴業、洗染業、修理業、美容美髮、像館業。
6.教育培訓
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構建具有六盤水特點、充滿活力的現代教育體系。整合現有教育資源,近期重點建設貴州理工學院、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增加優質教育和高層次教育的供給,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廣泛開展崗位技能培訓,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實施“製造業、能源開採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計畫”。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推進企校聯合和產教結合,把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結合起來,加強實踐教學與就業能力的培養。
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人口的技能教育培訓,增強農村教育為“三農”服務的功能,為解決“三農”問題奠定基礎。
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加強對民辦教育的引導、管理和監督。鼓勵開放式辦學。
7.醫療衛生
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統籌城鄉、區域衛生協調發展。堅持以政府為主體,強化政府責任,改革公立醫療衛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最佳化衛生資源配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切實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建立功能完善、反應迅速、運轉協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重點是加強疾病防治和預防保健,嚴格控制愛滋病、結核病、B型肝炎等重大傳染病的傳播,有效預防和控制各種地方病和職業病。加強婦幼衛生保健。重視精神衛生及疾病防治。
加快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明確社區衛生服務在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城市醫院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合理分工、相互合作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國家要求,適應六盤水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健康需求的衛生服務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使民眾享有同小康生活水平相適應、質量比較優良、費用比較低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並不斷滿足社會多層次、多樣化衛生服務需求,國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不斷增強衛生事業對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努力縮小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醫療衛生綜合服務水平達到全省中上等水平,人均期望壽命力爭達69歲,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平均法定報告傳染病總發病率控制在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三、加快服務業發展的促進政策
(一)切實加強對服務業的組織領導,建立和健全服務業發展協調機制
進一步加強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職能,研究制定全市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協調解決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服務業發展的組織協調、規劃制定、政策研究和行政服務效率的督查催辦等工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做好相關行業的規劃編制、政策制定和組織實施工作。各縣區也要建立健全工作機構,明確職能,切實加強對服務業工作的領導。建立重大服務業項目領導聯繫制度。
建立服務業發展目標考核機制。把服務業發展作為各縣區及市直部門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統計制度,建立政府統計、部門統計和行業統計互補的服務業統計體系。完善部門間信息交流和共享機制,及時、全面、準確的掌握服務業發展動態。
(二)加大投入和政策性扶持力度
加強政策性資金對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注重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在積極爭取國家、省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同時,每年安排一定資金作為市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重點用於與國家、省的引導資金項目配套和我市面向“三農”服務體系、就業服務體系、社會化養老服務及新興服務業等服務業薄弱環節和領域建設項目的貼息與補助,支持新興服務業和具有社會公益性服務業項目的發展。各縣、特區、區也要設立相應的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逐步形成以各級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民間資本和境外投資共同參與的服務業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進一步拓寬服務業融資渠道。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服務業。加強政府、銀行、企業間的溝通合作,引導銀行在獨立審貸基礎上,與政府投資相配合,增加發展潛力大、信譽度高、符合貸款條件的服務業企業及項目的貸款。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加強對中小服務企業金融支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引資活動,廣泛爭取外來資金投資我市服務業。對民營服務業企業,要優先落實關於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各項政策,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吸引民間資金進入服務業。
進一步推進服務價格體制改革,完善價格政策,對列入國家鼓勵類的服務業逐步實現與工業用電、用水、用氣基本同價;結合我市修編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第三輪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城市用地結構,優先保證國家鼓勵類的服務業項目用地。
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逐步建立公開透明、管理規範、標準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鼓勵各類經濟實體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進入服務行業。對不同所有制的服務企業在投融資、土地使用、工商登記和對外貿易等方面一視同仁,享受同等待遇,切實貫徹落實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服務業中的比重,重點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商貿、文化、旅遊、教育、衛生、科技、體育、城鄉公共服務等行業投資經營,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服務領域,都可向社會資本開放。
(三)著力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加快培養引進服務業急需的信息服務、金融保險、中介諮詢、現代物流、旅遊、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採取多種方式有計畫的在我市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增設服務業緊缺的專業,加強崗位職業培訓。創造良好條件,積極吸納省內外高級服務業人才到我市創業發展。發揮人才積聚效應,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素質。
(四)不斷最佳化服務發展環境
規範服務市場秩序,建立公開、平等、規範的行業監管制度,堅決打擊假冒偽劣、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嚴肅查處不正當競爭,保護各類服務業的合法權益。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的監督檢查,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對合理合法的收費項目及標準按照規定公示並接受社會監督。落實職工年休假制度,倡導職工利用休假進行健康有益的服務消費,促進服務業的興旺發達。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引導城鄉居民對信息、旅遊、教育、文化等採取靈活多樣的信用消費方式。規範發展租賃服務,拓寬消費領域。加快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放寬進入城鎮就業和定居的條件,增加有效需求。
各縣、特區、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結合實際,加緊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業發展的具體配套措施,抓好組織實施,全力推進我市服務業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