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詩

八音詩是古人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成為八音,金為鍾,石為磐,琴瑟為絲,簫管為竹,笙竽為匏,薰為土,鼓為革,枳於為木。將八音依序冠於每句之首為八音詩。

簡介

古人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成為八音,金為鍾,石為磐,琴瑟為絲,簫管為竹,笙竽為匏,薰為土,鼓為革,枳於為木。將八音依序冠於每句之首為八音詩。

這種八音體的詩為五言,共十六句,從第一句起,每隔一句的第一個字按順序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這八個字。

示例

現存的八音詩以南北朝人沈炯的五古《八音詩》為最早。該詩如下:

金屋貯阿嬌,樓閣起迢迢

石頭足年少,大道跨河橋

絲桐無緩節,羅綺自飄飄。

竹煙生薄晚,花色亂春期。

匏瓜詎無匹,神女嫁蘇韶。

土地多妍冶,鄉里足塵囂。

革年未相識,聲論動風飈。

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瓊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