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山河一片紅

全國山河一片紅

“全國山河一片紅”有時也被稱為全國江山一片紅(簡稱小一片紅),是1968年11月25日由萬維生設計,郵電部發行,北京郵票廠印製的郵票,目的是為紀念和慶祝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成立了革命委員會。郵票圖案前方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革命委員會”的紅旗匯成的紅色海洋和工農兵民眾熱烈歡呼的場面,背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其中除台灣省以外的中國大陸部分被標為紅色,並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字樣,郵票票幅為30毫米×40毫米,齒孔11.5度×11度,整張枚數50(10×5)。2012年5月21日,“全國山河一片紅”在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郵品”專場中,以730.25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出中國單枚郵票拍賣新紀錄。2015年6月29日,《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設計者萬維生因病在京離世,享年84歲。

設計背景

1999年年初,《中國集郵》記者殷新章、黃亞秘採訪了“一片紅”的設計者——著名郵票設計家萬維生。

全國山河一片紅全國山河一片紅

萬維生的書架上有許多他畫過的郵票有關資料,分題立冊,其中一份上標有“一片紅”字樣,內中是國內外有關“一片紅”郵票的報刊介紹文章及照片,厚厚一本。記者向老萬了解《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始末。老萬說:“這個問題每到一處都有記者追問,我表示還未到講的時機。我的家鄉福建泉州正在籌建我的郵票藝術中心,當中心建成時,我要將我從事郵票藝術工作中自己留存的郵票及畫稿捐獻給家鄉,其中包括一幅《全國山河

一片紅》的畫稿。到那個時候,我會講這幅畫稿是怎樣畫出的,將一片紅郵票的有關情況公布於眾。”當筆者表明採訪的誠意後,老萬簡單介紹說:“‘一片紅’是人們熟悉的一種文革珍郵,屬於未發行郵票,現外傳兩種。這兩枚郵票主題、圖案、面值都相同,只是票幅和票面上的文字有所不同。對於這兩款不同郵票的出現,萬維生就對記者作出了詳細的講解。‘大一片紅’與其孿生兄弟‘小一片紅’的題材、圖案、面值均相同,只是票幅不同:大的為60×40mm;小的為30×40mm。第二,票面上的文字也不同:大的圖案下方有一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字樣。第三,大的面值標在左上方,而小的標在底部。”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大小兩種“一片紅”呢?老萬接著說,1968年9月,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除台灣省外)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在北京街頭常有敲鑼打鼓的慶祝遊行。直至29個省市區都成立了革命委員會,遊行的規模則更大了。當《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與《紅旗》雜誌聯合發表“全國山河一片紅”的社論時,從首都北京到全國城鄉,軍民舉行了慶祝大遊行。在北京,人們揮動著《毛主席語錄》,舉著紅旗,抬著紅色的中國大地圖從長安街通過。老萬的工作地點在長安街,每天都能目睹到歡慶場面,在1968年9月,全國各個地區開始成立革命委員會,人們都在街頭敲鑼打鼓地慶祝,也揮動著《毛主席語錄》,舉著中國大地圖在北京遊行,此情此景給老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為了慶祝這一盛事,郵電部軍管會決定發行一種紀念郵票。新華社於當年9月18日曾發表過一則訊息:“北京郵票廠的工人和郵電部郵票發行局的設計人員連夜奮戰,設計出了大型彩色紀念郵票‘全面勝利萬歲’,郵票畫面呈現全國億萬革命民眾歡呼的喜慶景象……。”這則訊息中講的郵票,實際上是“大一片紅”。

由於當時社會秩序較混亂,郵電部軍管會就採取先印出樣票再送審的辦法,印製了一批橫票。郵票審批十分困難,圖稿上報後不能按時得到審批,要等待一段時間。為做到及時配合宣傳,郵電部軍管會就採取先印出樣票再送審的辦法,印製了一批橫票。送審後上級領導對印樣提出了意見,將橫長型改為豎長型,尺寸由60×40mm改為30×40mm。這就是人們稱的“小一片紅”。“大一片紅”是印樣,價格昂貴,如何流入社會不詳。1987年,香港拍賣此票時底價為8萬港元,其價位是“小一片紅”的10倍。後來,“一片紅”的價格扶搖直上。業內人士估計,“大一片紅”應在140萬元以上.“小一片紅”價值10萬元以上。兩年前在北京一家郵票拍賣公司見到一枚橫型大“一片紅”。當時,萬維生感到十分驚訝,不知其從何而來。

