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秋

八人秋

即八人鞦韆。苗族傳統的體育器械,流行於湘西苗族地區。

簡介

八人秋八人秋

每年立秋這天是苗族的"趕秋節"(也叫“調秋會”)除了玩“獅子燈”、“龍燈”、“打花鼓”,還要玩“八人秋”。

傳說

以前有個苦孩子叫“苦人”,從小死去爹娘。有一天,他上山打獵時,看見天上飛著一隻叼著繡花鞋的岩鷹,苦八嶇把岩鷹射了下來。他想,做繡花準的人。一定是心靈手巧、美麗善良的姑娘。苦八蚯照著水車的樣子做了一個八人秋,送給了調秋會,好在調秋會上找繡花鞋的主人。終於找到了做繡花準的花妹,苦八嶇 向花妹講了射繡花鞋的經過,並表達了對花妹的愛慕,他倆結成了 終身伴侶。從此玩八人秋就成了趕秋節上不可缺少的活動。

在八人秋架上,分別坐著四男四女,架下站著兩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婆念幾句詩,再唱“開秋歌”,然後由秋公秋 婆轉動鞦韆,這就是“開秋”。當快速鏇轉的鞦韆停下來以後,誰停在最上面就要唱歌。因為玩八人秋有“豎鞦韆八人坐,誰轉上面就唱歌”的規則,在上面的兩個人對歌,一直到大家滿意為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