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和會館

八和會館

八和會館是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粵劇藝人所建立粵劇仝人的行會組織。這個會館加強了戲行中人的團結,保障戲班營業正常開展,在清朝解禁粵劇後回復戲班事業。八和會館成立不久,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任劍輝、白雪仙、羅品超、陳笑風、林小群等都先後加入該館,後稱為“八和子弟”。當時建築八和會館的費用都是透過全行在每年閏月休業的時期舉辦義演,扣除工資後所籌集而成。另外,凡是入會會員都需要付出白銀一兩作為“份金”。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八和會館是由鄺新華、獨腳英、林之等粵劇藝人所建立粵劇仝人的行會組織。它加強了戲行中人的團結,保障戲班營業正常開展,在清朝解禁粵劇後回復戲班事業。八和會館成立不久,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任劍輝、白雪仙、羅品超、陳笑風、林小群等都先後加入該館,後稱為“八和子弟”。當時建築八和會館的費用都是透過全行在每年閏月休業的時期舉辦義演,扣除工資後所籌集而成。另外,凡是入會會員都需要付出白銀一兩作為「份金」。

歷史沿革

八和會館八和會館

在清朝光緒十八年(1889年)八和會館在廣州黃沙舊地海旁街落成。八和會館共分八堂,作為粵劇藝人住宿之用:。百和堂意為八方和合,同結一心;不同的行當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

在慶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軍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戲賣戲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樂人員在普和堂。由於工作人員有很多,八和會館更設有方便所(醫療室)、養老院、一別所(安排身後事情)、國小、何益公司(戲箱行)。八和會館會員總多,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後期實行行長制度,各行行長都是全體人員推舉出來,到了今天仍然會定期選舉主席。

制度建立

一九四七年底進行改選,當時想當會長的有鄭炳光,他是兩儀軒藥店老闆的女婿,原是一武生,又當班主。八和會館的會長,歷來都是“身家厚,名聲大,資格老”才能當上的,我(黃君武)當時只有卅七歲,條件還不夠。但由於我不捲進派系之爭,與行中各方面關係較好,又得到我師父白玉堂及白駒榮等老一輩演員的支持;記得當時選舉會場是在太平戲院,鄭炳光有一班打手,我亦有我的一班人,如現在廣州市粵劇團的黎鵬飛都跟隨著保護我。選舉時出席人數有二千多人,我以一千八百多票獲選為八和會館會長。初時全稱是“廣東省八和粵劇協進會”,而市警察局探長李彥良、機器工會李德軒及社會局都來干預,認為不能稱協進會,因為“協進”不突出是工人組織,所以在一九四八年改成為“廣東省八和粵劇職工大會”,歸社會局管。當時那個社會局長朱瑞元還親自過問會館工作。直至廣州解放後,於一九五一年九月“八和會館”移交給廣州市總工會,成立“文藝工作者工會”。

八和會館八和會館

成立八和會館後,實行行長制。第一位行長是鄺殿卿。吉慶公所原是吉慶堂,是管理四鄉來請戲買戲的。各戲班在吉慶公所掛出水牌(又稱貨單),如某某班有那些演員,有那些首本戲。凡訂戲的都經過吉慶公所,訂契約寫契約訂明某年某月某日演出,分別保證負責上演和不欠戲金。訂金交到吉慶公所後要到演出後才能拆訂。公所收2%佣金,由訂戲一方和戲班各付1%。凡有某些村鎮拖欠戲金未支清的,則在公所內掛牌寫明,大家不再去演出,以示拒絕。吉慶公所主要作為一個中間人。這個行規八和會館成立後也依照執行。

當時會館雖是行長制,但也很民主,設有議事亭,研究訂立有關行規。資方和演員訂契約也要訂約,其工錢2%交八和會館作會費,保證資方不欠工錢,演員不得“花門”(逃跑或跳到別班演出)。因此,八和會費收入甚巨。而八和會館對一些戲班、演員因外出演戲不能回來或因意外事故回不來的,八和會館則負責出錢,打發這些人回廣州,內行叫“游水”。當時小戲班是常有這些事情發生。此外,一些患病不能演出或其他事故回不來的,凡報給八和會館,也都設法讓其能返回廣州,即使欠下款項,也能代為墊支,這些權利、義務也作為行規。民國後財政收入很充足,福利方面還算差不多,直至抗戰前仍是這樣。

演員的師徒關係規定要有三任世班(一任六年),即要有十八年工齡的名演員才能收徒,因而很難得。但也有不夠三任的。師徒立約訂明成名之後要謝師六年;並有“若有山高水低,各安天命,任由打罵”等等。師約由師徒簽字及徒弟的長輩(父、母或兄長)簽字承認,還要打上手指模,加蓋八和會館大印。由會館給學徒一封“利事”(紅包)。雖然條件苛刻,但那時也有很多人學。這種出身稱為原班出身,身價較好。另有一種是由“收水”(不能演戲)的老藝人設館教,則不受八和會館限制,內行稱為“尖頭館”。徒弟學成後也要到會館立師約,謝師幾年則由師徒商議,兩三年不等,不受限制。還有一種是細班,只教幾十人,由鄉紳或用公嘗款請幾名老藝人來教。據我所知如“采南歌”、“小英雄”、“樂群英”等。這些要求也很嚴格,但不如原班出身的有更多機會實踐。

