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鐵帽子王

八大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是對清代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俗稱,整個清代共有十二家鐵帽子王。清王朝建立後,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這個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當時確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因為他們功勳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

基本信息

簡介

鐵帽子王豫親王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
因為恩封爵位者則多屬世襲遞降,但在遞降到輔國將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並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無爵位的宗室叫“間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有12大“鐵帽子王”因為其祖先功勳卓著,被賜世襲不降封典。如果某“鐵帽子王”獲罪奪爵,以其旁支襲爵,但其後世也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勳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清朝中後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個王介紹

禮親王禮親王
禮親王:始封祖為和碩禮烈親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他隨清太祖征戰四方作戰英勇,被稱為“古英巴圖魯”。清太祖死後代善與其子岳托擁皇太極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進封和碩禮親王。皇太極死,代善又主持立福臨(世祖)為帝。順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其後代襲爵有名者,如嘉慶十年襲爵的禮親王昭褳是皇族中著名學者,著有《嘯亭雜錄》等傳世,昭後因凌辱大臣被奪爵。末代禮親王叫世鐸,清帝退位後去世。禮親王世爵共傳10世,12人襲爵其中兩個被削爵。
鄭親王:始封祖為鄭親王濟爾哈朗,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是惟一非帝王直系子孫。濟爾哈朗從征蒙古、朝鮮,崇德元年進封和碩鄭親王。順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道光二十六年端華襲封,鹹豐十一年(1861)文宗死,端華與其異母弟肅順等八人受遺詔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殺肅順,端華賜自盡。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削爵。
睿親王: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14子多爾袞。多爾袞以作戰勇敢賜號“墨爾根代青”,崇德元年封為睿親王。皇太極死,他顧全大局和禮親王代善共立太宗幼子福臨即位。順治元年多爾袞進入北京,安撫百姓,制定章法制度,是清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多爾袞先後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死於出征路上.年僅39歲,靈柩回京時順治親迎於東直門。多爾袞死後被尊為義皇帝廟號成宗,神主祔太廟。後蘇克薩哈等攻訐他種種不法,被廢尊號,黜出宗室,毀陵墓,家產人員入官,此後百餘年無人敢論及此事。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曆令修葺東直門外睿王墳,乾隆四十三年為其平反覆其王爵,其爵世襲罔替,追謚日忠,配享太廟。其身後無子,以同母弟多鐸之後繼承爵位。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不計追封者共8王。
豫親王:始封祖為清太祖努爾哈赤15子豫通親王多鐸。多鐸在太宗時於大凌河大破明軍祖大壽之師,從此明朝無有成規模之抵抗,崇德元年封豫親王。清軍入關後,他率軍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順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二人被削爵。
肅親王:始封祖為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武親王豪格,因功於崇德元年封肅親王。清軍入關後率軍西征川陝,剿擊李自成、張獻忠餘部。豪格與多爾袞多不睦,順治元年因語侵多爾袞竟被奪爵,順治五年被拘禁死於獄中。順治八年世祖親政,為長兄昭雪,復原封謚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末代肅親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書。清帝退位後,避居大連與日本人過從甚密,死於1922年。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
莊親王:始封祖為清太宗皇太極第5子承澤裕親王碩塞。碩塞與多鐸共同在河南攻擊李自成,又隨軍攻破南京,俘明弘光帝朱由崧。順治十一年碩塞死,其子襲爵改號莊親王。莊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二人削爵。
克勤郡王: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長子岳托。岳托自幼隨父祖征戰,功勞卓著,太宗崇德元年封為成親王。岳托作戰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屢被申斥,封爵兩度被降為貝子,太宗兩次免其死罪。清兵入關後,岳托率部攻山東克濟南,崇德三年病死軍中。詔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詔享太廟。克勤郡王世爵共傳13世17王,其中三人削爵。
順承郡王:始封祖為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其父為代善第3子薩哈磷,薩哈磷兼通滿、漢、蒙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3子。順治元年勒克德渾被任命為平南大將軍,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去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削爵。
怡親王:始封祖為怡賢親王允祥。允祥是清聖祖玄燁第13子。雍親王允稹即位後即封其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八年去世,謚為“賢”,又特於謚前加“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廟,乾隆時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道光時載垣襲爵,穆宗(同治)初立時載垣與端華、肅順等同為八位顧命大臣之一。辛酉政變後與鄭親王端華同被賜死。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
恭親王:始封祖為恭忠親王奕訢。奕欣為清宣宗旻寧第6子。道光遺詔中遺命四子奕詝入繼大統的同時封奕訢為親王,文宗奕詝繼位後即封其為恭親王。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訢大力支持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為議政王。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以後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奕欣病逝,詔謚“忠”,配享太廟。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
醇親王:始封祖為醇賢親王奕譞,奕譞是清宣宗旻寧第7子,鹹豐年封醇郡王,其福晉為慈禧胞妹。同治十一年晉封為醇親王,穆宗(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奕譞去世,配享太廟,“稱皇帝本生考醇賢親王”,其子載灃襲爵。光緒三十四年德宗載湉死,載灃子溥儀入繼大統,載灃為監國攝政王。1951年載灃病逝於北京。
慶親王:奕劻是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世爵的親王。奕劻是清高宗弘曆17子永璘嫡孫,光緒十年命其管理總理衙門,封慶郡王。慈禧60萬壽封親王,深得慈禧信任,曾與李鴻章共同主持辛丑議和。慈禧死後載灃掌政,為緩和親貴之爭賜其王爵世襲。辛亥革命爆發後奏啟用袁世凱,清廷退位後被清朝親貴遺老目為“賊子”。後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沒來得及世襲

