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9年

公元259年

公元259年從各個歷史朝代更替上來說,還可以稱為己卯年(兔年);曹魏甘露四年;蜀漢景耀二年;東吳永安二年。

大事記

(圖)公元259年高盧

1、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張翼遷職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六年,他和姜維同在劍閣(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一起到涪縣(今四川省綿陽縣治)向鍾會投降。第二年正月,跟隨鍾會到達成都,被亂兵殺害了。

2、公元254-259年,伽利埃努斯在萊茵-多瑙河前線多次擊退日耳曼人,但無數的日耳曼民族還是源源不斷地越“Limes”邊牆,進入高盧和巴爾幹。

3、公元259年,在撲滅諸葛誕叛亂六年之後,統一國家的時機已經成熟,司馬昭欲主動出擊消滅吳、蜀。

4、魏晉間醫家皇甫謐(士安)撰於甘露四年(公元259年)。此書根據《素問》、《針經》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薈萃晉以前針灸學術精華結合作者本人經驗分類合編而成,為現存最早、內容較完整的針灸專書。

(圖)公元259年多瑙河

5、公元259年,稽康完成《養生論》之後,亦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寫了《難養生論》(簡稱《詰難》)對《養生論》中的有關論述提出質疑。對面質疑,稽康又寫了《答難養生論》

6、公元259年,廖化升任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并州刺史,封中鄉侯。

7、瓦萊利安死後,太子加利安於公元259年登基。加利安對基督徒很寬大,他頒布詔令,把教會的財產和沒收的墓地全部發還,承認了教會和教友們的地位,保證了教會對教產生的所有有權。

8、公元259年,三國官職裡面開始有了九卿的說法。
從《三國會要·職官》云:“吳初亦六卿,孫休永安二年(公元259年),始備九卿”。可知孫吳前期無九卿之稱。

9、拓跋部始祖神元皇帝力微在五原(今包頭)發跡。公元259年該部遷於盛樂(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北古城)建都,五原是其後方基地。

10、教皇聖狄奧尼西(拉丁語:Dionysius,?-268年12月26日),又譯聖德宜,公元259年7月22日至268年12月26日期間任羅馬主教。

11、魏國大將軍王基(公元257—259年)卸任,由石苞(公元259—265年)繼任。

出生

(圖)公元259年公元259年

1、司馬衷是晉世祖司馬炎的第二個兒子,生於公元259年,9歲被立為太子,司馬炎在公元290年死後由他繼位。在位期間痴呆不治世,引發“八王之亂”,使西晉王朝分崩離析。

2、陶侃出生於公元259年,本是鄱陽人,父親陶丹孫吳時期官至揚武將軍。陶侃年幼喪父,吳國平定後他與母親遷至廬江郡尋陽縣(今九江)。陶侃歷經東吳、西晉、東晉三個朝代,他成年後初涉官場應當在西晉初年。

逝世

1、鄭小同,系鄭玄之孫,所撰《鄭志》記有鄭玄答弟子趙商問《周官》,《周官》正見於五十八篇的古文《尚書》。他與古文《尚書》流傳的風氣可能也有關係。鄭小同卒於魏高貴鄉公甘露四年(公元259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