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大國民

《八卦大國民》由“新聞八卦掌”節目精粹而成(“新聞八卦掌”是汽車電台西湖之聲一檔辛辣尖銳的新聞評論類欄目,舌鋒如火、嬉笑怒罵、筆鋒犀利,自2005年11月開播至今,《新聞八卦掌》已播出1200多期),由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情感、文化、娛樂六大部分、近200個篇目組成,幾乎每篇閱讀時間都可控制在1分半內,延續了廣播節目辛辣尖銳、幽默風趣的風格,配以寓意精巧的漫畫,別有一番紙上麻辣的勁道。

作者介紹

黃老雷,20世紀70年代出品,純浙江人。不知什麼吃壞,長成東北娃,從小比別家孩子壯,偏偏膽小老實,打架總吃虧,於是琢磨如何不怯陣。想過練武做好漢,怕苦沒練成;又想練肌肉嚇人,效果不錯。曾學過美術,能把人畫得很像,算有點天賦,可惜僅為“到此一游”。無所事事中,聽上了古典樂、迷上了外星人、耗上了周易八卦……神遊世界,不問路在何方。之後愛上配音,獨闖上海譯製片廠, “濕漉漉”返回,因此與播音結緣。旁聽於浙廣專播音系,成為西湖之聲電台第一批主持人。不過真沒主持幾回,一直從事新聞播音,樂此不疲哉。(作者介紹由作者本人提供已刊於作品封面後)

作品內容目錄

代序 朋友眼中的黃老雷
一、法律
"高度"克制
1分=100萬元?
乘客之死
代掃墓是種精神退化
膽小雞
道德別動隊——群氓
反恐廣交會
犯罪存款
"范跑跑"相對論
"范跑跑"與"郭跳跳"
管理者的醉拳
謊言之軀
結婚的資格
姐弟式婚姻套不進法律的大衣
謀財害命新方法
警察開槍殺人,該死還是該活?
開槍,為"精神病人"送行
看不懂的判決
留一條求生路
你丫閉嘴
逆子與文化無關
菩薩法官,友情審判
氣血不足
獸性控制
誰的生日值20萬元?
他的故鄉在監獄
天價午餐
偷情賠錢天經地義
頭部高尚,嘴部墮落
為啥不能砸?
無牙"周老虎"
別把小販當階級敵人
英雄的翅膀
有沒有飛柔
有尊嚴的肉
真心還是假意
正當防衛無關理性
只想活命
二、教育·科技
不是董事,而是不懂事
沉重的大飛機
打倒中醫,科學更昌明?
豆腐西施的就業路
環保屁
雞蛋里的雌雄論
教師依舊清貧
窮瘋的老師
拒絕不孝
科技引導民智
老師,生理節律該怎么調?
領導人姓啥
貓孩啟示錄
農藥雞尾酒
泡菜與針灸
瘸腿長跑
殺雞用牛刀,天下"無敵"
世紀大天災
手機中的戰鬥機
我見過外星人
我們的未來在海底
下跪的公民意志
引導也是一種學問
知識是盤什錦菜
