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街村

八街行政村隸屬安寧市八街鎮,地處八街鎮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村二、三產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八街行政村隸屬安寧市八街鎮,地處八街鎮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東鄰本鎮招壩村委會,南鄰本鎮鐵廠村委會,北鄰本鎮梘槽營村委會。轄八街、石壩、月照屯、大里屯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29戶,有鄉村人口2589人,勞動力176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97人。全村國土面積6.14平方公里,海拔1939米,年平均氣溫14.8℃,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767.1畝,人均耕地0.68畝,林地4204.43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34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村二、三產業為主。
八街村街道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67.1畝(其中:田1265.05畝,地501.06畝),人均耕地0.68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204.4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9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1畝,其中養殖面11畝,荒山荒地307畝,其他面積2922畝。
八街村公益林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689戶通自來水,有140戶飲用井水。有829戶通電,有81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2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8.07%和99.7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1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5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6.61%和67.43%)。該村進村道路及到八街鎮道路為柏油路;村內主幹道大部分為硬化路面;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43輛,拖拉機機42輛,機車4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61畝,有效灌溉率為77.0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6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3畝。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51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全部通自來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15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6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八街村老街上的路燈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0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37萬元,占總收入的40.4%;畜牧業收入53萬元,占總收入的1.3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50頭,肉牛350頭);漁業收入53萬元,占總收入的1.39%;林業收入212,占總收入的5.57%;第二、三產業收入1837萬元,占總收入的48.29%;工資性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1.34%。農民人均純收入2634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6人(占勞動力的6.85%),在省內務工93人,到省外務工13人。
八街村主要經濟作物烤菸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第三產業。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3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8.2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紅梨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紅梨、蔬菜產業。該村沒有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無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該村現有農戶829戶,共鄉村人口2589人,其中男性1174人,女性1415人。其中農業人口2589人,勞動力176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等混居地),其中漢族2550人,彝族28人,其他民族11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占人口總數的0.03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18人,參合率93.36%;享受低保2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0.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等公共設施2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八街村水生蔬菜藕和茭瓜

文化教育

該村未建國小,距離八街鎮中學0.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9人,其中國小生131人,中學生88人。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八街村安寧二中大門

人文地理

八街村委會地處八街集鎮,是八街八景之一的"龍泉寺"景觀所在地,"龍泉寺"四周環繞有近百年以上的青木樹、柏樹、松樹等古木,蒼翠欲滴,環境幽雅靜謐,占地500平方米,常年流淌著清醇甘洌的泉水。日出水量500立方米,水質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讓人有"一飲龍泉勝似歡"的感覺。轄區內有"三合寺"、"關聖宮"等古建築群及"四烈士墓"群、"川豬廟"歷史遺址。"四烈士墓"群是為了追悼1949年11月5日,為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生政權,在賴烏包山戰役英勇獻身的四位同志,每年的清明節社會各界人士都來掃墓,紀念犧牲的四位烈士。
八街村三和寺
八街村關聖宮

新農村建設

自實行新農村建設工作以來,我村圍繞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努力做了以下工作:
1、完成八街村小組老街舊城改造,投資15萬元完成水澆地二機站建設及活動室150m2建設;
2、投資5萬元完成石壩村小組自來入戶工程及投資75萬元完成公房重修工程和老塘子治污改造;
3、投資5千元完成小里屯村小組自來水水管、水錶換新工程;
4、完成月照屯三個組400畝出口型紅梨基地建設。
5、完成鐵路拆遷後正常村道碎石鋪墊800米。
八街村民居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村公益性設施較差;2、部分村組幹部和民眾思想意識不足,制約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該村擬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以解決"三農"為基點,結合本村實際,大力發展紅梨特色產業,計畫建立出口型紅梨基地680畝;2、配套冷庫,解決農產品的收購問題;3、建設養殖生豬500頭的養殖小區。
八街村特色產業卷粉作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