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5年

公元575年

公元575年,屬羊年,為北周武帝建德四年,年號建德。

大事記

(圖)魏徵魏徵
1.公元575年,周武帝建德四年,廢中華郡,將富平改屬左馮翊。隋時復改屬京兆郡。
2.公元575年,愛爾蘭進入300年藝術、學術黃金時期 。
3.公元575年,周武帝命宇文純、司馬消難,達奚震為前三軍總管,宇文盛、侯莫陳瓊、宇文招為後三軍總管。
4.公元575年,智者大師率弟子到天台,結茅為庵。陳宣帝為大師敕建修禪寺。後寺荒廢。
5.公元575年,松谷被邀請人京,“開堂傳演宗乘”。
6.公元575年,朝鮮高句麗僧人惠慈歸北日本,並作為向日本聖德太子傳授佛教的老師。
7.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10件白瓷器,是目前已知時代最早的白瓷器
8.公元575年,波斯出兵逐走衣索比亞人,在葉門確立了統治。

出生名人

1.公元575年,阿拉女詩人韓莎生於阿拉伯半島納吉德地區,一生作有大量悼亡詩。
2.公元575年,中國魏徵生於館陶,字玄成,唐初政治家、文學家,作有《述懷》、《諫太宗十思疏》等。

文化紀事

公元575年朝鮮高句麗僧人惠慈歸北日本,並作為向日本聖德太子傳授佛教的老師;同年,又有百濟僧人慧聰到日本。

雜譚逸事

(圖)周武帝周武帝

北齊百姓稱後主高緯“無愁天字”
北齊武平六年(五七五)一月,後主高緯由晉陽(今山西太原)還都鄴城(今河北磁縣南)。役使百工興建宮殿寺院,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中。每有災異,即多設齋,以為修功德。喜好彈琵琶,常自彈《無愁》之曲,近侍百人以歌唱和,民間因而稱之為“無愁天子”。為尋歡作樂,在鄴都華林園立“貧兒村”,自衣襤褸之服,行乞其間以為消遣之樂。常扮士兵,令宦官穿北周士兵衣裳,相鬥以為遊戲,而對國家危亡全然不顧。寵任陸令萱、穆提婆、高阿那肱、韓長鸞等,委之以政,宰制朝廷。宦官鄧長顒、陳德信、胡兒何洪珍等並參預機密,各引親黨,蠹政害民。蒼頭劉桃枝及諸佞倖小人升官者萬數,乃至狗、馬、鷹等也加封官爵,賞賜俸祿。諸嬖倖朝夕侍娛後宮,一戲之費,動逾巨萬,以致國庫空竭,乃賣官取錢。於是守令、商賈競為貪縱,搞得民不聊生,國勢凋殘。北齊滅亡在即。

周謀劃滅齊
北齊內政敗壞,周武帝宇文邕認為滅齊時機成熟,與諸將相謀劃齊。為作準備,邊鎮加兵儲糧,齊人聞知,也在邊境增修守御。柱國於翼進計解嚴修好,使北齊鬆懈無備,然後出其不意。武帝採納。大將韋孝寬上疏陳滅齊三策。建德四年(五七五)三月,周武帝遣伊婁謙、元衛出使北齊,探聽北齊動靜。

周武帝下詔伐齊
北周建德四年(五七五)七月十九日,武帝宇文邕下詔伐北齊,以柱國陳王宇文純、滎陽公司馬消難、鄭公達奚震為前三軍總管;越王宇文盛、周昌公侯莫陳瓊、趙王宇文招為後三軍總管。齊王宇文憲帥軍二萬趨黎陽(今河南濬縣東);隋公楊堅率舟師三萬自渭水入黃河;梁公侯莫陳芮帥二萬軍守太行道(今河南孟縣),以斷並、冀、殷、定之兵;申公李穆帥眾三萬守河陽道(今河南洛陽東北),以斷外援;常山公於翼帥眾二萬出陳(今河南淮陽)、汝(今河南臨汝);武帝宇文邕自帥大軍六萬直指河陰(今河南洛陽西北)。楊素請率其父麾下為前驅,武帝詔準。北周發兵總計十七萬人。

周遣使騁陳
周建德四年(五七五)八月,周武帝遣使聘問陳朝,以共討北齊。

周武帝退兵
建德四年(五七五)八月,北周大軍進入北齊境,禁伐樹踐踏莊稼,有犯者斬。未幾,攻陷河陰,進圍洛口(今河南鞏縣東北),拔東、西二城,圍其中潬城則久攻未下。武帝宇文邕親自督軍攻洛州(今河南洛陽)亦不克。九月,北齊右丞相高阿那肱自晉陽(今山西太原)帥兵來拒周師,至河陽(今河南孟縣),值周武帝染疾病,周軍只得棄城回師,水軍舟艦悉被焚毀,北齊軍不敢追。時齊王宇文憲、於翼、李穆諸路軍也都所向克捷,降拔三十餘城,皆棄而不守。不久,武帝回到長安。

陳將吳明徹大敗北齊兵
陳太建七年(五七五)閏九月,為配合北周伐北齊,陳車騎大將軍吳明徹率兵襲北齊重鎮彭城(今江蘇徐州);大敗北齊軍數萬於彭城以東的呂梁。

北齊章仇子陀上疏請廢佛
北齊武平六年(五七五),儒林學士章仇子陀上疏,請後主高緯廢毀佛教。時北齊崇重佛法,造制窮極,傾竭府庫,悉為僧有。章仇子陀指陳佛僧不妻不夫,奸盪奢侈,背君叛父,而坐受加敬,輕欺士俗。疏文十餘紙。後主高緯見疏大怒,高阿那肱稱上疏者為求知名,應賜死。於是斬章仇子陀。

陽休之任北齊尚書右僕射
北齊武平六年(五七五),文學家陽休之任尚書右僕射,未幾,又領中書監。陽休之(五0九至五八二),字子烈,北平無終(今天津市薊縣)人。陽固之子。仕北魏,初為州主簿。莊帝時,任太尉記室參軍,普泰中(五三一至五三二),與魏收等修國史。武定二年(五四四),任中書侍郎,與魏收參掌詔命。入齊,為散騎常侍,監修起居注。後出任中山太守,累遷吏部尚書至今。又加位特進。入北周,為太子少保、和州刺史,進位上開府。隋開皇二年(五八二)罷任,卒於洛陽。陽休之少好學,愛文藻,早獲才名,時人稱“能賦能詩陽休之”。劉善經稱他為“當世文匠”(《四聲論》)。曾重編《陶淵明集》,並作序。又撰《幽州人物誌》。有文集四十卷行於世,已佚,今存《春日》、《萱草》等詩四首及《陶淵明集序錄》等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