最破爛學校
三、情感·生活
"英雄"氣短
包裝媽媽
彪悍城管
從絕望生出希望
刀切屁股
東郭女士
封殺脂肪肝
狗的末日
猴子鬧革命
回歸舊時代
經濟學婚姻
精神上的陽光房
抗跌好老公
邋遢相親
離婚心理變奏曲
離婚聲明
戀愛麵疙瘩
兩敗俱傷
罵人神功
美女是種奢侈品
朦朧的愛
母愛有神助
男兒膝下有軟骨
千萬元之人生大賭博
生給你看
無胸男人
小秘書PK大老闆
小丈夫練膽記
洋忽悠
有錢能使美女推磨
雲中捷運
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裡的路權歸誰?
做情聖也是技術活
四、文化·體育
奧運哈哈鏡
測量奧運小姐
"常凱申"何許人也?
打嗝的忌諱
冬粉也瘋狂
該亡的還得亡
胳肢窩裡的史學家
極度潔癖
孔 身高
孔子是私生子?
老子天下第一
歷史娛樂主播
拼搏還是拚命
人體"色"影
少林足球
圖騰不是商標
溫柔奶爸
文學小丑
烏合之眾
小剛同志很有才
怎么追回節日傳統?
章子怡"挑逗"了誰?
作"假"協會
五、娛樂·拍案驚奇
"姓"不"姓"由你
30個情人
愛上黑社會
超級悍婦
喘息不止戰鬥不息
當笨匪遇到歐元
飛翔的農婦
光棍冰激凌
韓劇有毒
禁播令是把大斧子
美女養眼指數
迷上阿里巴巴
明星不識抬舉,冬粉別不識趣
女人善變
商業親吻
世界大戰
無賴父子
"鞋拔子"臉
胸圍斷案
央"寺"本尊老和尚
疑似大象
越獄
致命誘惑
六、政治·經濟
"獸首拒付事件"中的恥感焦慮
《中國不高興》與老年政治
十年後,誰來種地?
CPI的核心
把市政府也商業化了吧
不公平"定時炸彈"
超級警車
沉重的羞恥感
仇恨櫻花是種多大的氣魄
擋不住炮轟就別發言
******樂福
地震塌樓請找地球算賬
第二次搶劫
點奢華婚禮的穴道
躲貓貓之"黑貓警長秀"
飛毛腿通緝犯
肥 就流外人田
焚燒的基因
股神還是鼴鼠?
官多民少
過分親熱
捍衛祖墳
杭商興衰
橫七豎八的都市
胡說胡有理
匯源併購案的背後
急令中,小心公權翻車
禁了"三輪"還有"四輪"
"救市"該不該?
樓蘭美女與印第安美女
買房愛國論
替誰說話
去沙漠考察海洋
讓23億元見鬼去吧!
怪叔叔
誰是槍擊事件的元兇?
水管也反腐
溫柔的小狗
問題在儲蓄?
一件汗衫的嚴冬
用拳頭髮言
這場儀式太奢侈
這一刀刺醒了誰?
徵稅迷局
政治白癜風
總監論道
試析西湖之聲"新聞八卦掌"欄目成功之道
高端論壇
追求觀點的原創性 力保風格的唯一性——如何推動"新聞八卦掌"的可持續發展
思想是評論的靈魂批評是評論的生命
從"新聞八卦掌"談廣播評論新走向