“大一片紅”為橫構圖,“小一片紅”為豎構圖,在票幅面積上也有差別,所以才有大小之分。為什麼當時要推出兩種不同尺寸的版本?其實,它們都屬於同一套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大一片紅為該郵票設計的第二稿,第三稿即為“小一片紅”。

在萬維生按照上級領導的意圖修改郵票畫稿後,新稿很快得到了通過。1968年11月25日,“一片紅”在郵局出售。在北京工作的中國地圖出版社的一位職工在北京南城某郵局買到這種郵票後,認為該票地圖繪製的不準確,給郵電部軍管會寫信反映這一問題,很快,郵電部軍管會做出決定,急電全國各郵局立即停售,全部郵票清點退回郵電部。但由於有令不行,一些郵局違反規定提前出售了這種郵票,據專家估計有近千枚左右。對於郵票刷色問題,萬先生說,中國大陸各省、市、自治區都成立了革委會,人民日報稱此為“全國山河一片紅”,不畫成紅的又能畫成什麼顏色?台灣省屬國民黨領導,實行資本主義,不畫成白的難道可以與大陸一樣畫成紅的?關於地圖,萬先生認為,“其實當時國內的地圖版本很多,有的地圖本身就界限不清,郵票設計是藝術創作而不是科學研究,只能抽象地表現,正如畫人的五官,不必一一描到一樣。此枚郵票,地圖是一背景,不是出地圖郵票,是各種推想越傳越玄吧!”說到這裡,萬維生深有感觸地總結道:“這是一個特殊年代,注入的一個特殊題目。”是那個特殊年代,造就了新中國的大珍郵——《全國山河一片紅》未發行郵票。萬維生先生從1955年就從事郵票設計工作,已設計郵票40多套140多種,本來就十分出名,又加上“一片紅”珍郵的出現,真是名揚四海。

發行背景

“一片紅”的背景

“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四方連“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四方連

1967年1月31日,黑龍江省“紅色造反者革命委員會”成立,這是當時成立的第一個“革委會”,之

後,各地仿效。1967年8月31日,郵電部實行軍事管制,發行郵票由軍管會負責。主任是陳挽瀾,副主任馬克紹,軍管會生產組負責人江韋文,政工組負責人高傑。

1968年9月5日,新疆、西藏分別成立“革命委員會”。“兩報一刊”發表社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熱烈慶祝西藏、新疆兩個自治區成立革命委員會》,社論稱這種現象為“全國一片紅”。

1968年9月5日,郵票發行局革委會決定發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郵票,編號為“文14”。

1968年9月6日晚到14日,郵票設計者萬維生與郵票廠工人結合設計出第一樣圖稿《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俗稱“全面勝利”)並打樣送審,主圖是毛、林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歡呼的革命民眾。這套郵票開始只設計一枚,面值8分,隨後,郵票發行局革委會請示郵電部通信紀要求增加一種面值22分票,兩種面值票的區別僅是“中國人民郵政”色彩不同。9月13日,郵電部通信組電話答覆:同意。

1968年9月14日,郵票發行局革委會向北京郵票廠革委會發函:訂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文14)紀念郵票一套兩枚,郵票面積60×40毫米,8分印製1億枚,22分印製200萬枚。

1968年9月14日,審的“全面勝利”樣票未獲批准被退回來,要求重新設計,並提出要“緊扣一片紅”、“反映革命民眾”。

1968年9月18日,“全面勝利”樣圖修改完成第二圖稿。此圖是在第一樣圖“全面勝利”的基礎上,把毛、林像換成國家地形圖,內書“全國山河一片紅”,把工農兵圖內遠景改換成近景.打成樣圖再度送審。同時,他們按照訂印函組織生產,連夜奮戰,以期完成任務。

1968年9月18日,新華通訊社播發通稿:“北京郵票廠的工人和郵票設計人員連夜奮戰,設計出大型彩色紀念郵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郵票畫面呈現全國億萬革命民眾歡呼的喜慶景象……”此時,北京郵票廠已經生產並交郵票發行局郵票庫存8分票3400多萬枚,22分票180多萬枚。

全國山河一片紅全國山河一片紅

1968年9月24日,郵電部軍管會以(68)革生字第6號檔案下發各省市區郵電管理局革委會《關於發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毛主席給日本工人朋友們的重要題詞>郵票的通知》。《通知》指出:“1968年10月1日國慶節發行一套全國一片紅,即《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

