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師考試指導

《公共營養師考試指導》,作者是韋大文 ,由 人民衛生 出版社於 2007 年出版。描述的是與中醫食養學結合,選擇其與營養有密切關係的內容,如中醫食養學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食養學的中藥學基礎、中醫食養學的中醫診斷基礎等,運用歸納、演繹、類比的方法,設計成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的圖表,幫助讀者理解和記憶,使學習者一目了然。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公共營養師考試指導 公共營養師考試指導
飲食極為普通、極為平常,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合理的營養,科學合理的膳食搭配,已日趨成為社會的基本需求。為了更廣泛普及營養知識,提高全民營養素質,我國開設了《公共營養師職業技能培訓》的課程,為了配合《公共營養師培訓教材》的學習,我們將較深奧的中醫理論與中醫食養學結合,選擇其與營養有密切關係的內容,如中醫食養學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食養學的中藥學基礎、中醫食養學的中醫診斷基礎等,運用歸納、演繹、類比的方法,設計成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的圖表,幫助讀者理解和記憶,使學習者一目了然。
本書是公共營養師考試指導的中醫分冊,力求使初學者易學易懂,心下明了,運用自如;專業者掌握特點,融會貫通,運用嫻熟。本書適用於公共營養師及相關考試的考生;亦可供中醫臨床醫生、自學中醫者參考。

編輯推薦

本書是關於介紹“公共營養師考試指導”的教學用書,具體包括了:中醫食養學的中醫基礎理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中醫食養學的中藥學基礎、具有不同功效的常用食物、中醫食養學的診斷基礎、氣血津液辨證、臟腑兼病辨證等方面的內容。

目錄

第一部分中醫食養學的中醫基礎理論
1緒論
1.1中醫食養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及標誌
1.2中醫食養理論體系的特點
1.3中醫食養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
2陰陽學說
2.1陰陽的基本概念
2.2陰陽說的基本內容
3五行學說
3.1五行的特性及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
3.2五行的相互關係
3.3五行學說在中醫食養學中的套用
4藏象
4.1藏象的基本概念
4.2臟腑的概念及分類
4.3臟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
4.4臟腑之間的關係
第二部分中醫食養學的中藥學基礎
1食物的性能特點
1.1食物之四性
1.2食物之五味
1.3食物之升降浮沉
1.4食物之歸經
1.5食物的配伍與禁忌
2中醫食養理論的運用
2.1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調理原則
2.2辯證施膳的原則
2.3食物的套用方式
2.4食品類型
3具有沒的功效的常用食物
3.1具有發散風寒作用的食物
3.2具有發散風熱作用的食物
3.3具有清熱瀉炎火作用的食物
3.4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食物
3.5具有清熱涼血作用的食物
3.6具有瀉與藥作用的食物
3.7具有祛風濕作用的的食物
3.8具有化濕作用的食物
3.9具有利尿水腫作用的食物
3.10具有溫里作用的食物
3.11具有理氣作用的食物
3.12具有消食作用的食物
3.13具有驅蟲作用的食物
3.14具有涼血止血作用的食物
3.15具有化瘀止血作用的食物
3.16具有溫經止血作用的食物
3.17具有活血調經作用的食物
3.18具有清化熱痰作用的食物
3.19具有止咳平喘作用食物
3.20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
3.21具有平肝息風作用的食物
3.22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
3.23具有補陽作用的食物
3.24具有補血作用的食物
3.25具有補陰作用食物
……
第三部分中醫食養學的診斷基礎
第四部分中醫體質食養學的基礎理論
《公共營養師》中醫考試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