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關十隘

兩關十隘

湖南省石門縣由明洪武皇帝誥封的一種自我管理、自我防禦、自給自足、以夷治夷、不受朝廷約束的土官政權組織。

兩關

新關

轄今新關鎮、皂市鎮,覃、陳、唐三姓百戶把守。一隊在新關申坪,二隊在新關東溪峪、西溪峪,三隊在新關覃家台。

漁洋關

轄今湖北五峰漁洋關鎮,覃志興把守。

十隘

1、遙望隘

轄原羅坪鄉、安溪鄉、南北鎮、中嶺鄉、壺瓶山鎮、以及桑植白石鄉,正百戶陳福生。 

遙望隘土官百戶(1369--1735)
陳福生 25 己酉 1369
陳安富 35 庚戌 1394
陳景春 32 己酉 1429
陳義洪 14 辛巳 1461
陳伯紀 28 乙未 1475
陳萬慶 48 癸亥 1503
陳大魁 21 辛亥 1551
陳玉鸞 18 壬申 1572
陳宗道 44 庚寅 1590
陳光顯 25 甲戌 1634
陳恩熾 41 己亥 1659
嗣紹 35 庚辰 1700
2、忠靖隘

轄原太平街鄉,正百戶陳祥。 

忠靖隘土百戶(1369--1735)
陳祥 11 己酉 1369
陳天錫 7 庚申 1380
陳紹勛 14 丁卯 1387
陳賓 22 辛巳 1401
陳綱 27 癸卯 1423
陳覲 38 庚午 1450
陳輔 20 戊申 1488
陳堂 17 戊辰 1508
陳明經 18 乙酉 1525
陳三策 15 癸卯 1543
陳六鰲 34 戊午 1558
陳九功 29 壬辰 1592
陳良忠 31 辛酉 1621
陳義伯 7 壬辰 1652
陳麟 11 己亥 1659
陳思爵 2 庚戌 1670
光賁 5 壬子 1672
陳繼業 22 丁巳 1677
陳美善 19 己卯 1699
陳崇本 17 戊戌 1718
3、磨崗隘

轄原磨崗隘鎮,正百戶唐宗源。 

磨岡隘土百戶(1369--1735)
唐宗原 11 己酉 1369
唐祿孫 45 庚申 1380
唐裔 32 乙巳 1425
唐以凱 35 丁丑 1457
唐浩 23 壬子 1492
唐萬里 25 乙亥 1515
唐世英 26 庚子 1540
唐大振 12 丙寅 1566
唐子魁 21 戊寅 1578
唐之卿 11 己亥 1599
唐九齡 12 庚戌 1610
宏謨 24 壬戌 1622
唐光宸 14 丙戌 1646
唐安稷 22 庚子 1660
唐國珍 8 壬戌 1682
唐邦印 11 庚午 1690
唐家賜 3 辛巳 1701
唐儀斌 26 甲申 1704
唐型國 5 庚戌 1730
4、漁洋隘

轄原南坪河鄉、五峯縣漁洋關西南部,正百戶鄧天禮。 

漁洋隘土百戶(1369--1735)
鄧添禮 26 己酉 1369
鄧可亮 8 乙亥 1395
鄧玉祥 30 癸未 1403
鄧萬瞻 54 癸丑 1433
鄧潮 14 丁未 1487
鄧萬鍾 41 辛酉 1501
鄧勇 48 壬寅 1542
鄧明廣 32 庚寅 1590
鄧如升 44 壬戌 1622
鄧加勛 33 丙午 1666
鄧升爵 36 己卯 1699
5、龍溪隘

轄原商溪鄉、九伙坪鄉、正百戶鄭禮英。 

龍溪隘土百戶(1369--1735)
鄭仁拳 6 己酉 1369
鄭禮英 25 乙卯 1375
鄭智遠 67 庚辰 1400
鄭綬 28 丁亥 1467
鄭元昊 15 乙卯 1495
鄭欽 39 庚午 1510
鄭利益 24 己酉 1549
鄭思貞 35 癸酉 1573
鄭添政 4 戊申 1608
鄭志道 21 壬子 1612
鄭誠道 57 癸酉 1633
鄭之昌 17 庚午 1690
鄭奇常 28 丁亥 1707
6、鷂兒隘

轄原瓜子峪鄉、燕子山鄉、正百戶唐武。 

遙兒隘土百戶(1369--1735)
唐武 47 己酉 1369
唐堅 39 丙申 1416
唐經 25 乙亥 1455
唐世元 20 庚子 1480
唐大安 47 庚申 1500
唐宗憲 40 丁未 1547
唐一舜 22 丁亥 1587
唐堯賓 37 己酉 1609
唐文慰 53 丙戌 1646
唐明道 36 己卯 1699
7、石磊隘

轄原楊泉鄉、袁公渡鄉、正百戶宋天榮。

8、走壁隘

轄原商溪鄉官橋、望洋橋鄉,正百戶王添寶。

9、長梯隘

轄原三聖鄉、河口鄉、杜家崗鄉、水田崗鄉、正百戶曾廣。 

曾伏沙 32 己酉 1369
曾安信 19 辛巳 1401
曾廣 23 庚子 1420
曾壽 52 癸亥 1443
曾珊 22 乙卯 1495
曾憲 43 丁丑 1517
曾萬忠 22 庚申 1560
曾臣 18 壬午 1582
曾世科 23 庚子 1600
曾應科 36 癸亥 1623
曾欽選 36 己亥 1659
曾與賢 40 乙亥 1695
10、細沙隘

