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醫學院基礎醫學院

生理學實驗室 病理解剖學實驗室 病理生理學實驗室

基礎醫學院現設有六個系、三個直屬教研室、四個實驗教學中心、一個科研實驗中心。有3個一級學科、14個二級學科。現有自治區重點學科1個、校級重點學科2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3個、校級精品課程8個、校級一類課程3個、校級重點建設課程4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自治區衛生廳重點實驗室5個。有6個二級學科、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醫學或理學碩士學位授權。
重點學科的名稱及級別一覽表

學科名稱

重點學科稱號

病理學

自治區高校重點學科

病理解剖學與病理生理學

校級重點學科

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

校級重點學科

免疫學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生理學

校級重點培養學科

藥理學

校級重點培養學科

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自治區衛生廳重點實驗室一覽表

實驗室名稱

榮譽稱號

授予單位

生物醫學綜合實驗中心

自治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自治區教育廳

形態學實驗中心

自治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自治區教育廳

生理學實驗室

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條件合格實驗室

自治區衛生廳;
自治區教育委員會

病理解剖學實驗室

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條件合格實驗室

自治區衛生廳
自治區教育委員會

人體解剖學實驗室

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條件合格實驗室

自治區衛生廳
自治區教育委員會

免疫學實驗室

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自治區衛生廳

病理生理學實驗室

條件合格實驗室

自治區教育委員會

機能學實驗室

條件合格實驗室

自治區教育委員會

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

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自治區教育廳、衛生廳

基礎醫學院系、直屬教研室名稱一覽表


教研室(組)

解剖學系

人體解剖學教研室;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

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系

細胞生物教研室;遺傳學教研室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系

微生物學教研室;寄生蟲學教研室;免疫學教研室

預防醫學系

衛生統計、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兒少衛生與健康教育、流行病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毒理學教研組

法醫學系

法醫病理學、法醫毒物分析、法醫物證學教研組

病理學系(病理中心)

病理解剖學教研室;病理生理學教研室;病理診斷室

直屬教研室

生理學教研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藥理學教研室

基礎醫學院實驗中心及實驗室一覽表

實驗中心

實 驗 室

生物醫學綜合實驗中心

機能學、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生物化學與遺傳學實驗室

形態學實驗中心

形態學、人體解剖學實驗室

預防醫學實驗中心

統計學、衛生學、流行病學、營養與毒理學實驗室

法醫學實驗中心

法醫病理學、法醫毒物分析、法醫物證學實驗室

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

基礎醫學科研平台(東校區)

基礎醫學院全院在編教職工220人。其中教師181人,實驗技術人員29人,專職管理人員10人。主講教師86名,實驗課教師95名。主講教師全部具有講師以上職稱或碩士以上學歷。
基礎醫學院現有教授22人、副教授52人,博士13人。由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42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1:1.4:1.2:2.7;本校畢業教師:外校畢業教師=1:0.6;專任教師中57%具有碩士學位,7%具有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為64 %。
基礎醫學院現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醫學、影像醫學、法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等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830人。研究生三個年級共127人。臨床醫學專業為自治區品牌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醫學、影像醫學實行兩段式管理,基礎醫學院負責前2.5年。
法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是基礎醫學院的自辦專業。2004年開設法醫學本科,2005年開設預防醫學本科,2006年開設生物技術本科,目前大部分未進入專業課階段,也無畢業生。
作為教學型大學,基礎醫學院能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在確保教學中心地位的同時不斷加強科學研究。在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學校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在基礎醫學院建立了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和病理學中心,正在建設中的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已初具規模,利用日元貸款購置的大批設備到位後即完成建設。以上三個中心構成基礎醫學科研平台,面向校內、外科研單位和本科學生開放。具備開展基因克隆、蛋白質組學研究、流式細胞術、超微結構觀察等現代細胞學、分子生物學研究條件。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是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由畢力夫院長兼任主任。
在顯著改善科研條件的同時,基礎醫學院積極組織各學科學術帶頭人聯合申報各類科研課題。近三年科研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由歷史上合計兩項增加到三年合計六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