勝利萬歲》紀念郵票……”實際上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大一片紅”。

1968年9月27日。郵電部軍管會決定今後不準在郵票上印製毛主席像、語錄、詩詞等,已經印製好未發行的停止發行,已經發行的可繼續使用。於是決定先行停止發行“全國一片紅”和“黑題詞”兩套郵票,並電告各省市區郵管局革委會:“你局已接到或即將接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及《毛主席給日本工人朋友們的重要題詞》郵票請立即停發……”。

1968年10月8日,郵電部軍管會又將“全面勝利”圖稿修改成“大一片紅”後直接呈送國務院分管郵電工作的副總理李富春審批,李批示:“請郵電部軍管會送中央文革審查。” 後來報告及樣票送呈周總理,周總理審看後認為票幅過大,不符合中央宣傳工作會議精神,批示作進一步修改。

1968年10月26日,根據周總理的批示和軍管會的意見,設計者對“大一片紅”作了部分修改,即由原來的60×40毫米大型橫幅,修改成30×40毫米的小型縱幅,去掉了一些標語等,更突出了工農兵形象,俗稱“小一片紅”。由於8分面值的郵票停發,22分面值的郵票並未印製發行。

1968年10月30日,郵票廠將“小一片紅”打出樣票。由郵票廠工人根據印刷效果作進一步的修改調試後直接印刷。1968年11月5日。河北省保定市郵電局發撫寧縣局8分票據4萬枚,其中《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為2萬枚,撫寧縣局11月7日收到這批郵票。

1968年11月6日,又打出第二次印樣,送到郵電部軍管會審批,郵電部軍管會“同意正式開印。”

1968年11月22日,郵票發行局革委會生產組請示郵電部軍管會:“《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己於11月16日開始向各省市區分發,擬定於11月25日發行。”

1968年11月23日,北京地圖出版社的陳潮在白紙坊郵電所購到“一片紅”郵票後,發現郵票上中國地圖畫得不準確,隨後向有關部門報告。

1968年11月24日,郵電部軍管會電令各省市區郵管局革委會,立即停止發行“一片紅”郵票,並原地封存,收回銷毀。

全國山河一片紅全國山河一片紅

1968年11月24日,一位軍人在洛陽駐地的小郵電所買到“一片紅”郵票,當即貼信從該所寄給即將分娩的妻子,從而留下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日前”實寄封。

1968年12月21日,郵票發行局向各省市區郵管局發函:“退回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將退回郵票交郵票印刷廠統一銷毀。”

1968年12月25日,郵電部和外交部聯合向周總理寫了《關於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發行事可能造成的後果的報告》。報告中特別提到,北京市郵電局自行提前發行了這套郵票,並售出500多枚;—片紅郵票地圖錯誤在於根據1960年以前的地圖繪製,中緬、中蒙、中不邊界畫得不準確,屬於我國領土的南海諸島也未表示出來;全國總計發出970萬枚,發給郵票公司30萬枚。

錯誤信息

陳潮發現“地圖”問題

當年發現“片紅”錯誤的人,曾任中國地圖出版社的副總編輯陳潮先生在接受《郵政周報》記者崔廣輝採訪時,對史實作了再次確認。

陳潮先生是江蘇南通人,50餘年來一直在地圖出版社工作。他數年如一日地記日記,並完好地保存下來。關於“片紅”,他在1968年11月23日(陰曆10月4日)的日記中寫道:“中午購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發現全國輪廓圖有很多錯誤,即與生產組聯繫反映,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請其向有關單位反映,這是應盡的責任。”11月24日,他續寫道:“昨購新的紀念郵票,今通知停止發行,要求收回,已去退換。傳到上級,已決定處理,說明我們反映的意見得到重視,避免了國家的政治損失,心情很愉快。”

陳潮回憶說,當時出版社的門外有個郵政亭,可辦理匯款、包裹出售信封和郵票等業務,挺方便的。郵亭的營業員叫趙樹楠,與陳潮是同鄉,陳又是常客,彼此很熟,來了新郵票老趙總要給老陳打個招呼。

1968年11月23日中午,陳潮正從外邊走進出版社大門,只聽趙樹楠叫:“老陳,來新郵票啦!”老陳接過郵票一看,上面有中國地圖,覺得很新鮮,便買了幾枚。

陳潮把郵票拿到辦公室仔細欣賞,出於一個長期從事地圖工作者對中國地圖的熟悉和高度的責任心,他突然發現郵票上全國地圖輪廓不準確,尤其是中蘇、中緬邊境段,又沒有南海諸島。他當時猛然一驚,深知這是個很敏感的問題,非同一般,他立即向當時出版社的生產組作了反映。