諸王世系

禮親王世系

禮親王代善:太祖次子,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碩禮親王,順治五年,薨,追謚“烈”。
巽親王滿達海:代善第七子,順治六年,襲禮親王。順治八年,世祖親政,改封號曰巽親王。順治九年二月,薨,謚曰“簡”。
巽親王;滿達海長子。順治九年,襲巽親王位。順治十六年降爵為貝勒。康熙四年,薨,謚曰“懷愍”。
康親王傑書,代善八子祜塞三子。順治十六年冬月由襲爵改封,康熙三十六年卒。乾隆四十三年,後裔仍追復禮親王原號。謚“良”。
康親王椿泰,傑書五子。康熙三十六年,襲爵,康熙四十八年,薨,謚曰“悼”。
康親王崇安,椿泰子。康熙四十八年,襲爵。雍正十一年,薨,謚曰“修”。
康親王巴爾圖,傑書四子。雍正十二年,襲爵。乾隆十八年,薨,年八十,謚曰“簡”。
禮親王永恩,崇安次子。乾隆十八年,襲爵。乾隆四十三年,復號禮親王。嘉慶十年,薨,謚曰“恭”。
禮親王昭槤,永恩子。嘉慶十年,襲爵。嘉慶二十一年,坐陵辱大臣,濫用非刑,奪爵,圈禁。
禮親王麟趾,昭槤從弟,崇安子永諲子。嘉慶二十二年,襲爵。道光元年,薨,年六十六,謚曰“安”。
禮親王全齡,麟趾長孫,錫春子。道光元年,襲爵。道光三十年,薨,年三十四,謚曰“和”。
禮親王世鐸,全齡三子,道光三十年,襲爵。民國四年,薨,年六十八,謚曰“恪”。
禮親王誠厚,世鐸長子。民國二年(1913年),襲爵。民國六年(1917年),薨,年五十三,謚曰敦。
禮親王誠堃,民國六年(1917年),襲爵。
禮親王濬銘,民國十八年(1929年),襲爵。
追封和碩禮親王永諲:崇安之子,永恩之弟,追封和碩禮親王。
追封和碩禮親王錫春:麟趾之子,追封和碩禮親王。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長子,崇德元年封成親王,坐事降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世襲。
穎親王薩哈璘:代善三子,天命十一年封貝勒,崇德元年卒,追封。
謙郡王瓦克達:代善四子,順治八年二月封,九年卒。
巽親王滿達海:代善七子,順治八年二月由襲爵改封,九年卒。
惠親王祜塞:代善八子,原封鎮國公,薨,追封。

