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閃電定位網路

閃電定位儀 

 

探測閃電發生的強度、方向、頻率及其變化的儀器。
是一種監測雷電發生的氣象探測儀器,是指利用閃電回擊輻射的聲、光、電磁場特性來遙測閃電回擊放電參數的一種自動化探測設備,並把經過預處理的閃電數據實時地通過通訊系統送到中心數據處理站實時進行交匯處理,可全天候、長期、連續運行並記錄雷電發生的時間、位置、強度和極性等指標。閃電定位儀是開展雷暴預報的基礎條件,將對該縣的森林防火、防雷減災、災害調查和人工增雨等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能夠為該縣的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球閃電定位網路形成

從2002年開始,全球閃電定位網路(WWLLN)就開始對它們進行監測了。目前已經有46個監測站遍布全球,這些監測站能成功捕捉到全球將近 30%的雷擊。2011年完全竣工之後,WWLLN將會成為實至名歸的“天網”。它的60個監測站點能夠捕捉到地球上所有的閃電,這樣科學家們就能更好地預測颶 風,監測在遙遠地方發生的火山爆發,甚至可能揭開反物質的秘密。

前景

伽馬射線-內部結構模型圖伽馬射線-內部結構模型圖

從宇宙里泄漏出來的高能量伽馬射線含有與電子相反的正電子。此前,科學家發現的伽馬射線均來自遙遠的外太空。然而在1994年,伽馬射線望遠鏡 第一次監測到來自地球的伽馬射線,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些放射性射線是跟隨著閃電光臨地球的。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費米伽馬射線望 遠鏡檢測到17條到達地球的伽馬射線。它們和“天網”捕捉到的閃電是一一匹配的。
“我們最不想看到的情形,可能就是發現有來自地球或者地球大氣層的伽馬射線了。”NASA的天體物理學家菲什曼表示,“這一發現純屬偶然。沒有 人能夠解釋這是為什麼。”
費米望遠鏡發現的地球伽馬射線里,至少一條閃電中確信無疑地含有正電子,這給反物質的研究又平添了一絲神秘。科學家認為,強大的電場會引起高能 電子大爆發,這些電子和大氣相互作用,就如同一個天然的離子加速器。電子大爆發可能由此觸發閃電,同時也產生出伽馬射線。霍茨瓦爾特教授補充道:“閃電能 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聚集起巨大的能量,這在自然界是十分罕見的。閃電具有足夠的力量來產生電子-正電子對。”
“這太令人驚訝了,現在我們不得不試圖去解釋它。”菲什曼說。他正在和阿拉巴馬大學的布里格斯(Michael Briggs)合寫一篇關於反物質的論文,他們的這一發現已在本月早些時候的費曼科學大會上公布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