前言

好一個黃老雷 安峰
他曾經蹬著賽車奔波於杭州山水之間,可是他不是運動員;他曾經背著畫夾藏身於桃李叢中寫生,可是他不是畫家;他曾經埋首健身房苦練肱二頭肌、腹肌,可是他也不想仗劍走天涯,做個獨行俠。
他是誰?
當有一天聽到他從廣播裡傳來的渾厚激越的嗓音,聽他以睿智的口吻點評時事,論斷是非,啊,那就是他——黃老雷。他的"新聞八卦掌",劈斷惡人任督二脈,托起人間正義光!一個新聞評論員的風骨,呼之欲出。
直到這時,你才發現他過去的種種,寫生習畫所需的敏銳眼光,騎車出遊帶來的見多識廣,苦練肌肉所得到的力聚陽剛,成就了黃老雷活生生的性格,也成就了一檔響噹噹的節目。
如此老雷 唐瓊
老雷的身形健壯而有力量,有他厚厚的胸肌和寬寬的肩膀為證,但老雷只是仗義執言,從不拔刀相向
現實中的老雷溫和、有趣,總會有很多鬼馬的想法和浪漫的舉動。曾經為了追逐想不透徹的世界之謎遠赴西北,也曾經為了慶祝某件大事隻身蹬著腳踏車南下。據說老雷從小是學畫畫的,思維脫俗,常年背個方方的攝影包上下班,裡面卻從沒裝相機。
生活中的老雷率真、實在,不擅長討價還價的事,也不深請人情世故。別人說笑時他會很認真,飯桌子上一定是搶著吃紅燒肉,操持家務的女同事們覺得老雷簡單得就像家裡的孩子。可老雷的語言充滿智慧,評論"違法陽光房為何成為不倒翁"時,老雷說。"我覺得他們急需在精神上建造一座陽光房",犀利、通氣;評論"冰雪災害中。有人開車義務接送打不到車的陌生人"時,老雷說,"大災面前人是弱小的,也是平等的,人們相互傳遞著關懷,就像傳遞著點亮的燈籠,暖洋洋的",人性、溫情。
老雷是我的前輩,多少次躲在老雷身後聽他播我寫的新聞時,總是偷偷感慨:這醇厚的聲音竟把我的文字播得如此好聽!
尚未從陶醉中醒來,老雷又轉身變成了"怒漢",每天嬉笑怒罵、針砭時弊,聲音成了一把利器,直刺人性醜惡和社會不公。老雷從不人云亦云,在評論上他堅持做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俠客,他總是半夜出門跑步,只為在這個最安靜的時候保持最清醒的意識,思索事件的另一面,寫出更深刻的評論。
廣播評論聽來要痛快淋漓,需要評論員有點不管不顧,但偏激了又不合適,於是我被派去充當"新聞八卦掌"的"冷靜劑"、"棉花團",從此就和老雷拴在了一根繩上。我們每天商量著做最後的定稿,確保"新聞八卦掌"的每一篇評論有力度、不過度。當然,我們有時也會為一些觀點而爭論,為一些細節而深究,有時又會共同面對評論對象的質疑和施壓,但從不動搖對節目的信心。我相信老雷,就因為他常說的:"為老百姓說話,問心無愧!"
我認識的黃老雷 王萍
說起黃老雷,對他可就不是僅僅停留在印象這么簡單了,箍直就是刻骨銘心!
我於1993年來到西湖之聲電台,經領導們慎重考慮之後,認為我和黃老雷比較"般配",於是就把我倆指派到一起,開始了漫長的早晚新聞的播報搭檔,這一搭就是十多年。
這十多年來,黃老雷"雷"人的事情實在是多得數不勝數,不能不說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兒就是他的"力大無比"!
記得當初黃老雷經常向我們炫耀的就是他魁梧的身材和健壯的體魄,以及能夠力拔千斤的臂力。新聞部有三個就願意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女人(我、魏紅、李節)。為了考驗並證實黃老雷的臂力,於足我們站在辦公樓的二三樓到四樓的樓梯之間,想看看黃老雷怎樣才能把我們仨"移"到四樓。沒想到,黃老雷把我們往一起一摟,愣是連掐帶抱地同時抱上了四樓。試想一下,即使三個女人每人100斤,加起來還要300斤哪!300斤的人在他面前就像個麻袋一樣被輕輕一拎,就拎到了樓上。當時在場的還有電台里N多主持人,都看到了這一偉大的壯舉。