鄭親王世系

鄭親王鄭親王
鄭親王濟爾哈朗:顯祖三子舒爾哈齊之子:崇德元年四月封,順治十二年卒。
簡親王濟度:濟爾哈朗次子,順治十四年五月由襲爵改封,十七年卒。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後裔仍追復鄭親王原號。
簡惠親王德塞:濟度三子,後追封。
簡親王喇布:濟度二子,後追封革爵。
簡修親王雅布:濟度五子,後追封。
簡親王雅爾江阿:雅布長子,後追封革爵。
簡親王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後追封革爵。
簡親王費揚武:濟爾哈朗八弟,後追封親王。
簡親王傅喇塔:費揚武四子,後追封親王。
簡親王福存:傅喇塔子,後追封親王。
簡儀親王德沛:福存子,襲親王。
簡親王巴爾堪:濟爾哈朗四子,後追封和碩簡親王
簡親王巴賽:巴爾堪子,後追封和碩簡親王
簡親王奇阿通:巴賽子,襲親王。
簡親王豐訥亨:奇阿通長子,襲親王。
鄭親王積哈納:豐訥亨子,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復鄭親王原號。
鄭慎親王烏爾恭阿:積哈納子,襲親王。
鄭親王端華:烏爾恭阿子,襲親王位。(後革爵)。
鄭親王經訥亨:奇阿通二子,後追封和碩鄭親王。
鄭親王伊豐額:經訥亨子,後追封和碩鄭親王。
鄭親王西朗阿:伊豐額子,後追封和碩鄭親王。
鄭親王承志:西朗阿子,和碩鄭親王(後革爵)。
鄭親王松德:積哈納子,後追封和碩鄭親王。
鄭順親王慶至:松德子,襲親王位。
鄭恪親王凱泰:慶至子,襲親王位。
鄭親王昭煦:凱泰子,襲親王位。
敏郡王勒度:濟爾哈朗三子,順治八年閏二月封,十二年卒。

睿親王世系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十四子,崇德元年,晉封睿親王。謚忠,去世後,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乾隆帝為其平反,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睿親王多爾博;多爾袞的嗣子,多爾袞弟豫親王多鐸第五子。順治七年,襲封睿親王,康熙十一年卒。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賜復封睿親王。:
睿親王蘇爾發;多爾博次子,康熙四十年四月初五日卒,年三十八。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封睿親王。
睿親王塞勒;蘇爾髮長子,雍正七年五月十四日卒,年五十。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四十三年追封睿親王。
睿親王功宜布:塞勒第五子,乾隆十一年卒,謚恪勤。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為信恪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封睿親王,為睿恪勤親王。
睿親王如松:功宜布第三子,追封和碩睿親王。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薨,年三十四。謚恪。
睿親王淳穎:如松第三子,嘉慶五年十一月卒,年四十。謚曰恭。
睿親王寶恩:淳穎長子。嘉慶六年,襲睿親王,嘉慶七年,襲爵一年半後就去世了。謚曰慎。
睿親王端恩,淳穎第四子,嘉慶七年,襲睿親王。道光六年卒。謚勤。
睿親王仁壽:端恩之子,道光六年,襲睿親王,同治三年十月初十日卒,年五十五。謚僖。
睿親王德長:仁壽第三子。同治四年,襲睿親王,光緒二年卒。謚愨。
睿親王魁斌:德長第四子。光緒二年,襲睿親王。
睿親王中銓;魁斌子。民國四年(1915)襲睿親王。

