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鑿齒龍

兩鑿齒龍

兩鑿齒龍(學名Diplotomodon),是於美國新澤西州發現的上白堊紀恐龍。它的化石只有一根牙齒,故它有可能其實是一頭傷龍。約瑟夫·萊迪(Joseph Leidy)最初描述這根牙齒,共使用了銳齒蛇屬的學名(Tomodon)來命名,所以於1868年他更名為兩鑿齒龍。

基本信息

兩鑿齒龍

兩鑿齒龍兩鑿齒龍
中文名稱( chinese )→ 兩鑿齒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diplotomodon
發音( pronounced )→ dip-lo-tom-o-don
含義( meaning )→ 兩倍的, 雙重的切斷, 開鑿 牙齒

所屬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龍
maniraptorifromes 手盜龍形類
屬( genus )→ diplotomodon 兩鑿齒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d. horrificus 恐懼兩鑿齒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分布( found in )→ 美國新澤西州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leidy, 1868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leidy, 186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