陳潮回憶說:“11月24日下午,老趙氣喘吁吁地跑道我的辦公室說,上級來了通知,讓收回‘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呢。老趙的樣子很著急,因為他知道這張郵票25日才發行,他提前賣給了我,若收不回去,可捅了大漏子了。二話沒說,我把郵票如數退還給了老趙。當時心裡很輕鬆,也很愉快,只覺得做了應該做的事。有人為我惋惜沒留下一枚,當時誰也不會那樣做。”“郵電部下達收回‘全國山河一片紅’的指示如此及時,至於還有什麼原因,是不是由我發現的問題,當時確實不得而知,但後來被證實了。”“我擔心此舉會給郵票設計者帶來麻煩,後曾打電話給郵票設計部門,回答說‘沒事’,我才踏實了。”

對陳潮先生的專訪,再次澄清了有關“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不實傳聞。

相關爭議

2001年,萬維生語驚四座

2001年6月22日總594期《中國集郵報》頭版頭條刊登:《萬維生說“全面勝利”與“一片紅”無關》

一片紅郵票設計者萬維生一片紅郵票設計者萬維生

“近年來,眾多新聞媒體紛紛將未發行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俗稱‘全面勝利’)郵票稱作《全國山河一片紅》(俗稱‘一片紅’)郵票第一稿。5月31日,在中國郵票博物館召開的《中國郵票史》(第七卷)書稿終審會議上,著名郵票設計家,《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設計者萬維生語驚四座,他指出:未發行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郵票根本不是《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第一稿,真正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第一稿除他本人收藏,沒有亮相過。……萬維生告訴記者,登上新中國郵票知名度頂峰的未發行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自1968年11月25日問世30多年來,圍繞它的研究從未間斷過。但許多集郵者的研究都是在錯誤的前提下進行的,即《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郵票是《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的第一稿。實際背景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郵票是計畫於1968年10月1日發行的黨的‘九大’郵票,由他、邵柏林和尹定邦設計;由於種種原因,《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郵票沒有發行,但它和《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萬維生透露,《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第一稿圖案為扛著領袖像遊行的工農兵民眾,圖稿上並沒有後來引起爭議的中國地圖”。

這條訊息公布後,影響很大,但仍有少數集郵者將信將疑,因為已經形成的“定論”對他們的印象太深。於是,出現了對萬維生本人質疑的措詞嚴厲的文章(見 2002年7月27日《集郵報》載黃繼光文)。文中說: 何謂“第一稿”?我的理解是,萬先生說的“第一稿”與《中國集郵史》說的“第一幅圖稿”應是同一涵義——不是指郵票設計者在構思、設計過程中畫的草圖,而是指已經完成設計並印成樣票送審待批的圖稿。萬先生在《“大一片紅”探秘》的訪談中曾說過:“由於當時社會秩序較混亂,郵票審批十分困難,圖稿上報後不能按時得到審批,要等待一段時間。為做到及時配合宣傳,郵電部軍營會就採取先印出樣票再送審的辦法,印製了一批橫票。”這個說法符合“文革”的史實,多套“文”字郵票都是採用“先印樣票再送審待批”的辦法。既然如此,萬先生至今秘藏的“第一稿”應當也曾印過樣票送審,但為何這件實物二十多年來一直未見未聞?假若萬先生的“第一稿”未曾印過樣票只是原始畫稿,也就是《中國集郵史》中說的“經過一個星期的反覆修改”中的一幅未採用的草圖而已。看過《中國郵票設計家郵票圖稿選》一書的朋友都會發現,每一套已發行的郵票往往是在多幅設計圖稿中篩選的。落選的圖稿可以反映設計過程,但不能與珍郵本身劃上等號,這是起碼的常識。

該文以《中國集郵史》為據,不相信萬維生的說法,指責萬維生缺乏常識。之後遭到一些相信萬維生的集郵者的駁斥。但作者仍然固執己見。

萬維生是福建泉州籍的著名郵票設計家,國家郵票印製局高級工藝美術師。1955年自魯迅美術學院畢業後即從事郵票設計工作。從他設計的第一套郵票特20《農業合作化》(1957年發行)算起,他已設計了50餘套郵票150枚。

提起“一片紅”,萬維生只是平淡而談:“這枚郵票成為孤品、罕品,並非構思新穎、設計獨特,而是特定歷史的產物,加上人為的宣傳,媒體炒作,渲染,成為眾人皆知的郵品了。” 他認為“一片紅”不是他的代表作,只是認定外傳票量不大,估計超不過1000張。對於郵壇有人對他批評甚至攻擊,他不屑一顧,因為事實是最好的回答。