豫親王世系

豫親王多鐸:太祖十五子,封豫親王,謚通。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復封豫親王,即豫通親王,詔配享太廟。
信郡王多尼;多鐸次子,順治六年,襲豫親王爵;八年,改封信親王。順治十八年薨,年二十六。(追封豫宣和親王)。
信郡王鄂紥;多尼次子,襲信郡王;(追封豫親王)。
信郡王董額;多鐸第七子,襲信郡王;(追封豫親王)。
信愨郡王德昭;鄂紥第五子,康熙四十五年襲信郡王,(追封豫愨親王)。
信恪郡王如松;功宜布第三子,先襲信恪郡王,後追封睿恪親王。
豫良親王修齡;德昭第十五子,乾隆四十三年,復襲豫親王。乾隆五十二年卒。謚良。
已革豫親王裕豐;修齡長子,乾隆五十二年襲豫親王。嘉慶十八年奪爵。
已革豫親王裕興;修齡次子,嘉慶十八年襲豫親王。後奪爵,幽禁。
豫厚親王裕全;修齡第五子,嘉慶二十五年襲豫親王。道光二十年卒。謚厚。
豫慎親王義道;裕全次子。道光二十年襲豫親王。歷內大臣、左宗正。同治七年卒。謚慎。
豫誠親王本格;義道長子。同治七年襲豫親王。亦歷內大臣、左宗正。德宗大婚,賜四團正龍補服。光緒二十四年卒。謚誠。
豫親王懋林,本格之嗣子。光緒二十四年襲豫親王。
豫親王端鎮,懋林子,民國二年襲豫親王。

肅親王世系

肅親王肅親王
肅武親王豪格;太宗第一子。初封貝勒,天聰六年六月晉和碩貝勒,崇德元年四月晉肅親王,世襲親王,順治八年正月,以無辜被害,追封肅親王,十三年追謚“武”,乾隆四十三年,以佐命殊功,配享太廟。
顯懿親王富綬;豪格第四子。順治八年襲親王,改封號曰“顯”,康熙八年薨,謚“愨”。
顯密親王丹臻;富綬第四子。康熙九年襲顯親王,四十一年薨,謚“密”。
顯謹親王衍潢;丹臻第六子。康熙四十一年襲顯親王,乾隆三十六年薨,謚“慎”。
肅勤親王蘊著;富綬之孫,追封顯親王拜察禮(富綬第五子)第三子。康熙四十七年襲三等奉國將軍,乾隆三十七年襲顯親王,四十三年復始封之號“肅”,尋薨,謚“勤”。
肅恭親王永錫;丹臻孫,追封肅親王成信(丹臻第二子)第五子。乾隆四十三年襲肅親王,道光元年薨,謚“恭”。
肅慎親王敬敏;永錫第一子。乾隆六十年封不入八分輔國公,道光元年襲肅親王,鹹豐二年薨,謚“慎”。
肅恪親王華豐;敬敏第三子。道光四年封三等鎮國將軍,九年封不入八分輔國公,鹹豐三年襲肅親王,同治八年薨,謚“恪”
肅良親王隆懃;華豐第三子。同治元年封二等鎮國將軍,九年襲肅親王,光緒二十四年薨,謚“良”。
肅忠親王善耆;隆勤第一子。光緒十二年封二等鎮國將軍,二十四年襲肅親王,宣統帝遜位後薨,謚“忠”。
追封顯親王拜察禮;富綬第五子。
追封肅親王成信;丹臻第二子。

莊親王世系

莊親王莊親王
和碩承澤親王;太宗皇帝皇太極五子,封為和碩承澤親王。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五,薨。清朝康熙十一年八月,追謚裕。
莊靖親王博果鐸:碩塞長子。順治十一年十二月,襲親王爵,改號為莊親王。雍正元年,薨,年七十四,諡曰靖。
莊恪親王允祿:聖祖仁皇帝玄燁十六子。雍正元年,襲莊親王。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廿一,薨,年七十三。謚曰恪。
追封莊親王弘普:允祿次子。追封莊親王。
莊慎親王永瑺:弘普長子。乾隆三十二年,襲莊親王。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十一日,薨,年五十一,謚曰慎。
莊襄親王綿課:弘普次子永珂子。乾隆五十三年,襲莊親王。道光二年,降郡王。道光四年,復親王。道光六年,薨,謚曰襄。
已革莊親王奕鎛:綿課十三子。道光六年七月,襲莊親王。後降為郡王。道光十一年,復親王。道光十八年,削王爵,發配黑龍江。鹹豐十年(1860年),卒,年四十七。
莊勤親王綿護:允祿八子弘曧子長子永蕃子,綿課從弟。道光十八年,襲莊親王。道光二十一年,薨,年五十九,謚曰勤。
莊質親王綿嘩:永蕃子,綿護弟。道光二十二年,襲莊親王。道光二十五年,薨,謚曰質。
莊厚親王奕仁:綿嘩子。道光二十六年,襲莊親王。同治十三年,薨,謚曰厚。
已革莊親王載勛:奕仁次子。光緒元年襲莊親王。光緒二十七年,革爵,賜自盡。
莊恭親王載功:奕仁四子。光緒二十八年,襲莊親王。民國四年,薨,謚曰恭。
莊親王溥緒:載功子。民國五年襲莊親王。民國二十二年,薨。

