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設施設計

公共設施設計是一部2008年經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書籍,由譚巍編著。

基本信息

作 者:譚巍編著
出 版 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8-1
版 次:1頁 數:142字 數:140000 印刷時間:2008-8-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802473423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建造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城市的形式無論過去還是將來都始終是文明狀況的標誌。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同所有其它的生物體一樣,在他們自生的整個運動中,貫穿了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變化、協調和統一,形成城市社會有組織有秩序的活動。 公共設施是促進人與自然直接對話的道具,幫助人更直接方便的與自然對話,城市公共設施起著協調人與城市環境關係的作用。
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觀念發生了大的變化,傳統觀念的公共設施已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當今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大前提下,系統地闡述了公共設施的發展歷史和現狀。並按照設計美學原理逐步分析公共設施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廣大設計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章 公共設施概述
第一節 公共設施發展的歷程及趨勢
第二節 公共設施簡述
一、公共設施的概念
二、公共設施的套用及類型
三、公共設施的性質與特點
四、公共設施的功能
練習題
第二章 公共設施設計基礎
第一節 公共設施的設計理念
一、公共設施的造型與環境的共生性
二、公共設施色彩與材質的裝飾性及工藝美
三、公共設施的文化與設計元素互融性
四、公共設施中的人性美
五、設計公共設施的思維方法

摘要

第一章 公共設施概述
第一節 公共設施發展的歷程及趨勢
公共設施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種室內外輔助設施,公共設施設計是伴隨城市發展而產生的融工業產品設計與環境設計為一體的新型環境產品設計,它與其他建築一樣,由人類的發展而產生,並遵循城市的發展和城市構成的要求而發生變化。公共設施的存在與演變體現了人類的文明程度與城市的發展程度,同時公共設施的性質又與城市的環境性質相一致,具有文化性、多元性、特定性的設計特點。公共設施的存在猶如城市的家具,是城市空間不可或缺的元素,是城市的細節設計,用其豐富的造型、多變的體量及多重功能豐富城市空間。
自從有了城市就有了建築、廣場、街道、集市、碼頭,進而產生了社區、公園等公共環境空間及活動場所,但僅有這些場所,就如剛建好的房子一樣,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活動、休息、放鬆、學習和娛樂的要求,這就順應產生了公共坐椅、路標指示等簡單的設施。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對公共設施的各方面要求也就進一步細化。公共設施設計是伴隨著大工業生產的興起、現代設計的誕生而發展起來的,其出現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共設施是與城市發展緊密相連的。在城市形成之初,公共設施就如同城市的家具一樣,裝點著城市的每個角落。如我國古代重要建築前的華表、石牌坊,故宮太和殿前定時器的日晷,劃分空間和控制空間作用的石牌坊,天安門前最初起“謗木”作用,具有接納百姓意見功能,後來成為權力象徵的華表,及石獅、銅龜、香爐等。在國外有神廟、紀功柱、方尖碑及凱鏇門、噴泉等設施。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與一些現代化的大都市都有完備的公共設施,如象徵著戰爭勝利的凱鏇門,具有標誌性的方尖碑、紀年柱等古代設施,具有城市象徵與觀賞意義的艾菲爾鐵塔。這一系列的配套環境設施,從城市中心逐漸向城市邊緣分布。在工業革命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以及自動裝置、計算機裝置的廣泛套用,新材料、新科技不斷湧現,人們的公共空間領域也不斷擴展,出現了門類繁多的公共建築、公共場所,隨之發展的與之配套還有實用功能的飲水機、路燈、指示牌和設計新穎的現代環境設施的自助系統、電話亭、公共汽車站、兒童遊樂設施等等。我們可以從城市公共設施看到城市發展的脈絡與輝煌歷史和現代化大都市的身影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