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色鶇屬

八色鶇屬(學名:Pitta),是八色鶇科的一屬。

基本信息

dd
藍翅八色鶇中 文 名: 藍翅八色鶇
英 文 名: Blue-winged pitta
拉丁學名: Pitta moluccensis
地理分布 中國西南部、東南亞;越冬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及婆羅洲。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卵生
食性 主要以甲蟲、白蟻、鱗翅目、鞘翅目的昆蟲和蚯蚓、蜈蚣等小動物為食

藍翅八色鶇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藍翅八色鶇以身體具有紅、綠、藍、白、黑、黃、褐、栗等鮮艷奪目,豐富艷麗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觀賞價值的鳥類。其實它身上所具有的顏色還不止八種色彩,頭部前額至枕部為深栗褐色,冠紋黑色,眉紋呈茶黃色,眼先、頰、耳羽和頸側都是黑色,並與冠紋在後頸處相連,形成領斑狀。背部為亮油綠色,翅膀、腰部和尾羽為亮粉藍色。下體呈淡茶黃色,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都是猩紅色。在叢林之中,它身上的這些斑斕的羽色與陽光、綠葉、紫花、白蕊等大自然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因而也成為一種特別的保護色。藍翅八色鶇是一種小型的鳥,體長僅有17—20厘米,體重類約 48—70克,嘴強,長而側扁,頸部短,鳴管內肌兩對附著於支氣管半環的中部。尾羽很短,腿特長而堅強,表面平滑。
藍翅八色鶇是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森林中的鳥類,在我國分布於雲南、安徽、河南、河北、福建,上海,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在國外,還見於南亞、東南亞一帶。它主要棲息于海拔200 米以下的平壩和丘陵落葉很厚的各種類型的樹林中,也見於林緣溪流邊的灌叢和小樹上,田壩區的榕樹和村寨邊的小樹上,以及竹林等環境。多見10—20隻在樹冠下結群靜棲,或在相近的樹枝上活動。主要以甲蟲、白蟻、鱗翅目、鞘翅目的昆蟲和蚯蚓、蜈蚣等小動物為食,取食多在密林落葉地面上,夜晚則棲息於樹上。
藍翅八色鶇在繁殖期多成對活動,不斷發出婚鳴,鳴叫時,胸部、頸部和尾部上下擺動並互相嘻戲,時而站立枝頭,時而跳到地面用腳扒開地面枯枝落葉覓食,行動敏捷,十分機警,偶而有響聲時,雄鳥和雌鳥立即迅速分開活動。交尾時雌鳥站於距地面高約2米的小樹上,雄鳥迅速飛到雌鳥背上,雌鳥不動,蹲下翹尾,雄鳥扇動雙翅,保持平衡並進行交尾,此時兩鳥都不再鳴叫。交尾後雌鳥仍站在原地不動,雄鳥則飛到另一枝上,各自整理羽毛,然後飛落到地面上覓食。它們5月下旬營巢於高大的天然闊葉林內,也有少量選在人工杉木林內。築巢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承擔,一隻親鳥將巢址用雙爪將地面雜草、落葉清除,形成圓坑,另一親鳥則在巢周圍30米左右的範圍內的地面上尋覓巢材。先用楓楊、板栗等樹的枯枝在地面的圓坑上堆成一個平台式的巢基,以保持巢的穩定,不使上面所築的巢順坡滾落,同時也有防水隔潮的作用,然後用雜草、苔蘚,嫩枝、細莖等混合盤繞,築成一個球形的地面巢,外徑20厘米左右,內徑約7厘米,深15—19厘米,巢內鋪墊更細的雜草、葉柄、松針及樹葉等,巢口的前方多有小灌叢或蕨類隱蔽巢口。每窩產卵5—7枚,卵為乳白色,雜以紫褐色明暗相間有規則的斑點,銳端的較稀少,鈍端的較為濃密,大小為26×23毫米,卵重5—6克。卵未產齊時親鳥不坐巢,也不在巢的周圍活動,產完最後一枚卵後才開始孵化。孵化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承擔,它們都有很強的戀巢性。當一隻親鳥孵化時,另一隻就在巢附近的樹上或地上鳴叫及警戒。親鳥換孵時,先是相互鳴叫,然後坐巢的親鳥先從巢內飛出,另一隻親鳥間隔數分鐘後再進入巢中孵化。孵化期為15天,出雛後,雄鳥和雌鳥還要共同育雛13天左右。它們覓食回來後並不直接入巢,而是站在離巢4米遠的小樹上觀望,見周圍沒有危險時才迅速入巢,將食物放入雛鳥口中。雛鳥剛出殼時只有5克重,體長46毫米,全身無毛,雙眼緊閉,嘴為黃色,腳爪為肉色,身上有明顯的羽區和裸區。到出飛的時候,雛鳥體重已經增至50克以上,體長也達到90毫米以上。
體形尺寸 體長17—20cm,體重約48—70克

