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2年——1917年之大事記

中華民國二年12月24日,內務部制定《古物陳列所章程》共17條。 是歲,羅振玉和王國維合著《流沙墜簡》。 中華民國五年4月,羅振玉編《殷虛古器物圖錄》出版。

  1912年 中華民國元年

7月9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在北京清代國子監舊署成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徐協貞為籌備處主任。
是歲,羅振玉編著《殷虛書契前編》之後,又編著《殷虛書契菁華》(1914)、《殷虛書契後編》(1916)、《殷虛書契續編》(1934),四部書共收錄甲骨5000餘片,是殷墟正式發掘之前零星出土甲骨的最重要的集錄。
是歲,法國傳教士閔宣化調查內蒙古巴林左旗遼上京遺址。
1913年 中華民國二年
12月24日,內務部制定《古物陳列所章程》共17條。第一條規定:“古物陳列所掌關於古物保管事項,隸屬於內務部。”
是歲,羅振玉根據伯希和提供所竊敦煌藏經洞遺書照片,整理、校勘,影印出版了《鳴沙石室遺書》,收書18種。之後,陸續影印出版的有《鳴沙石室遺書續編》(1917),收書4種,均為宋以後所佚之書;《鳴沙石室古籍叢殘》(1917),收書30種。
是歲,斯坦因第三次到中國西北活動,幾年內,主要調查、挖掘了敦煌、酒泉、額濟納河流域的漢代烽燧遺址,西夏至元的黑城遺址,吉木薩爾的唐北庭都護府城址,吐魯番的高昌古城和阿斯塔那墓地竊掠走大批古物。
1914年 中華民國三年
2月20日,袁世凱公布《崇聖典例》,飭令保護曲阜“三孔”及各地文廟。
是歲,內務部成立北平古物陳列所,接收清內府所藏奉天(瀋陽)和熱河行宮的各種古物。11月,設立於故宮武英殿的古物陳列所開幕,售票供人參觀。
是歲,羅振玉和王國維合著《流沙墜簡》。它是中國近代學者研究簡牘的開端。
是歲,美國人畢士博勾結軍閥等,把唐昭陵六駿之“颯露紫”和“拳手騧”二駿盜運美國,其餘四駿(什伐赤青騅、白蹄烏、特勒鏢)在中國人民反對和保護下未盜運走。六駿被盜運時均被打成數塊,遭到嚴重破壞。
是歲,斯坦因從敦煌莫高窟掠去藏經寫本經卷5箱。
是歲,俄國人奧爾登堡從敦煌莫高窟掠走一批經卷寫本,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是歲,易縣泰陵八佛窪的唐三彩羅漢8尊被盜運美國。
1915年 中華民國四年

是歲,日本人在台灣省台北市建立“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紀念博物館”。1945年抗戰勝利後,改為台灣省立博物館
1916年 中華民國五年
4月,羅振玉編《殷虛古器物圖錄》出版。同年從所藏明器中選其精者,編印《古明器圖錄》。
1917年 中華民國六年
1月12日,黎元洪批准教育部呈文,擬將北京故宮午門、端門一帶地方設定京師圖書館和歷史博物館。
2月,王國維發表《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和《續考》。王氏論著是甲骨研究的重大進展。
3月,加拿大人明義士編《殷虛卜辭》一冊。他1914年在安陽作長老會牧師時,考察古物出土情況,收購甲骨。
3月,《湖南政報》發表“博物館調查會章程”。
7月,王國維著《殷周制度論》。
是歲,吳大澄門人王同愈將吳氏編撰的《愙齋吉金錄》26卷整理、影印出版。著錄金文拓本1144器,除器蓋分列、重出等外,實錄1026器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