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9年

1669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己酉年,是雞年。年號:明永曆二十三年,清康熙八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二開始。

概述

公元1669年 農曆己酉年,康熙八年。

歷史紀事

議定措施

康熙八年(1669)正月,戶科給事蘇拜疏言:地方官管理關稅多有不便,如懼怕上司,希圖定額,勢必向商民增派稅銀等,仍差部員。康熙帝準其請。戶部遵旨再議後,清政府決定:關稅稅額多者由名部派遣滿漢官員前往,稅額少者仍由地方官徵收。京師崇文門稅務已經奉旨設官徵稅,通州坐糧廳、京城左右二翼倉、寶泉局、大通橋、通州西倉、中南倉、張家口、殺虎口等九處仍由戶部派官管理。此外,應各部官員管理者還有:滸墅關、蕪湖關、北新關、九江關、淮安關、太平橋、揚州關、贛關橋、天津關、西新關、淮安倉、臨清關、鳳陽倉、臨清倉與臨清關合為一差,江寧倉併入西新關,共十三差,合計關稅七十萬兩。至於運廳、居庸官、徐州倉、德州倉,此四處稅銀均少,總計才一萬二千七百兩,故交地方官收理。

定“更名田”制

康熙八年(1669)三月八日,清政府決定免除明代各省廢藩田產的變價做法,撤回為此而派出的部員,將未變價田交與該省督撫,並給予原種人耕種,改為民戶,稱為更名田,永為世業,照例徵收銀糧。對於無人承種的剩餘土地,則招民開墾。康熙九年正月,又慮及更名田內有明代廢藩自置地,且予民佃耕,他們在輸糧之外又納租銀,為避免負擔過重,決定免其納租,與民田一例交糧。如果已有易價銀徵收於庫者,準許抵交次年正賦。

康熙帝智擒鰲拜

康熙帝對鰲拜專權早有察覺,考慮到他勢力太大,如在外廷逮問,容易激起事端。便挑選了一些年少有力的侍衛,讓他們經常練習布庫(撲擊)之戲,即使是大臣入奏時也不迴避。鰲拜認為康熙帝年輕貪嬉,性懦弱,不以為意,更加肆無忌憚。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鰲拜將入見,康熙帝召這些侍衛入宮進行了妥善的安排。稍許,鰲拜入見。康熙帝一聲令下,侍衛們以高超的撲擊之功,將鰲拜擒獲。同時,命議政王大臣等逮捕鰲拜的十三名黨羽,及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等有關官員。康熙帝諭稱:“鰲拜於朕前辦事不求當理,稍有拂意處,即將部臣叱喝。又引見時鰲拜在朕前,理宜聲氣和平,乃施威震眾,高聲喝問!”還有結黨專權,擅用親信,閉塞言路等等。因此,“鰲拜等倚仗兇惡,棄毀國典”,一併嚴拿勘審。五月二十八日,議政王大臣康親王傑書等審問鰲拜同黨,定出鰲拜罪狀三十款,如欺君自專,擅殺蘇納海等人,陰謀陷害熊賜履等等,又審出其同黨十二人,擬處以極刑。康熙帝聞訊,傳旨:念鰲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誅,著革共職,抄沒家產,嚴加拘禁。對於鰲拜的眾多黨羽,或處絞,或斬首,或鞭責,或革職,或降職,或抄沒家產,或帶罪留任,但多數得以活命。同日,康熙帝傳諭內外文武官員,宣布了鰲拜及其同黨的始末和判決情況,強調“自後務須洗心滌慮,痛改前非,遵守法度,恪共職業,以副朕整飭紀綱,愛養百姓至意。”對於諸多被陷害大臣,死者平冤昭雪,生者官復其職。不久,鰲拜死於禁所。康熙帝命將其子那摩佛釋放。自鰲拜被擒後,康熙帝才真正實現了“親政”。從此,他獎廉懲貪,銳意圖治,為清王朝的統一和強盛奠定了重要基礎。

康熙帝命永遠停止圈地

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頒旨,命永遠停止圈地。六月十七日,他諭示戶部:數年來,復將民間房地,圈給旗下,以致百姓失來,衣食無資,流離困苦,深為可憫。自此以後,圈占民間房地,永行停止。今年已圈者,全部還給民間。至於旗人,無地也難以維持生計,是否以古北口等處的邊外空地,撥給耕種。議政王貝勒大臣,確議奏聞。康熙二十三年(1684)五月,再諭戶部:民間田地,久已有旨永停圈占,戶部等所存土地分撥時,如有藉機擾害百姓、圈占百姓良田、以壞地強換者;或隱佔存部良田,妄指撥給百姓土地者,一律嚴察治罪。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康熙又一次明確下旨:凡屬民間開墾的土地,今後永不準許圈給旗下。如旗下有應撥給者,以戶部現存的旗下余田分給。

嚴禁虐待八旗奴僕

康熙八年(1669),刑部尚書朱之弼疏言:八旗奴僕,每年因自殺報部者不下二千人!這是由於他們長年饑寒交迫,並被鞭責凌辱所致。六月,康熙帝在諭刑部時進一步分析了大批奴僕被逼自盡的原因,同意朱之弼所奏,復嚴肅指出:“以後官民,務須各將家人撫恤訓養,勿得仍行逼責致死,人命至重,爾部即行曉諭申飭。”

嚴格議政王保密制度

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聞知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內容,在其尚未題請之時,在外之人就已了解。於是,七月,他專諭宗人府、吏兵二部:凡屬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事,俱系國家重大機密事務。會議之時,理應極力慎密。今後,必須嚴加約束閒雜隨從人員。至於諸王貝勒的長史、閒散議政大臣,一律停其議政。以後凡在會議時,務必慎密。僅防泄漏國家機密。命以上各衙門、部,立即曉諭,嚴加申飭。

文化紀事

重修蘆溝橋告成 

康熙八年(1669)十月九日,清政府重修蘆溝橋告成,立碑,康熙帝親作碑文。碑文中寫道:康熙七年,秋雨成災,蘆溝橋的東北面,被水毀壞處有十二丈,於是,命工部侍郎羅多等人,挑選工匠,督造挑浚,疏導水勢。復修整如初。“自此,萬國梯航,及民間往來者,鹹不病涉。”“爰勒豐碑,永垂不朽。”

雜言軼事

劉如漢疏請舉行經筵日講 

康熙八年(1669)四月,兵科給事中劉如漢疏言:“帝王首務,莫大於視學,莫急於經筵。”請求康熙帝諭示禮部,詳考舊章,先行日講,次舉經筵,挑選儒臣,分班進講。康熙帝“嘉納其言,下部議行”。九年十月,康熙帝再次強調:經筵日講,宜即舉行。命禮部詳察典例,擇吉具儀奏聞。不久,禮部選定的月講日期為康熙九年(1681)十二月二十一日,經筵則依順治十四年(1657)例,每年春秋舉行二次,定於同年二月十七日開講。自此,康熙帝非常賞識劉如漢,稱他“為人甚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