習性 喜低地灌木叢及次生林。在地面跳動似鶇鳥。
叫聲描述 響亮清晰的笛音tae-laew、tae-laew,持續不到1分鐘。告警時叫聲為粗啞的skyeew聲

仙八色鶇

dd

中 文 名: 仙八色鶇
英 文 名: Fairy Pitta
拉丁學名: Pitta nympha
地理分布 繁殖於日本、朝鮮、中國東部和東南部;越冬在婆羅洲。中國主要分布省份: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台灣、香港

瀕危狀態 已被列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列為稀有種。

繁殖方式 卵生
食性

仙八色鶇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雄鳥前額至枕部深栗色,有黑色中央冠紋,眉紋淡黃,自額基有黑過眼並在後頸左右匯合;背、肩及內側飛羽輝綠色;翼小覆羽、腰、尾上羽輝藍色尾羽黑色;飛羽黑色具白翼斑;頦黑褐、喉白,下體淡黃褐色,腹中及尾下覆羽朱紅。嘴黑,腳黃褐色。雌鳥羽色似雄但較淺淡。
數量稀少,但為八色鶇中較常見的一種。
體形尺寸 全長約20cm。

習性 棲息於平原至低山的次生闊葉林內,在灌木下的草叢間單獨活動,以喙掘土覓食蚯蚓、蜈蚣及鱗翅目幼蟲,也食鞘翅目等昆蟲。5月下旬繁殖,在地面挖一淺穴,上以枯枝搭成平台,再以苔蘚、雜草等編成球狀巢。每窩產卵5~7枚,雌雄輪流孵卵。

綠胸八色鶇

ff

中 文 名: 綠胸八色鶇
英 文 名: hooded Pitta
拉丁學名: Pitta sordida
地理分布 印度至中國西南部、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大巽他群島及紐幾內亞。中國主要分布省份:雲南 西藏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卵生
食性 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

綠胸八色鶇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18厘米)的綠色八色鶇。頭黑,上體綠色,兩翼藍色而具白色斑紋,頭頂至後枕深褐,胸及腹部蘋果綠,臀亮紅。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肉色。
棲息在海拔700-13O0米的熱帶雨林或季雨林中,多見在林下陰濕處和水邊活動覓食。
體形尺寸 體長18cm。體重65~69克。

習性 在森林底層活動,翻揀樹葉及朽木以尋找無脊椎動物為食。兩翼深色而具白色斑紋,飛行時易見。亞種cucullata為罕見夏季繁殖鳥,見於雲南南部和東南部以及西藏東南部近邊境的地區,高可至海拔2000米。

叫聲描述 重複的雙哨音pih-pih,間隔極短。

藍八色鶇

中 文 名: 藍八色鶇
英 文 名: Blue Pitta
拉丁學名: Pitta cyanea
地理分布 印度東部、緬甸。中國主要分布省份:雲南
瀕危狀態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繁殖方式 卵生

藍八色鶇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24厘米)的深藍色八色鶇。頭頂兩側橘黃色的寬頻延伸至頸背,寬寬的過眼紋黑色,臉頰皮黃,髭紋黑,尾亮藍色。雌鳥較雄鳥色暗,但下體的白色仍清楚可見。為中國唯一下體具橫斑的八色鶇。 虹膜-褐色;嘴-偏黑;腳-粉褐。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指名亞種為罕見留鳥於雲南西雙版納南部海拔500~1500米處。

體形尺寸 24cm
習性 棲於常綠林、半落葉林及竹叢。具八色鶇特性。
叫聲描述 如流水般的pleoow-Whit聲。告警時發出粗喘聲skyeew。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