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模範教師孟二冬病逝

全國模範教師孟二冬病逝,來自新華網的一篇新聞,學生曾網上向世界求助4月5日開始,一篇題為“拯救北大教授孟二冬”的帖子在網上傳,發帖的是孟二冬教授的學生們。

時間: 2006年04月23日 10:59 | 來源: 新華網

全國模範教師孟二冬病逝
這是孟二冬和他的女兒、首都師範大學學生孟若愚在一起(2005年12月攝)。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彌留之際掛念學生學生曾向世界求助以救老師
昨天凌晨1時20分,北京市腫瘤醫院,49歲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孟二冬悄然離世。
孟二冬教授患的是惡性腫瘤。2004年3月至4月底,他參加北大對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學的教學工作,抵疆後第二周就出現嚴重的嗓子喑啞症狀,但他仍堅持為學生上課。4月26日,他在劇烈的咳嗽中堅持講完《唐代文學》最後一課,倒在講台上。經診斷他患了食管惡性腫瘤,返京先後經歷3次大手術後,他仍堅持課題研究和指導研究生。
胡錦濤總書記得知孟二冬的事跡後,稱讚他“為人師表,品德高尚”。
昨天,北京大學方面表示,孟二冬教授追悼會將在4月26日舉行。
昨天凌晨平靜辭世
昨天下午,記者在北京大學博士生宿舍見到了孟二冬指導的博士生劉占召和康建強。
劉占召和康建強表情凝重,他們正在網上為孟老師尋找墓地。從醫院帶回來的臉盆、墨汁等孟老師在醫院使用的一些物品放在劉占召的宿舍里。
“師母希望找個環境好、便於我們探視的地方。”他們初步選定了一處在香山附近的公墓,準備4月23日就去實地考察。
生病時的孟老師正在擔任北大中文系4名碩士、4名博士的指導老師。孟老師住院期間,學生們經常主動前去探視並照顧他的起居。
他們跟孟老師的家人一起見證了孟老師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
學生們說,18日和19日,孟老師的眼睛總是睜得很大很亮。19日下午,孟老師醒來後,孟老師的妻子耿琴將守在病房外的學生們依次叫入病房,輪流去看他。
“我握著老師的手,把臉湊過去。距離孟老師10厘米左右時,他終於看清我是誰了,捏了捏我的手以示問候。捏我的力量很小,但看得出他已經費了很大的力氣。”孟老師的學生康建強回憶道。在與學生們一一見面後,孟老師又握了握妻子耿琴的手。
此後,孟老師的手再也沒有動過。
這時醫院的判斷是,孟老師可能在19日或20日辭世。
20日開始,孟老師的眼睛開始發黃,多處於昏迷狀態。
家人和學生陪護身邊
21日晚8點30分,聽說孟老師情況危險,8名學生和兩名已經畢業的孟老師的學生一同到了腫瘤醫院。
學生們說,當晚9點左右,孟老師的血壓開始下降。昨天凌晨1點左右,正在幫孟老師壓氧氣的劉占召發現孟老師的手發涼,他招呼身邊的人關緊窗戶,並去請醫生來。劉占召在孟老師的耳邊輕聲說:“老師,要挺住,您是好樣的!”
1點10分左右,醫生們進入病房開始搶救,學生們都被請出了病房。孟老師的妻子和女兒也在病房外與醫生談話。
離開病房前,劉占召在用於記錄孟老師病房生活的筆記本上寫下一句話:“孟老師,明天我們一起看日出。我們永遠和您在一起。”
10分鐘後,病房內傳來孟老師逝世的訊息。
昨天早上7點左右,孟老師的遺體被送進太平間。孟老師的妻子耿琴一邊給孟老師穿西裝、打領帶,一邊輕聲慢慢地說:“就像你以前去教學生的時候一樣,穿得精精神神的。你會教出更多的學生。”在場的人默默聽著,無不落淚。
工作人員為孟老師化妝完畢,學生們陪著耿琴母女離開了醫院。
“孟老師很安詳,最後時刻仍然保持著他一貫的風度。”劉占召說。
孟老師的愛人耿琴已連續20多天日夜操勞,學生們把她送回家,並希望她暫不受到記者打擾。
彌留之際掛念學生
昨天,在劉占召的宿舍里,學生們看著孟老師的照片,一臉哀傷。
學生們說,孟老師住院期間,始終惦記著自己指導的幾名學生。學生們經常去醫院探視他,而他也往往抓住這些機會履行自己“導師”的職責。
“醫院對老師的要求是多休息,但老師還是會不失時機地指導我們的學習。”學生們說,孟老師在病情惡化前,就已經為他所指導的學生制定了研究方向和畢業論文框架。