辦公室幾個女人,如果要想知道自己近期的體重的話,不用秤稱,只要黃老雷輕輕一舉就能知道是胖還是瘦了,所以哪個時候想知道自己的體重,只要站到黃老雷面前即可輕鬆實現。那時候的黃老雷簡直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大力神!
第二件事兒就是一盤紅燒肉只是墊了個肚底兒!
黃老雷喜歡吃紅燒肉、東坡肉、紅燒豬蹄等,只要桌上有和肉有關的菜,就看他一頓狂掃。每次同事聚會只要有黃老雷在場,至少要上兩大盤肉才勉強夠吃。奇怪的是,黃老雷只吃肉不喝酒。按照他的塊兒頭、身板兒,吃肉的架勢,好像灌兩斤白酒都不過癮似的。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每次聚會他都不喝一口酒,除非愣灌,他才能勉強地賞個面子。這一小口的後果就只見他衝著你呆呆傻笑,不知所以然。吃得多勢必要長肉,肉多了也就不帥了,不帥了那就挑不到好媳婦兒,因此減肥也就成了黃老雷的家常便飯了。
第三件事兒也就是減肥了。
黃老雷減肥活動和其他人不一樣,減肥的方式不同,鍛鍊的場所也不同。減肥的方式是:每次飯後,他就會捶打自己的肚子,認為這樣就會把肚子打瘦、打小。鍛鍊的場所:整條靈隱路上都是他鍛鍊的場地,而且不用花一分錢。鍛鍊的時間:經常後半夜一兩點鐘起來到靈隱路上跑步,一跑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跑得晚了,索性就直接到單位上早班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凌晨在靈隱路上跑步,空氣好、行人少,說不定還會有一兩個街頭艷遇發生。但事實證明,艷遇沒碰到,反而偶爾還會被路過此地的人誤認為此人神經不大對頭
呵呵,這就是我所認識的黃老雷!
那咚咚的腳步聲 彭雷
"黃老雷"這個稱呼,足李萌給黃雷起的外號,平時也只有她在辦公室里這么叫,想不到"新聞八卦掌"里直接作黃雷的主播諢名,到如今,火了。
做主持人的時候,我上班,他休息;我休息,他上班。基本上我們倆屬於太陽和月亮,只有開會的時候才能會面。套用台灣畫家幾米的畫,出門,我向東走,他往西走。
倒是搭檔李萌會給我講黃雷的故事,比如黃雷的畫,黃雷的薩克斯,黃雷的愛較真,黃雷愛吃的廉價中華小食品,黃雷堅信有外星文明等等。當然最膾炙人口的還是他一下舉起三個女人的故事。我是親歷者,儘管那不是讓他揚名立萬的第一次,也是為數極少的幾次中的一次了。至於以前還抱過誰們,大概無從可考了吧。
是的。黃雷是個健身愛好者,家裡專門有健身的房間,槓鈴、跑步機、健身器材應有盡有。有人健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長性,黃雷的健身房卻絕無賣弄之嫌。這位老兄還見天后半夜在城西跑步,各位看官如果家住城西。可以出來圍觀:三四點鐘起床的,前有周扒皮,後有黃老雷。他在馬路上拔足狂奔,一身金鐘罩鐵布衫,無論雨雪,下刀子他也敢出來。
不信,你看看人家練就的這體型,一米七五以上的身高,若要把他攔腰一刀,乖乖隆咚,橫截面也是長寬各是一米七五的肌肉。可以這樣說,若論身體壯,西湖之聲電台過去、現在抑或暢想一下未來,黃雷振臂一呼,應該無人出其右。
可就算身體強壯如黃雷,也有出糗的時候。2006年夏秋之交單位組織旅遊,我和黃雷分在一個房間。在海拔4800多米的玉龍雪山,因為高原反應,爬上山頂時黃雷已經是嘴唇發紫。晚上住海拔3000米的中甸,我美美地睡了一覺,早上起床,發現房間的窗是開著的,驚訝之餘回頭問黃雷。原來這老兄在我睡熟後,因缺氧頭大如斗。呼吸困難。所幸他是個熱愛科學的人,在認真分析之後得出"結論":植物在後半夜會吸入二氧化碳並製造出大量氧氣。於是他果斷開窗,從而避免了一起被活活憋死的事件。
臨了聽說黃雷搬家了,搬到了錢塘江南岸。蕭山人民,聽到每天夜半那咚咚的腳步聲了沒有,越來越近了……
雷哥——以不變應萬變 雨桐
接到通知,要為雷哥的新書寫序,心中不免有些發虛,以我的花拳繡腿怎能抵擋住他的"八卦掌"威力?呵呵,好歹小女子也是見過世面的,懂得迂迴戰術,順便也學學雷哥的以不變應萬變!