克勤郡王世系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長子,崇德元年封成親王,坐事降貝勒,三年卒,四年四月追封,世襲。
衍僖介郡王羅洛渾,岳托長子,1639年襲爵。
平比郡王羅科鐸,羅洛渾之子,1648年襲爵。順治八年,改封號為平郡王。
已革平郡王訥爾圖,1683襲爵,1687削爵。
平悼郡王訥爾福,羅科鐸之子,納爾圖之弟,納爾圖削爵後襲平郡王。
已革平郡王訥爾蘇,納爾福之子,1701年襲平郡王,1726年削爵。
平敏郡王福彭,納爾蘇之子,納爾蘇削爵後襲平郡王。
平僖郡王慶明,福彭之子,1726年襲平郡王。
克勤良郡王慶恆,納爾蘇之孫,1750年襲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復號克勤郡王。
克勤莊郡王雅朗阿,納爾圖之孫,納清額之子,1780年襲克勤郡王。
已革克勤郡王恆謹,雅朗阿之子,1795年襲克勤郡王,1799削爵。
克勤簡郡王尚格,雅朗阿之孫,恆元之子,恆謹削爵後襲克勤郡王,1833年削爵。
克勤恪郡王承碩,尚格之子,1833年襲克勤郡王。
克勤敏郡王慶惠,承碩之子,1842年襲克勤郡王。
克勤誠郡王晉祺,慶惠之子,1861年襲克勤郡王。
克勤順郡王崧傑,晉祺之子,1900年襲克勤郡王。
克勤郡王晏森,崧傑之子,1910年襲克勤郡王。

順承郡王世系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孫,薩哈璘二子,襲多羅順承恭惠郡王,順治五年(1648)受封順承郡王。
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勒克德渾子,襲多羅順承郡王(後革爵)
多羅順承郡王勒爾貝——勒爾錦長子,襲多羅順承郡王
多羅順承郡王揚奇——勒爾錦二子,襲多羅順承郡王
多羅順承郡王充保:勒爾錦三子,襲多羅順承郡王
多羅順承郡王布穆巴:勒爾錦四子,多羅順承郡王(後革爵)
多羅順承忠郡王諾羅布:勒克德渾三子,多羅順承忠郡王
和碩順承親王錫保:諾羅布子,和碩順承親王(後革爵)
多羅順承恪郡王熙良:錫保子,多羅順承恪郡王
多羅順承恭郡王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羅順承恭郡王
多羅順承慎郡王恆昌:泰斐英阿子,多羅順承慎郡王
多羅順承簡郡王倫柱:恆昌子,多羅順承簡郡王
多羅順承勤郡王春山:倫柱子,多羅順承勤郡王
多羅順承敏郡王慶恩:春山子,多羅順承敏郡王
多羅順承質郡王訥勒赫:慶恩子,多羅順承質郡王