今年3月20日,孟老師病情突然惡化。他的雙耳逐漸失聰,一隻眼睛失明、另一隻眼睛視力不斷下降,吐字非常困難,經常處於昏迷狀態。
4月15日晚8點30分左右,孟老師醒了。此時只有他的妻女陪在身邊。“幾點了?”孟老師問女兒。
得知時間後,孟老師斷斷續續地說:“集合……30分鐘到……”並說了一些家人沒聽清楚的話。然後他問道:“明白了嗎?”家人怕他著急,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孟老師見狀就閉上了眼睛。
晚上9點,孟老師又醒了,看了看周圍,見沒有人來,就又閉上了眼睛。學生們說,此後孟老師便沒再開口說過話。
第二天早上7點,學生們收到師母耿琴的簡訊,得知孟老師的病情又惡化了。“我們到醫院,師母提起15日晚上的事說,她後來才想到老師是想見我們,讓我們半小時後到。”
■幕後故事
學生曾網上向世界求助4月5日開始,一篇題為“拯救北大教授孟二冬”的帖子在網上傳播。發帖的是孟二冬教授的學生們。
“我們知道腫瘤醫院已經代表了國內這一領域的最高水平,但看到老師忍受這樣的病痛,我們又幫不上忙,心裡很難受。”孟老師指導的博士生劉占召說,從4月5日開始,他們把孟老師的病情簡介發布到國內多個論壇和醫療機構的網站,並通過在國外就讀的同學,把帖子翻譯後發布在德、美、日、韓等國家的高校及醫療機構網站。學生們希望能得到減輕治療痛苦、延長生命的藥方或治療方案,以供治療小組參考給孟老師治病。
4月12日,孟老師的6個學生跟孟老師的女兒到雍和宮為孟老師祈禱。“從上午9點多到下午4點,我們見佛就拜。我們也不是迷信,實在是心裡著急,想為老師做點事情。”
帖子發出後,雖然很多熱心人送藥和提建議,但最終沒有很有效的建議出現。
學生眼裡老師風趣幽默
“在別人看來,簡樸生活的他沒享過福。但我們知道,他是真心喜歡研究、教學。他很享受‘教書匠’的生活。”孟二冬的學生劉占召說。
在學生們眼裡,孟老師熱愛生活、風趣幽默。“老師原來經常請我們去他家吃飯……得病後,今年年初,他在醫院寫毛筆字,也算是鍛鍊。”劉占召翻出了孟老師1月份練的字,字遒勁有力。
在劉占召的宿舍里,他指著一張孟老師的照片說,老師在“學習竹子”。去年4月,孟老師曾與妻子耿琴回安徽,並登黃山。在山上,耿琴發現一塊巨石下幾棵竹子貼著石頭的邊緣彎曲長出來,然後筆直地長了上去。耿琴對孟老師說,你也該學學這些竹子。孟老師便湊過去“學習”起竹子來。照片上的孟老師低著頭,盯著幾棵竹子,張著嘴作不可思議狀。
“我們老師脾氣好、風趣幽默的性格都體現在這張照片上了。”學生們說。 本報記者 陳喆
人物簡介
師者楷模孟二冬
孟二冬,1957年1月生,安徽宿縣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教研室骨幹教師。
1980年宿州師專畢業後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北京大學中文系袁行霈教授碩士研究生,1988年畢業後分配到煙臺大學任教後擔任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1991年考取袁行霈先生博士生,1994年畢業後留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任教。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東京大學任教兩年。
學科專長為中國文學史及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陸續出版《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登科紀考>補正》、《陶淵明集譯註》、??著,發表《中國文學的烏托邦理想》等多篇學術論文,研究成果400多萬字,獲國家圖書獎、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等多個獎項。
孟二冬曾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被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