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日

全國科普日

全國科普日,即2003年6月29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為在全國掀起宣傳貫徹落實《科普法》的熱潮,中國科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自此,中國科協每年都組織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在全國開展科普日活動。從2005年起,為便於廣大民眾、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活動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為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作為全國科普日活動集中開展的時間。

基本信息

背景

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普日

2002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布實施,標誌著中國的科普事業進入了法制化建設和發展的軌道。2006年2月6日《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發布,提出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在"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目標、任務與措施。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積極落實《科普法》與《科學素質綱要》,中國科協組織各級科協和學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全國科普日活動。為持續做好這項民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推動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國科協將每年9月第三周公休日繼續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

為了使中國科普日活動成為一項植根社會、深受公眾喜愛並積極參與的品牌性公益活動,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全國科普日活動標識及今後活動主題。中國科協將組織相關專家從徵集作品中,評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標識及主題,在全國科普日活動中使用。

目的

通過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標識、主題徵集活動,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處處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圍,激發全體公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熱情,為中國科普活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動力。

設立

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普日

全國科普日由中國科協發起,全國各級科協組織和系統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和實施而舉辦的各類科普活動,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三個雙休日

2002年6月29日,我國第一部關於科普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布實施。

2003年6月29日,在《科普法》頒布一周年之際,為在全國掀起宣傳貫徹落實《科普法》的熱潮,中國科協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自此,中國科協每年都組織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在全國開展科普日活動。

從2005年起,為便於廣大民眾、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活動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為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作為全國科普日活動集中開展的時間。

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普日

一直以來,全國科普日活動都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特別是中央書記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自200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以來,中央書記處領導同志每年都蒞臨全國科普日北京活動現場,與首都各界民眾一起參與科普日活動,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全國各地主要黨政領導也都參加當地的科普日活動。

2009年底,中央書記處在聽取中國科協黨組工作匯報的時候,進一步明確要繼續辦好全國科普日活動,並且提出“中央書記處全體同志都要繼續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進一步體現了中央領導對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關心、重視和支持。

主題

歷屆中國科普日主題

2005年,科學發展,共建和諧。

2006年,預防疾病,科學生活。

2007年,科技促進環境友好型國家建設。

2008年,保護生態環境

2009年,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

2010年,堅持科學發展,走進低碳生活。

2011年,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

2012年,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

2013年,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

2014年,創新發展,全民行動。

2017年,科學破除愚昧,創新驅動發展。

活動

2012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同首都民眾和大學生一起參加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習副主席強調,要廣泛普及食品與健康相關知識,推動全社會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堅決遏制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高民眾消費安全感和滿意度。

201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為主題,旨在推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圍繞這一主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將組織開展5200多項主題科普活動。北京主場活動的主題是“食品與健康”。他來到主題展覽區,饒有興趣地觀看了“舌尖上的變化”、“神奇的生物技術”、“農業物聯網”、“食品安全監測”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普展板和實物,以及孩子們所做的科普實驗互動體驗活動。

他最後指出,高等院校蘊藏著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最為豐富的人才資源,在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科普活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要把這一優勢進一步發揮好。各級科協組織要進一步突出科普工作的大眾性、基層性、基礎性,讓科普活動更多地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生產、走進生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堅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與抓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支持科協、科研、教育等機構廣泛開展科普宣傳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為實現到我們黨成立100周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奠定更為堅實的民眾基礎、社會基礎。

意義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發展,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學素質,已成為持續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性工程。因此,廣泛開展社會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是推進我國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務,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