會館規定大班演員最少六十三人,十一至十三個音樂員,九衣十雜,才能稱大班。但也有五十六人稱大班的。規定十六個大紅槓(箱)才能稱大班。半班只有十二個或八個。也有甲、乙、丙、丁的“四兩裝”,還有“過山班”,沒有衣箱,只有一般用的戲服,用圓籮裝去,也叫“圓籮班”。

大班有武生三名、小武四名、花旦九名、公腳一名、大花面一名、二花面一名、老生三名、正生一名、正旦一名(演老旦的)、小生三名、醜生三名、打武員六名、六分四名、拉扯四名、大甲四名、馬旦四名、手下四名、堂旦四名(做堂差等)。這是最低要求,只能多,不能少。

演員要多,因過去演戲演得時間長,正本戲由下午一時許演到七時,休息一下又由八時許演至天光大白。二十年代的戲院仍有戲演至天光的,一般上燈火後名演員才出場,然後是“三出頭”,深夜後才由一般演員主演。

演出第一晚或年初一晚,必須演“六國大封相”,正本必須演“玉皇登殿”,內行叫“開叉”、“天姬送子”(生封相、死開叉,必須有那么多演員才能應付)。

“封相”是有來歷的。清朝有個奉革舉人劉華東,取材崑劇“金印記”編了出來。一般是先演“碧天賀壽”,後演“六國封相”。後來演“封相”也作為一種檢閱,表明該班人數和人材。

會館設施

八和會館成立後設有吉慶公所,是原吉慶堂的變相。當時八和會館中間隔一條青雲巷就是吉慶公所。八和會館左邊,分八個堂,獨慎和堂則遷入吉慶公所,後面是“安息所”、“敬老院”(收容無兒無女的老藝人),還有一個神樓,安放李從善的神主牌(靈牌)。會館門楣上有一塊大石刻著“八和會館”,後面有一大天井,兩廊後供有祖師位,有“華光先師”,兩旁有兩張大宮座椅,兩邊還有四枝紅棍,據任俊三說本來是安放唐明皇的,外江梨園會館甚至上海伶界聯合會也是安奉唐明皇的;而我們安放華光先師是因光緒年間初期火燒寺院(寺院在現教育路,南方戲院附近),當晚寺院有個前輩藝人叫“崩牙啟”救了很多人,自己也以身殉;當時藝人下鄉演出也是搭戲棚,也有被火燒去的。相傳華光是火神,因而供奉華光為祖師。華光像是當時南海縣縣大老爺捐獻的。因八和會址是屬南海縣,會館是兩廣總督批准建立,故南海縣縣官捐獻神像。入伙時是用八座轎由德和堂八名打武家穿上戲服抬進去。後來成了慣例,由打武家成立“鑾輿堂”,凡是華光誕出遊,迎神賽會都由他們抬著出遊一番。“鑾輿堂”是屬德和堂內小數人的私人組織。神的龍牌寫著神的全銜是“喃嘸阿彌華光遊戲神道佛”,與其他神廟的華光稱謂不同,其他神廟多稱為“敕賜五顯華光大帝”。此外還有田、竇二師和張騫師父。四條紅棍是用來對違反行規的人罰在華光祖師面前打屁股用的。華光神位後面是議事亭,兩廊則住有香公(即廟祝),是戲行子弟,專事供奉神像之職,也屬八和會館組織之內。 抗日戰爭後,於一九四六年間,廣州八和會館恢復活動,當時租得十三甫一間屋作會址。不久,美洲舊金山、新加坡等地藝人捐了一萬多美元回來,在恩寧路買了一間房子做會址,並在河南塹口長庚里買了一間屋為宿舍,買了河南鰲洲外街一間屋作分會。一九四六年以關德興、薛覺先、馬師曾為正副會長,他們都是掛名的,實權落在尹鐵(當時市公安局的警探,後台是市公安局警探長李彥良)手上。廣州解放時,他先逃港,聞已去世。另一個掌實權的是羅筱蓀(藝名小鶯鶯)是馬師曾的親信。

基本內容

西關有一條馬路叫“恩寧路”。在這條馬路上,曾經幾立著一個全世界華人僑胞都耳熟能詳、神往眷戀的傳奇式建築——八和會館;人們對它的名字之熟悉恍若如雷貫耳,餘韻繞樑,那種親近之情並不亞於第十甫。八和會館的昔日神話,令存留至今的恩寧路不折不扣成了一處風情遺址,成了一樁“三月不知肉味”的娓婉動聽佳話,也成了一條令人心馳神往、拍案叫絕的響噹噹的“粵劇之街”。而閱盡人世滄桑的西關,也因擁有這條“古道”的悲歡離合,從而成為“粵劇曲藝之鄉”。