和雷哥共事11年了,周圍有人發福、有人發昏,甚至有人發橫財;有人變圓滑、有人變勢利,甚至有人變性;而他還和11年前我見到的一樣,沒有改變,依舊特立獨行、依舊不善應酬、依舊那樣強壯、依舊半夜出來跑步……我常想,要是給他披上戰袍,他就是名副其實的"虎威將軍"趙子龍,身高八尺,肌肉強健,一身都是膽。要是沒膽,他的"八卦掌"哪能如此讓人酣暢淋漓,大呼過癮;要是沒膽,哪能讓有些奸邪聽後冒出一身冷汗?
生活中的雷哥和工作時的感覺很一致,就是很男人。雖然我們不常見面,但就是這種"君子之交"讓彼此見面會多些問候,一句"寶寶"(台里同事都習慣這樣叫我,呵呵),讓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大哥哥般有氣場的稱呼。還記得七八年前,和雷哥一起在單位食堂吃午飯,身體不適的我突然眼冒金星。他即刻背起我。健步如飛地奔向最近的醫院。事情雖然過去多年,但依舊記得的是他當時堅實的臂膀,謝謝你,雷哥!
就是這樣一個十幾年都沒有改變的人,卻給人越來越深的印象。他的書也一定能讓你見識到他的膽識和學識!
最後我想對看書的:女孩子說一句:這個男人,你可以"迷戀"他,他也不是個傳說!
天真黃老雷 李萌
和老雷共事已經14載,至今仍然覺得他是我遇見的人中最"天真"的一個。主持人這個活兒外人看著光鮮,人前人後就看見你出名了,可其間的腦力耗費,以及時時刻刻競爭創新的考驗、壓迫感非局外人所能夠體會。能成為出彩的人,必有跳開常人固定思維的獨特之處,你也可以理解為"人無風魔不成活"。
下面羅列本人與黃老雷共事多年記憶中,他做的幾件最"天真"或者說"風魔"的事情。老雷曾經主持過一檔頗受天文愛好者喜歡的神秘節日,名為"世界之謎"。一般人也就當茶餘飯後天馬行空的談資而已,老雷某天認真地給時任台長打了份報告。我偷著看了,笑痛肚子。報告是這樣寫的:"尊敬的台長:昨日新聞播出一則訊息,新疆天池出現水怪。本人申請親自前往一探究竟,請批准為盼。"結果嘛,當然石沉大海。
又是一年夏天,天氣燥熱。某日,辦公室同仁都在埋首辦公,結果老雷同志一陣風進來了。眾人抬頭望了一眼算打是招呼,又埋首工作。約莫過了一分鐘左右,不約而同回頭再看,紛紛驚呼:"小蜜蜂?"原來老雷剃了一個有趣的髮型。前面兩個觸角像蜜蜂,真不知他怎么能夠一路上頂著這個髮型過來上班的。問他,為什麼剪這個頭呀?答曰:天兒太熱,煩!
在老雷的嘴巴里常常會爆出許多常人想不到的辭彙,可又那么生動和貼切。在大家策劃活動和需要節目新創意的時候,老雷也是一個很吃香的智囊,因為他的點子常常令人匪夷所思,卻又精妙得令人拍手叫好。
《黃帝內經》里有一個說法,人應對一切魔障病變的口訣就是兩個字——天真!我在老雷的身上捕捉到了那份繁忙俗世中難得的"天真",他的文章應該也有這般氣質吧!
一廂情願的記憶 梁晶
作為共事過十多年的同事,本以為寫一篇《我的同事黃雷》的千字命題文章,該不是多么困難的事,打開電腦卻發現,散落在心間的那些往事,經歷歲月的風吹雨打,畢竟還是消落了,無法再連貫而完整地一線串起。能做的,只有將它們拼湊起來,希望藉助這些一廂情願的記憶,還原一段無法再來卻難以忘卻的歲月。
記得剛進台里不久,就聽說有一位同事正在請年假,仿佛還有點困難,因為馘間有點長,做什麼呢?原來,這位名叫黃雷的同事要獨自騎腳踏車到江西九江。那段時間,辦公室的話題都圍繞九江的路線。我還認真地趴在地圖前丈量了一下杭州到九江的距離,好傢夥!有點遠,都到了別的省去了!若干個日子過去後,見他回來了,波瀾不驚,也沒給大家買禮物,就像到植物園去了一趟。我很想問問騎那么長的路,屁股痛不痛?終究因為沒熟到那個份兒上,作罷了。
自此,黃雷在我的眼裡就烙上了特立獨行的印記。他和其他人是不同的,他不在乎別人評價,更不屑於解釋自己。以至於不久後的某日,他把自己的頭髮剪得很短很短,並且剃出了一個奇形怪狀,很是彪悍的圖形。人家笑著和我說起,我都十分淡定地回應:那大概是世界盃鬧的,作為一個超級球迷,用實際行動參與到這場狂歡中來,這太正常了,同志們別大驚小怪了。
