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3年

公元前363年

公元前363年,中國歷史上楚國勢力伸入到了巴蜀地區。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仍然各自為據,互相爭奪疆土,以圖擴大各自的領土,其時的百姓生活居無定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中國大事件

(圖)公元前363年韓昭侯

公元前363年(楚宣王七年)起:楚宣王乘秦、魏激戰之機,沿漢水西上,褒漢之地鏇即為楚所有。

公元前363年:秦軍進攻魏國少梁,魏國依靠趙國的援兵,才使秦軍撤退。

公元前363年:仕魯至左中郎將(宮廷左衛軍統領,仕居應在今山東省)。

(圖)公元前363年戰國各諸侯國形勢圖

公元前363年:韓懿侯死,其子韓昭侯仁敬繼立。即位之初,韓國屢受秦、宋、魏等國所侵,損兵失地,丟盡顏面。

公元前363年(周顯王六年、越王莽安十二年):越國大夫寺區之弟忠,帶領軍隊再次發動宮廷政變,殺害越王莽安,決定擁立莽安之弟王子搜。王子搜目睹越國再三發生流血政變,隻身逃入深山岩洞。國人用火焚燒艾葉,把煙燻入岩洞,逼迫王子出來,進入王宮即位,號稱越王無顓。至此,長達十四年的越國內亂,才得以平息。

西方大事件

(圖)公元前363年伊巴密濃達雕像

公元前363年:著名哲學家柏拉圖64歲,第三次往敘拉古,被扣留,被逐。

公元前363年:阿卡迪亞的二座城市曼丁尼亞提基亞之間爆發了衝突,原因是奧林匹亞寺廟資金的濫用。當提基亞請求底比斯支持的時候,曼丁尼亞選擇了斯巴達這邊。這更造成另外的衝突,在寡頭政治和民主的同情者之間,發生了一個意識形態的衝突。當雅典軍隊朝斯巴達行軍時,伊巴密濃達希望在地峽(譯者註:科林斯地峽)上伏擊他們。但雅典決定運送她的軍隊越過海洋。伊巴密濃達已經集合了他的來自彼奧提亞同盟及希臘的其他北部地區的軍隊。他選擇了提基亞作為他的指揮部。這個位置選擇的很好,提基亞有城牆及支持所有軍隊的足夠多的供應品。另外它位於斯巴達和曼丁尼亞之間。

公元前363年:應提基亞等邦的要求,伊巴密濃達宣布將南下鎮壓。曼提尼亞遂與伊利斯、亞加亞、斯巴達、雅典等組成聯軍相抗。

逝世名人

越王姒無餘之:王翳之子,越國第45傳君主,第九任王。生於公元前375年,卒於公元前363年,在位8年,被大臣所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