轄原渡水鄉、維新場鎮,正百戶伍祖珠。 

伍彥材 11 己酉 1369
伍天禧 27 庚申 1380
伍祖珠 28 丁亥 1407
伍宗纓 34 乙卯 1435
伍善慶 26 己丑 1469
伍善緣 59 乙卯 1495
伍寬良 16 甲寅 1554
伍子鳳 13 庚午 1570
伍岳孫 16 癸未 1583
伍忠上 9 己亥 1599
伍錫孝 22 戊申 1608
伍國昌 29 庚午 1630
伍世春 43 己亥 1659
伍開代 6 壬午 1702
伍萬岐 27 戊子 1708
這件體制一直沿襲至清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止。

遙望隘福生公傳

公諱福生,南荊公玄孫也。誕元至正八年三月十九日。性穎悟,體魁偉,志高遠。業儒能文。世局變亂。甲辰投徐丞相。以勞績授昭信校尉、遙望隘土官百戶。假令天人交薦,何難與曲逆侯關內侯後先映輝。無如世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人皆以位不滿德,為公不平。公乃素位而行。不卑小官,教練士兵,防擊隘口,盡心盡力,無怨無尤。常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示鄉里。尤好急公義、解紛難、拯危濟困。宜乎臨終之日,無不哀慟迫切。數年後尤令人景仰。無既也世局變幻,江河日下,貪位慕祿之徒,行險儌幸,屍位素餐,進不知盡忠,退不知補過,公之風能無愧乎。倘能反躬自省,改過遷善,如公之愛國愛民治安,同策文明,同登幸福,同榮,不其懿歟。裔孫兆福壽山氏撰。

遙望隘封官聖旨

福生公敕命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設官分職,用防關隘之沖,助國定邊,實謹兵戎之寄,況澧陽當峪崗之要衝,為湖湘之屏藩,必資果毅以轄軍戎。陳福生資稟端方,膂力剛勁,素練兵機,久識地利,既同眾堅守,復助糧以佐征宣。此功能永窒擢用。爾宜永御諸夷,益精武力,毋忘朕訓。以建奇功。
洪武二年六月初二日

安富公敕命

敕曰:昔聖王之治天下也,必資威武以安黔黎,未嘗專修文而不演武,朕特仿古設武備以衛治功。受斯任者必忠以立身,仁以撫眾,智以察微防奸禦侮,幾無暇時,能此則榮及前人。福延後嗣而身家永昌矣。敬之勿怠。
敕封昭信校尉遙望隘百戶陳安富 準此
洪武二十七年三月十八日

歷任縣官題詩

流源之歌

姓以國名陳,重慶巴縣人。南荊移楚寨,聚勇衛其民。國寶為令子,孫傳陳惟升。應文福生繼,洪武敕邊巡。安富鎮宜沙,立寨據大乘。擊寇多勇力,子名陳景春。義洪伯紀述,萬慶大魁承。掌印十九載,威武獨邁倫。玉鑾遺宗道,復移大龍坪。光顯勵志復,恩熾承祖蔭。兄弟多勇健,戰陣八人均。熾將封昌聘,詔典榮最親。烈烈幾人戰,赳赳一干城。邊寄河山重,皇恩雨露深。銅符鐵券業,金章紫綬身。相傳十五代,遙望隘世臣。
清進士知石門縣事知縣 程光禮(清順治浙江舉人)拜撰
因此歌撰於清順治時期,至清朝未年,陳氏共世襲二十三代。

遙望名隘

(一)
重慶移家鎮遠方,遙望名隘衛封疆。
肅肅干城屏翰固,雍雍詩禮史書香。
寬仁祖訓宜誠篤,忠孝貽謀勿薄涼。
憤心克勤宏世業,流芳千古植綱常。
(二)
持節邊庭歷代昌,風流俊烈姓名揚。
山河帶礪家無異,寄命藩籬世亘長。
杖火耀連麟閣美,芝光射入虎幃香。
遐方黎庶藉鈴略,繼有煙塵一劍擋。
賜進士第知石門縣事知縣 張 霖 拜撰

忠靖隘南英公傳

祥公‘字南英,系常德府澧州石門縣人,姿稟端方,膂力過人。熟練兵機,甲辰年隨澧州總兵官,徐丞楊達,駕下,聽命有功。妣鄭,生四子,添錫世居石門北鄉,添銘分居住家坊,添正世居石門南鄉,添鈴分居安福縣。祥公之子,添錫,明洪武十九(1386)年2月23日,蒙奏準襲職隨任征叛賊有功。授賞寶鈔,420錠及豬、牛、假絹一等。妣張,生四子,文賓、文寶、文宣、文宏。錫公之子,文賓,公於明宣德元(1246)年蒙兵部奏準襲職正統11年5月任故葬苦坪蓮花台阡作戌山辰向墳右建立六塋墓祠置有田產若千畝六房後裔公同管理民國十四年碑誌重修。妣唐,生二子,綱、紀,葬石門太平恩娘坪,妣張,生五子,緡、綸、雄,弦、緒,卒葬八家灣鄢家塌,蛇形地有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