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7年

公元287年

公元287年是農曆丁未年(羊年);西晉太康八年。

日期簡介

公元287年是農曆丁未年(羊年);西晉太康八年。

大事記

(圖)晉武帝晉武帝
公元287年,武帝之子司馬穎在成都稱王,成都由州治升為王國國都。司馬穎(279-306) 西晉宗室。字章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晉武帝第十六子,太康十年(289)受封成都王。元康九年(299)出為平北將軍,鎮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八王之亂”中,先與河間王顒、齊王冏共討趙王倫,倫敗死。與顒討冏;冏敗,太安二年(303)又與顒合謀攻長沙王乂,致使混戰規模愈益擴大。承安元年(304年)拜丞相,尋還鎮鄴,自立為皇太弟,遙制朝政。七月,東海王越傳檄四方,挾帝北征。兩軍在盪陰激戰,越大敗,逃回封國。穎遣人迎惠帝入鄴城,改元建武。幽州刺史王浚與穎有隙,聯合鮮卑段務勿塵,烏桓羯朱以及東贏公司馬騰同起兵討穎,大破之,鄴中大震,穎與盧志率數十騎引惠帝奔洛陽。河間王顒部將張方擁兵專政,十一月,張方挾惠帝、成都王穎、豫章王熾等遷往長安,復永安年號。十二月,顒廢其皇太弟位,立熾為皇太弟,改元永興,令穎歸藩。故將公孫藩起兵迎之,行至洛陽,會越攻顒,轉奔關中。八月,顒表穎為鎮軍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光熙元年(306)五月,越前鋒祁弘連敗顒軍,穎自武關奔新野,後奔朝歌,為頓丘太守馮嵩所擒,送於鄴城。十月,長史劉輿殺穎。

國際大事

公元前287年,“數學之神”阿基米德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學習哲學、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等知識,最後通古博今,掌握了豐富的希臘文化遺產。回到敘拉古後,他堅持和亞歷山大里亞的學者們保持聯繫,交流科學研究成果。
公元前287年,羅馬平民與貴族的鬥爭又趨激化,平民出身的獨裁官霍騰西阿頒布法令:部落大會上通過的平民決議,不必經過元老院的批准即對全體公民具有法律效力。
公元前287年,《霍爾騰西阿法》公布後,平民會議決議具有了法律效力,適用於全體羅馬市民。平民會議決議一般屬私法方面的內容,如《阿奎利亞法》(約前287年)、等。共和國末年,平民會議亦不復存在。它還具有選舉職能,高級官吏如執政官、裁判官、監察官都是由它選舉產生的。此外還具有司法職能,受理科處極刑的案件。
公元前287年,古羅馬共和時期的等級衝突與平民運動結束。
公元前287年,伊闕之戰結束。

逝世

李密(224年-287年),又名虔,字令伯,三國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今四川省彭山縣)人。李密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李密雖從小境遇不佳,但十分好學,師從於譙周門下,博覽五經。早年曾任蜀尚書郎、大將軍主簿等職。蜀亡後,李密曾以奉養祖母為由,謝絕晉鄧艾之請,辭不出仕。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立太子,為籠絡蜀漢舊臣,下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又以照料年邁祖母為由,作《陳情表》上書晉武帝,其言辭懇切,感人至深,得晉武帝恩許。後祖母亡故,李密出任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李密作品已知有《述理論》十篇,但已遺失,其作品流傳至今的僅有《陳情表》和《賜錢東堂詔令賦詩》一章。其《陳情表》一文,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