漸漸熟絡起來,一起採訪某消防單位,雖然自認與人交流沒什麼障礙,但對那些惜字如金的採訪對象,心中還是免不了犯怵。所謂怕什麼來什麼,那天那個阿Sir就極其不善談,沒兩句就再也問不下去。歇菜了(我承認我氣場不夠,鎮不住久經沙場的阿Sir)。黃雷臨危不懼,面不改色,拉住阿Sir一頓狂聊,上天入地。我的天。他是如何瞬間醞釀出那么多話題的?我在旁邊像一隻沉默的牡蠣,只有聽的份,終於等到把阿Sir聊進來,才悄悄打開錄音機,心中暗暗道一聲:成功!
黃雷長得很壯(注意,不是胖),可沒見人家怎么吃飯,所以我堅信體格是天生的,和吃多吃少並無直接關係。每次吃飯的時候,黃雷都一臉不情願,說:我只吃一個菜。不過大概食堂的菜真的是蠻好吃的,他吃過一個菜後時常會自言自語:要不,再來一個?於是再來一個。總之,真的是挺少看他吃飯,菜倒真的不浪費,他吃過的盆都光亮照人。
緣分到了,情投意合地組合起來到溫州採訪,替人尋親。富裕後的溫州老闆尋找多年前被丟棄的妹妹,當年丟得一波三折,如今找得百折千同。我們跟著東跑西顛,在溫州柳市的老屋採訪過那位老母親後,趕當日的夜班汽車回杭州。冬日午後的陽光曬得人意志渙散,我癱坐在車站外破舊的木頭長椅上謀殺時辰,心中盡想著"這還能找到嗎?大概是真的找不到了吧"這類現實而沮喪的問題,絲毫沒有創作的衝動。黃雷卻分秒必爭,打開筆記本電腦寫起來。大概是開了個蠻得意的頭,他捅捅我問:"咋樣?"幾個趴邊上看著的乞丐替我回答:"蠻好蠻好!"黃雷樂了:"他們說蠻好,那就蠻好!"
那天,我們坐臥鋪回杭州,天還沒黑透,我倆就被迫臥倒在相鄰的兩個位置上,親密無間。一直記得他的肩膀真寬,半夜好幾次把我給擠得只得坐起來。
好多年後的不久前,我離開西湖之聲電台。偶爾回來,在食堂碰到黃雷。他問:聽說你在外面掛職?我說:是的,不過掛職已經結束,我現在在市政府記者站r作。他說:喔,那個地方蠻嚴肅的,是不是要朝九晚五?我可就不大合適。在他同情的目光下,本已打算陽光的我頓時又陰霾了。
歲月改變了很多事,然而那些曾經的堅持和執著,那些始終未被失望所磨滅的激情,長存我心。

對作品的評語

杭州這樣溫柔的城市,竟然有這樣一檔尖銳的新聞評論節目!
-------------------香港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 何亮亮
視野很開闊,同時,時評之“評”觀點鮮明,讓我看到了很強的邏輯推理思維。
-------------------浙江經視新聞評論員 舒中勝
語言很幽默,而且是不動聲色的冷幽默。是堅持以批評為主,同時也是心與心的對話,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意見領袖”發表“精英話語”。
-------------------杭州《都市快報》首席評論員 徐迅雷
變“正說”為“戲說”,變“正襟危坐”地講道理,為“柔中帶剛”地揮舞“八卦掌”,語言很鋒利,風格很麻辣,是在形式創新和風格創新方面,作出了大膽、有效的探索。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系主任 沈愛國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八卦大國民/黃老雷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
ISBN 978-7-213-04229-4
I.①八…II.①黃…III.①電視新聞-作品集-中國-當代 IV.①I253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0)第011466號

策劃/出品/出版發行

孫俊明策劃
汽車電台西湖之聲出品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