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5年

1675年,明永曆二十九年,清康熙十四年,日本延寶三年,中國農曆乙卯年(兔年)。

一月

1月7日,因平定“三藩之亂”,京師禁旅遣發頗多。是日,清廷令副都統鄂泰率盛京兵1000名至京;副都統安珠瑚率吉林兵700名赴盛京;巴海調寧古塔兵鎮守吉林。

二月

2月,據守蘭州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判亂,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奉命討伐時,曾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和皋蘭龍尾山。

三月

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於1675年發現了卡西尼分界線。
查爾斯·倫諾克斯(1672年7月29日-1723年5月27日)英王查理二世與其情婦朴次茅斯女公爵路易絲·德·克羅亞勒的私生子。
3月,察哈爾(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境內)首領布爾尼叛亂,被斬,其原附察哈爾部之四屬眾,改屬袞濟斯札布(鄂木布楚琥爾之孫)。布爾尼被斬首後,他的屬眾去了哪裡?這是後世研究者普遍關注的問題。

四月

1675年,弗拉姆斯蒂德被英國國王查理二世任命為首位皇家天文學家,在一個小山包上負責創建了格林威治天文台,並擔任台長。隨後,他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675年,蒂雷納元帥在辛茨海姆戰役結束後對帕拉蒂納大肆燒殺,帕拉坦選侯向蒂雷納提出挑戰。但路易十四不準其接受決鬥,國王也問過自己是否可當真同德意志皇帝利奧波德決鬥。

五月

5月26日,騎士號自非洲吉布地出發,費時15天完成3千多公里航程,其間僅停靠葉門木卡拉十多個小時補充油料及食品,因此此程對於船員們意義非凡。

六月

格林尼治天文台位於倫敦市東南郊,始建於1675年。
1675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公元1645~1715年)用望遠鏡連續觀測木星後發現,繞木星鏇轉的4顆衛星在不同的月份,隱去(它們發出的光被木星遮擋)和復現的時間間隔並不相同。
菲利普王並不想戰,起碼不想於1675年6月開戰;溫斯洛似乎不那么友好,但英人內部反對的聲音也不小。戰事一拖再拖的事實,是菲氏這些說法的有力註腳。形勢比人強。經過半個世紀的演變,北美大陸的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6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餘,企圖渡河以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兵投降。
6月,潮水大作,沿海沙塗塌方,許三禮日夜竭力維護。至八月,沙漲水平,民賴以安。許三禮有《築塘議》:築塘一法,有一世利之,或十世利之,百世利之。如石囤木櫃,隨坍隨築,取石有術,用民不勤,此利在一世者也;其慎選幹吏,塘式隨宜,治連平江、嘉、湖,

七月

1675年,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宣布,其發明了一種可以精確計時的鐘表,它能通過細小的彈簧裝置來校正調節時間。
1675年波蘭皮雅斯特王朝絕嗣之後霍亨索倫王朝,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開始統治弗羅茨瓦夫並採取強制手段迫令弗羅茨瓦夫重新皈依天主教。
7月,康熙皇帝叫其招降耿精忠。康熙十九年(1680年)耿精忠叛亂被平定,耿聚忠去福州處理善後事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耿聚忠去世,同年四月康熙皇帝派禮部尚書伊桑阿代表自己前去祭祀耿聚忠,並賜諡號“愨敏”。

十二月

12月,查理二世著實冒天下之大不韙頒布了一道查禁咖啡館的公告。不過,這個公告一宣布,立刻引起全社會的反對,因為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咖啡館已經成為倫敦社會生活,商業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中心場所。

出生

10月21日東山天皇靈元天皇,典侍松木宗子的第五皇子出生。(1710年1月16日)

逝世

7月27日法國大元帥亨利·德·拉圖爾·奧弗涅,蒂雷納子爵(HenrideLaTourd'Auvergne,ViscountdeTurenne,又譯為杜倫尼)逝世。(1611年9月11日)
8月16日,日本江戶時代中期的皇族,八條宮(桂宮)第4代,後西天皇第一皇子八條宮長仁親王逝世。(1655年6月18日)
10月3日,詹姆斯二世與瑪麗王后所生之女凱薩琳逝世。
與倫勃朗齊名的一代大師維米爾1675年逝世。