怡親王世系

怡親王怡親王
怡賢親王允祥:康熙十三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八年卒,世襲。
怡僖親王弘曉:胤祥七子。雍正八年,襲怡親王。乾隆四十三年,薨,謚曰“僖”。
怡恭親王永琅:弘曉次子。乾隆四十三年,襲怡親王。嘉慶四年,薨,謚,曰“恭”。
追封怡親王綿標:永琅二子。乾隆五十五年,封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嘉慶四年,卒。嘉慶五年,追封為怡親王。
怡恪親王奕勛:綿標長子。嘉慶四年,襲怡親王。嘉慶二十三年,薨,謚曰“恪”。
怡親王載坊:奕勛長子。嘉慶二十四年,襲怡親王,嘉慶二十五年,薨。
怡親王載垣:奕勛二子。道光五年,襲怡親王。鹹豐十一年,賜自盡。黜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追封怡親王永福:胤祥四子寧良郡王弘晈二子。同治三年,追封怡親王。
追封怡親王綿譽:永福四子。同治三年,追封怡親王。
追封怡親王奕格:綿譽三子。道光二十四年,襲固山貝子。鹹豐八年,卒。同治三年,追封怡親王。
怡端親王載敦:奕格二子。同治三年,恢復怡親王世爵,由載敦繼襲,同時追封先祖永福、綿譽、奕格為怡親王。光緒十六年,薨,謚曰“端”。
已革怡親王溥靜:載敦長子。光緒十七年,襲怡親王。光緒二十六年,薨。光緒二十八年七月,追奪爵。
怡親王毓麒:載敦二子溥耀長子。光緒二十八年,襲怡親王。民國三十七年九月,薨,年四十八。
寧良郡王弘晈;允祥三子,雍正八年八月封,乾隆二十九年卒。謚曰“良”。

恭親王世系

恭親王恭親王
恭親王奕訢:道光六子,三十年正月封,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卒,世襲。
恭忠親王奕訢:宣宗成皇帝旻寧六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恭親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薨,謚曰忠。
恭賢親王溥偉:奕訢孫,載瀅長子。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襲恭親王。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薨,謚曰賢。
恭親王毓嶦:溥偉七子。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襲恭親王。
果敏郡王載澄,奕訢長子,初封奉恩輔國公,1868年進貝勒,1872年加郡王銜,諡號果敏。

醇親王世系

醇親王奕譞:道光七子,光緒帝生父,溥儀之祖父。鹹豐元年封醇郡王,同治三年,加親王銜。十一年,晉封醇親王。十二年,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卒,世襲。
醇親王載灃,奕譞五子,襲封醇親王,末代皇帝溥儀生父。光緒三十四年任軍機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儀入承大統,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次年代理陸海軍大元帥。

慶親王世系

慶僖親王永璘:乾隆幼子,乾隆五十四年,封貝勒。嘉慶四年,封惠郡王,尋改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進慶親王。嘉慶二十五年三月,薨,謚曰僖。
慶良郡王綿愍:永璘三子。嘉慶二十五年(1820),襲慶郡王。道光十六年(1836年),薨,年四十,謚曰良。
已革慶郡王奕彩:綿愍養子,父為儀慎親王永璇子儀順郡王綿志。道光十六年(1836年),襲慶郡王。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革爵歸宗。
追封:貝子綿悌永璘五子,1852年追封
慶密親王奕劻:綿悌養子。慶僖親王永璘孫,輔國公綿性長子。鹹豐二年(1852年)正月封貝子。鹹豐十年(1860年)正月,進貝勒。光緒二十年(1894年),襲慶親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獲世襲罔替。民國六年(1917年),薨,謚曰密。
慶貞親王載振:奕劻長子。民國六年(1917年),襲慶親王。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薨,謚曰貞。

相關

在大清的開國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爺,他們不僅是皇帝的嫡系子孫,而且都曾對清朝開基創業或統一全國立有大功,所以並非像其他封為王爵的皇子皇孫那樣,後代每繼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個等級,而是無論承襲多少代,爵位永遠不降,封建社會時稱為“世襲罔替”,民間則俗稱為“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可以說,這八大鐵帽子是絕對的牛人。

名單

睿親王睿親王
禮親王代善(太祖子)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
豫親王多鐸(太祖子)
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侄)
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
莊親王碩塞(太宗子)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
順承郡王薩哈廉(代善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