拍賣記錄

1996年

全國山河一片紅全國山河一片紅

1996年10月19日中國嘉德’96秋季拍賣會,一件“全國山河一片紅”直雙連,原膠,上品,底價21萬~23萬元(人

民幣),以30.25萬元(人民幣)成交。

1997年

1997年4月20日中國嘉德’97春季拍賣會,一件“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四方連,帶右邊紙,原膠,上品,底價58萬~60萬元(人民幣),以74.8萬元(人民幣)成交。1997年10月1日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郵票博覽會首次展出了全新50枚一整版“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這版堪稱“國寶”級的珍郵,市場價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2009年

文革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香港拍出天價

2009年10月31日,在香港布約翰郵票拍賣有限公司舉行的2009年秋季郵票拍賣會上,面值僅8分、剛一發行便被叫停回收的著名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以天價成交。其中一枚大幅“全國山河一片紅”以368萬港元刷新單枚中國郵票拍賣最高成交價世界紀錄,而另外6枚共拍得293.25萬港元。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對於當年面值僅為8分,現時動輒幾十萬身價的郵票,年逾古稀的設計者萬維生在感嘆意外的同時,也道出了這套承載“歷史誤會”作品背後的故事。

由郵電部在1968年文革期間發行的一大六小七枚“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上月31日首次一同出現在香港2009年秋季郵票拍賣會上,成為全場焦點。

出自同一華僑收藏家的七枚“一片紅”,最終分別由4名華人買家通過代理人拍板購得,其中尺幅為普通郵票兩倍的“大全國山河一片紅”更以368萬港元成交,不僅刷新單枚中國郵票拍賣最高成交價的世界紀錄,也成為19世紀以來,繼美國單張錯體郵票以過百萬美元拍賣價,創下全球第一高價郵票的紀錄後,緊隨其後的世界第二高價珍郵。

由北京郵票廠印製,面值8分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小幅郵票圖案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背景中“革命委員會”的紅旗以及工農兵民眾熱烈歡呼的場面匯成紅色海洋,畫面上方為一幅中國地圖,地圖上除台灣省外全部繪成大紅色,並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金字,而大幅的“一片紅”畫面內容與小幅的相似,下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

文革期間,“一片紅”剛一面世即被指出有重大錯誤,郵電部急令全國各地郵局停售並要求全數收回,僅有少量郵票流入市面。對於當年這個眾說紛紜的“重大錯誤”,年屆80的郵票設計者萬維生在香港道出了其中的緣由,他回憶說,“全國山河一片紅”確實存在錯誤,如世人所猜,錯誤源自那幅地圖,但並非來自沒有塗成紅色的台灣。

萬維生解釋,當時台灣並未隨大陸各省份一樣成立“革命委員會”,因此在色彩上採取了不同的著色方法,而郵票被回收的真正原因,是當時所依據的地圖版本有誤,致使他創作出郵票上的圖案不如地圖準確,我國西南邊境線勾畫有些許偏差,因為有關單位擔心可能因此引起不必要的政治爭端,所以下令停發並回收封存。

因為這一場歷史的誤會,“一片紅”的身價不斷飆升,對於單枚在香港拍得300餘萬的天價,萬維生形容非常意外,他本人也是第三次有機會接觸“一片紅”真跡,雖然作為郵票設計者的他並沒有這枚郵票,但當年曆時逾半月創作的郵票畫稿,萬維生依然保留在身,當作紀念。一生以設計郵票為主的他說,“一片紅”是他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但並非代表作,相對而言,之後創作的以天鵝為主的系列郵票,才是他最得意的郵品。

2012年

以730.25 萬成交的“全國一片紅”郵票以730.25 萬成交的“全國一片紅”郵票

在2012年5月21日進行的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郵品”專場中,一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

(俗稱“大一片紅”)未發行郵票(新票)經過20餘輪激烈競價,以730.25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創出中國單枚郵票拍賣新紀錄。

中國嘉德郵品錢幣部總經理郭學廣先生介紹:“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俗稱‘大一片紅’)未發行郵票,是中國最著名的珍郵之一,位列世界珍郵之列,存世僅見八枚,其中新票五枚,舊票三枚。此枚為新票,顏色鮮艷,品相完美,為存世八枚中品相最好的一枚,極少見。它的稀缺性、知名度、關注度都極高,創出紀錄實至名歸、物有所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