雜言軼事

“河西三將”積極平叛

“河西三將”是指生於陝、甘的三員漢族名將張勇、王進寶和趙良棟。吳三桂叛清時,張勇任甘肅提督,駐鎮甘州。康熙帝派大學士莫洛經略陝、甘,以防西線有變。康熙十三年(1674)十一月,陝西提督王輔臣叛依吳三桂,莫洛陣亡。此後,王輔臣率軍攻城占地,截斷清軍糧道,黃河以東的甘肅和陝西大部的將官相繼叛清。康熙十四年(1675)三月,蘭州失守,西北震動。巡撫華善疏言:黃河以西甘肅地方免於失陷,乃張勇之力。以目前情勢,只有他才能恢復失地。同月,康熙帝授張勇為靖逆將軍,仍兼管甘肅提督事務,總督不得節制。張勇部下最得力的戰將屬西寧總兵王進寶。是年,王進寶率兵以革囊結筏,潛引渡河,敗叛軍於河口,復設伏兵,又敗叛軍於新城。進而進軍八十里,紮營蘭州府首縣九龍山。叛軍輪番衝擊,王進寶身先士卒,銳不可擋,連克安定、金縣、臨洮等地,斷絕了蘭州外援,又揮軍急攻,叛軍勢窮乞降。蘭州既克,張勇布置收復其它失地。此前,寧夏兵變,提督陳福被殺,張勇舉薦天津總兵趙良棟繼為提督。陝、甘轉危為安,皆賴此三將之力。康熙帝頒旨獎勵張勇,進一等候,加少傅兼太子太師。王進寶和趙良棟分別授奮威將軍、勇略將軍。康熙十八年(1679),康熙帝詔王、趙等恢復四川。大學士圖海和張勇等均感到時至寒冬,運餉困難,希望明年春天再進取。趙良棟則主張立刻發兵入川,並說:湖南已經平定,應復漢中、興安,願獨任一路。當時清軍兵分四路,而戰績則屬趙、王二路卓著。趙自鳳縣克洛陽,大敗叛將吳之茂,復取陽平關,收復失地,恢復漢中,與王進寶會師寧羌。次年初,趙克成都,王取保寧,與吳軍大將王屏藩等人均有惡戰。康熙二十年(1681),清軍分三路進攻雲南,時王已患病,張勇則另有任用。趙遂以一路由四川進兵。吳三桂孫吳世蟠拚死頑抗,清軍統帥彰泰圍困昆明九個月未下。趙自告奮勇,率軍急攻,親冒矢石,同叛將郭壯圖等殊死搏戰,奪新橋,克三市街,部伍森嚴,秋毫無犯,僅以八天,即克昆明而雲南平。康熙帝稱他是“真偉男子”。王進寶奉詔到京時,晨夕入朝,康熙帝親臨賞宴,笑語極歡。太皇太后及皇太子也都賜宴內廷。“河西三將”病逝後,康熙帝深為悼念,賜祭葬,分謚襄壯、忠勇、襄忠,子孫襲爵。乾隆年間,均命世襲罔替。

布爾尼興兵叛清

康熙十四年(1675)三月,蒙古察哈爾部布爾尼興兵叛清。先是,布爾尼屬下人到京,見京師兵力空虛,城門衛兵皆少年,布爾尼聞知,便預謀劫其父叛清。從嫁公主長史辛柱遣弟阿濟根向朝廷密報,康熙帝認為叛情尚未暴露,應先免其生疑而察其虛實,遂命侍衛塞棱遍召巴林、翁牛特部王公與布爾尼。諸王公均到,獨布爾尼不至。三月十七日,布爾尼逮捕塞棱,並煽惑奈曼等部在二十五日共同叛清,隨即率兵直逼張家口。康熙帝於二十七日命信郡王鄂札為撫遠大將軍,又遵祖母、孝莊文皇后命,以圖海為副將軍。挑選八家僕中的健勇者組成一軍,定於四月初五日出師征討。布爾尼趕忙求助於土默特部,該部拒絕。但奈曼部首領札木山於初五日附布爾尼叛,在察漢郭爾河合兵,致書喀喇沁部杜楞郡王札什同叛,並謊稱科爾沁等五部均統兵回響。當時,科爾沁、土默特、喀喇沁等部都已經遵照理藩院命令,調兵圍殲布爾尼。同時,康熙帝命諭布爾尼兄弟及察哈爾部眾,嚴斥他們負國恩背叛行為,希望主動前來請罪。四月二十二日,清軍在達祿與叛軍激戰,大獲全勝,布爾尼兄弟僅領三十騎逃去,科爾沁部額駙沙拉統兵急追,斬布爾尼等於陣前。康熙帝命將察哈爾叛軍人等安置在義州、錦州等地。四月,察哈爾兵又在鄂西奚搶劫馬廠及婦女。康熙帝即命內大臣佟國綱為安北將軍,統兵往剿;逾月,譁變的察哈爾兵受撫歸清。五月,奈曼部札木山勢窮乞罪,諭免死,革去郡王銜,留其家眷牲畜。六月,鄂札、圖海班師還朝,康熙帝親率諸臣在南苑大紅門迎接。十月,以功授鄂札黃金百兩、銀五千兩,圖海封三等公爵。