“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的行會,從前稱為“瓊花會館”,當時設於佛山。因粵劇藝人參加太平天國革命,“瓊花會館”於鹹豐4年(1845年)被清政府夷為平地,粵劇藝人連遭殺害,走投無路的粵劇藝人們便無奈背井離鄉,有的漂洋過海,遠走南洋,有的則逃到西關的黃沙。那年月黃沙名符其實地肅殺荒涼,人稱“乞兒地”,可刀下餘生、死里出逃的一群粵劇藝人們就像孤魂野鬼,苦不堪言地在這塊“乞兒地”上行乞覓食,過著非人般屈辱悲慘的日子。

清末光緒15年(公元1889年),粵劇藝人受難者得到了一個讀書人梁同善大義凜然無私鼎助,即幫助他們抗訴朝廷並最終獲得勝訴,粵劇藝術才得以重見 天日,得以復活。自那時起,“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粵劇人士揚眉吐氣地在黃沙買地,並建起一座可容千人居住的大廈——八和會館,令舉世華人震驚又振奮,於是 紛紛相傳互告,成為傳奇美談。而名不見經傳的黃沙自有了八和會館後,日漸興旺發達起來,成為西關旺地鬧市,也成了舊廣州一大聲色犬馬的風情景觀。

在繁囂的滾滾市聲里,八和會館像一座“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娛樂城,燈飾璀璨,夜夜笙歌,粵劇紅伶名優競相登台亮藝,接戲賣戲;戲迷票友“追星族”們更是欣喜若狂地聽戲點戲,捧戲歡戲,大批的粵劇“發燒友”們就是從那年月應運而生、形成氣候的吧!

“八和會館”分設八個堂,供各班藝人散班後回廣州住宿,按各行分設兆和堂、慶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

八和會館內還設有各種機構:

?

方便所:相當於現在的醫療室,聘有1個醫生給藝人看病,並配備專人代購藥物。

養老院:一些年過60而沒有子女供養的會員,可以入院宿食(經常有20—30人在此養老)。

一別所:是處理老藝人身後事的機構。雇有1名專職工人,負責送死者上山埋葬。平時,則為這些老人洗衣、煲藥。

八和國小:招收藝人和附近街坊子弟入學讀書,共學雜費均由八和會館供給。

和益公司:光緒末年,為了反抗戲箱主對藝人的剝削,由藝人自行投資成立的戲箱行。

八和會館的領導體制,是伴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發展變化的。最初是實行行長制,由全體會員推選德高望重的演員和職工擔任行長。行長在行內具有至高權威,從戲行事務到藝人家庭生活,無所不管。歷任行長:鄺新華、梁清吉、小武肥贊、左大福、易金、曾大順、公腳葉笙、陳小魯、李運全(大牛通)、靚耀(宗華卿)、少新華(任俊三)等。

1937年,日本戰機轟炸廣州,“八和會館”被炸得煙飛灰滅。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年(1946年),海外“八和”子弟希望複合,再次舉行義演籌款,在恩寧路重建“八和會館”,並改名為“廣東省粵劇八和聯誼會”。所謂“八和”,就是八個“行頭”組成,包括戲服、演員、樂器、掛畫等,缺一不可。

建於舊城區民居之間的“八和會館”來頭可是不小,面積雖小,但它對粵劇藝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卻是奇大的。會館的三面牆壁上都張貼著有關演出的宣傳海報,和歷代穗港粵劇名人的劇照,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計有著名的陳醒漢、關德興、靚少佳、任劍輝和白雪仙、梁醒波、鄧碧雲等等粵劇名人,還有大家熟悉的香港影視名人,如汪明荃、羅家英、李香琴、鄭少秋等等。?“八和”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會,凡有華人的地方,只要有粵劇,就有八和會館。因為廣州八和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世界各地的八和便尊其為祖。每年的師傅誕,廣州、香港的八和成員都會聚首一堂,而廣州八和會館就成了主要基地。此外,會員還特地在廣州興建了粵劇八和公墓,顯示八和子弟同心同德,心心相連。

常言道:“凡有井水處,都歌柳永詞”;可在西關地,卻是“凡有粵語則伴粵曲”!這脈於行雲流水緩緩淌過世人悲歡離合的淳淳吟吟,依然縈迴千夢,飛越重山,它還在鄉居故土陶然醉樂,思意正濃。或許,它傳唱的就是粵人大俗大雅、和風拂絮、一派樂天、同興共娛、寵辱皆忘、細日長織的蘊借神采吧……

歷屆主席

第一屆(1953年):新馬師曾

第三屆(1955年):關德興

第四屆(1958):白雪仙

第七屆(1961年):何非凡

第十一屆(1964年):麥炳榮

第十二屆至第十五屆(1965年-1970年):梁醒波

第二十六屆(1992-1994年):汪明荃

第二十七屆(1994-1996年):汪明荃

1997年至2007年:陳劍聲

第三十三屆(2007 - 2009 )汪明荃

第三十四屆 ( 2009 - 2011 )汪明荃

第三十五屆 ( 2011 - 2013 )汪明荃

第三十六屆 ( 2013 - 2015 )汪明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