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與民俗保護

第一節通信民俗 第一節經濟民俗 第二節文化遺產與民俗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2月1日)
平裝: 54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4018480X
條形碼: 9787040184808
尺寸: 22.8 x 17 x 2.8 cm
重量: 821 g

作者簡介

董曉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學士(1982)、文學碩士(1985)、文學博士(1989)。美國衣阿華大學博士後(1994—1995),芬蘭約恩蘇大學國際民俗學會高級培訓暑期學校畢業(1995),英國牛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01—2002),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客座教授(2006)。主要著作有《民俗學導遊》、《華北民間文化》、《儀禮》、《楊慎》、《鄉村戲曲表演與中國現代民眾》、《說話的文化》、《田野民俗志》和《不灌而治》等25種,發表論文200餘篇。曾獲第八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國文聯首屆優秀學術著作獎“山花獎”二等獎、中國文聯理論評論獎二等獎等,並與同仁集體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內容簡介

《全球化與民俗保護》:現在國內呼籲民俗保護的人已經不少,但將民俗從生活方式轉化為生存資源和保護理論的對象,還需要加以反思,同時需要提高民俗意識和把握民俗權利。開展相關的大學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是現代民俗學的一部分,作者面對全球社會的巨大變遷,闡述全球化背景下保護中國優秀民俗遺產的對象、理論和方法,附帶討論國內外前沿信息,指出中國民俗的遊刃度、通透力、青春性、表演水平和對抗現代社會緊張壓力的協調能量,分析可轉型民俗的內在要素、外部類型、文化多樣性和保護方案的策略等,也揭示部分民俗的老境和死因,以期提高人們關注人文文化的整體水平,推動中國的世界“四遺產”保護,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目錄

緒論
一 全球化、民俗化與民俗保護
二 全球化與民俗化的區別 
三 民俗化的基礎與特徵 
四 民俗化的現代動力 
上編 全球化的複雜影響與民俗保護的對象論
第一章 原生態民歌與通俗歌曲 
第一節 原生態民歌與中國農業社會 
一 原生態民歌的學術爭論 
二 原生態民歌的民俗特徵 
三 原生態民歌的人文分類 
四 原生態民歌的社會轉型 
第二節 通俗歌曲與中國現代社會 
一 通俗歌曲的人文分類和時代內涵 
二 原生態民歌與通俗歌曲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曲苑雜談與草根戲曲 
第一節 曲苑雜談 
一 曲藝的源流和種類 
二 名家名段的說唱 
三 曲藝的表演社區 
四 曲藝在全球化中的走勢 
第二節 草根戲曲 
一 草根戲曲小史 
二 傳承途徑與表演系統 
三 在現代化和全球化中的兩種保護
四 草根戲曲的現實選擇 
第三章 通信民俗與手機簡訊 
第一節 通信民俗 
一 通信民俗的生態材料 
二 通信民俗的內部規則 
三 通信民俗的對外張力 
第二節 手機簡訊 
一 手機理念與信息民俗 
二 手機通信的民俗容量 
三 手機簡訊的民俗內涵 
四 手機與通信民俗結合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 民居古建與現代住房 
第一節 民居古建 
一 建房規劃與儀式 
二 住房格局與理念 
第二節 現代住房 
一 住房傳說 
二 住房利益分解 
三 家居裝修 
四 民居遺產保護 
第五章 經濟民俗與現代廣告 
第一節 經濟民俗 
一 經濟民俗的分類與經銷方式 
二 經濟民俗的廣告模式 
三 經濟民俗的文化機制 
第二節 現代廣告 
一 現代廣告對經濟民俗的插入方式
二 現代廣告對經濟民俗的語碼代換
三 現代廣告對經濟民俗的證言利用
第六章 中餐市場與現代廚房
第一節 中餐市場
一 中西餐制的文化差異
二 中餐的民族傳統
三 中餐的民俗內涵
第二節 現代廚房
一 現代化工業時期的廚房形式25l
二 現代廚房的資源與權力
三 中餐觀念的變化
第七章 中式服饞與流行時裝
第一節 中式服飾
一 中式服飾的結構與文化史地位
二 中式服飾的分類
三 中式服飾的民間工藝
四 中式服飾的民俗特點
第二節 流行時裝
一 西服與中式服飾的碰撞與融匯
二 流行時裝對服飾民俗的吸收
第八章 休閒民俗與傳統節日
第一節 休閒民俗
一 農業社會休閒民俗
二 人生成長休閒民俗
三 家庭計畫休閒民俗
四 休閒與節日的關係
第二節 傳統節日
一 節日的定義
二 節日名稱與節日要素
三 節日內涵與整合範疇
四 節日的民俗特徵
第三節 法定節 假日
一 節日的現代變遷
二 節 假日的劃分與利用
第四節 節日遺產保護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下的節日運作分析
二 節日保護要素
下編 民俗保護的理論與方法
第九章 文化多樣性與民俗反思
第一節 文化多樣性的含義與民俗地位
一 混合文化現實
二 特色化的工具
三 工業經濟的人文策略
四 二元社會的國家處境
五聯合國保護檔案的作用
第二節 文化多樣性的衝突與民俗對策
一 誤讀與傷害——以汽車文化為例
二 順應與傷害——以地名文化為例
三 記憶與選擇
第十章 世界遺產公約與民俗資源
第一節 自然遺產與民俗
一 定義與分類
二 評價與描述
三 民俗學與自然遺產評價
第二節 文化遺產與民俗
一 定義與分類
二 評價與描述
第三節 文化自然雙遺產與民俗
一 定義與分類
二 評價、描述與民俗分析
第四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
第十一章 民俗保護的幾個理論問題
第十二章 民俗保護區的方案建設 
附錄
後記
彩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