王輔臣叛而復降

陝西提督王輔臣叛清後,康熙帝為使他儘快歸附,派使招撫。同時,命張勇、孫思克等河西三將猛擊其部眾。康熙十四年(1675)九月,王輔臣致書表示,請遣有威望大臣,方肯受降。康熙帝認為這是王緩兵之計,命急攻平涼。逾月,王輔臣請求再頒赦書。康熙帝以清軍對平涼圍而不攻,看出了王是在“誘我援兵”,命貝勒董額從速攻城。康熙十五年(1676)五月底,撫遠大將軍圖海奉命至平涼地區,復與孫思克領兵到城北察看情勢,王輔臣突然從城內衝出,統兵萬餘人,急攻清軍。圖海令諸將分路反擊,孫思克負傷力戰,清軍感奮,擒斬叛軍甚眾,王輔臣大敗而回。圖海復命斷其糧道,並命參議道周昌入城招降。王輔臣知待斃之勢已成,遂遣副將出城乞降。康熙帝於六月初一日頒赦招撫。七日,王輔臣遣子繼貞、總兵蔡元、布政使龔榮遇等至圖海軍前,獻軍、民之冊及吳三桂所授敕印。逾七日,王輔臣親自來到圖海大營,叩頭謝恩,剃髮歸降。七月,康熙帝命復王輔臣原官,加太子太保,升為靖寇將軍。這一年,陝甘局勢轉危為安,為康熙帝取得平叛勝利奠定重要基礎。

耿、鄭交惡

耿、鄭系指清靖南王耿精忠和據守在台灣的鄭成功子鄭經。在參加三藩叛亂中,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反目成仇。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十六日,耿精忠叛清,邀鄭經會師,並許以全閩沿海戰艦。鄭經見耿來書,大喜,率兵艦於四月渡江,至廈門。耿命定遠將軍劉炎往迎。鄭雖優禮待劉炎及其弟劉煜,但劉氏兄弟見廈門遍地瓦礫,茅草滿野,心甚輕視,遂向耿報鄭經“兵不滿二千,船不過百隻,安能濟事。”耿信所報,即通告沿海各邊界,照前禁例:“寸板不許下海”,禁絕與鄭經往來。鄭大怒,領兵占同安。耿、鄭交惡,遂起兵端。六月,原泉州提督王進功子王錫藩殺死耿部總兵賴玉,以泉州降鄭。耿得報,遣官索地請和。鄭笑答:天下乃我明太祖之天下,與耿何乾?況漳、泉地系我父母之邦,又是耿請我率師渡海,共扶明室,豈墨跡未乾,竟先背約!七月,鄭部於漳浦、海澄張掛榜文,歷數耿反清後,頒發諭示,俱稱敕旨,從不以大明為正統。是月,耿部劉進忠以潮州降鄭,受封定虜伯。康熙十四年(1675)正月,鄭勢益盛,據漳、泉、潮三府。耿部與交戰,屢敗。派官至泉州,向鄭賀新年,贈大船五隻,希求和解。雙方商定:以楓亭為界,通商貿易,遇事相互援助,不得侵伐。康熙十五年(1676)五月,鄭乘耿與清軍交戰之際,命將薛進忠、吳淑占領汀洲。此次,鄭先背盟,耿、鄭交惡益甚。耿精忠降清,迫清軍遂進入福州。十二月,康熙帝命傑書進擊鄭經,速取興、泉、漳諸府。耿部降清者益眾,鄭部成孤軍敵清之勢,士氣沮喪,連失汀州、興化、泉州,潰散奔逃。鄭經知耿、鄭交惡,清軍得利,遂棄漳州,被迫退守廈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