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財經大學

內蒙古財經大學

內蒙古財經大學始建於1960年,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所獨立設定的以本科教育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財經類院校。下設會計學院、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等19個二級學院,,體育教學部1個直屬教學部,7個科研教輔機構。擁有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政治經濟學、企業管理等5個自治區重點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9個本科專業(含16個蒙語授課專業)和計算機套用技術、酒店管理等17個高職高專專業。有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電子商務等5箇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2012年3月2日,由內蒙古財經學院正式更名為內蒙古財經大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
1954年,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幹部學校創建

1960年,綏遠省工商廳貿易幹部培訓學校、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幹部學校、內蒙古自治區商業幹部學校、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幹部訓練班合併組建內蒙古財經學院

1962年,內蒙古商業學校、內蒙古財政金融學校併入內蒙古財經學院

1962年,內蒙古財經學院改建內蒙古財貿幹部進修學院

1965年,內蒙古財貿幹部進修學院改建內蒙古財貿學校

1980年,內蒙古財貿學校升格為(復建)內蒙古財經學院

2000年,內蒙古自治區管理幹部學院併入內蒙古財經學院

2006年,內蒙古財稅職業學院(合署)、內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學校併入內蒙古財經學院

2009年,內蒙古財稅職業學院撤銷

2012年,內蒙古財經學院更名為內蒙古財經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4年5月,學校設有會計學院、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財政稅務學院、商務學院、旅遊學院、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院、統計與數學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學院、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職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MBA學院、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體育教學部等19個學院,1個直屬教學部,6個科研教輔機構。

學科專業

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
截至2014年5月,學校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MBA、高校教師2個專業碩士授權點;有48個本科專業,15個蒙漢雙語授課專業;7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

本科專業:財政學、稅收籌劃、稅務、稅務(蒙)、投資學、金融學、金融學(蒙)、金融工程、保險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法學(蒙)、政治學與行政學、會計學、會計學(蒙)、財務管理 、審計學、項目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蒙)、物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公共關係學、市場行銷、市場行銷(蒙)、物流管理、商務策劃管理、旅遊管理、旅遊管理(蒙)、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勞動與社會保障、資產評估、統計學、數學與套用數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土地資源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能源經濟

專科專業:計算機套用技術、酒店管理、工程造價、財政、稅務、金融保險、資產評估與管理、投資與理財、財務管理、會計、會計電算化、會計與審計、公共關係

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電子商務

自治區重點學科:會計學、財政學、統計學、企業管理、政治經濟學、金融學、旅遊管理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5月,學校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37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實訓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財政學、金融學

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會計學

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信息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自治區品牌專業:財政學、會計學、金融學、統計學、經濟學、市場行銷、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自治區精品課程:資產評估、經濟數學基礎(微積分)、民族政策與民族理論、財務會計(高職)、社會保障學、財務分析、公共政策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市場行銷、市場行銷(高職)、經濟法、統計預測與決策、組織行為學、國際市場行銷學、財政學、現代物流管理概論、財務管理、統計學、西方經濟學、基礎會計、基礎會計(高職)、稅收經濟學、中國稅制、國際稅收、政治經濟學、中國旅遊地理、金融學、企業戰略管理、財務管理學、投資學、資料庫系統概論、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審計學、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酒店管理(高職)
教學成果

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
學校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和創業計畫大賽、“CCTV”英語演講大賽、數學建模大賽等活動中均取得了驕人成績。學校的“招生-培養-就業(創業)”一體化聯動機制逐步完善,招生與就業良性循環,多年來第一志願錄取率保持100%,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保持在85%以上,居於自治區高校前列。2000-2014年,學校有2400多人次獲得省、部級表彰獎勵,有864人被評為自治區優秀畢業生,有774人次被評為自治區三好學生,有717人次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學生幹部。
學校榮譽

2013年,學校被教育廳推薦參評“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學校先後獲得內蒙古百姓最佳口碑單位、內蒙古人民滿意品牌單位、內蒙古人民滿意的“金牌形象使者”等榮譽稱號。學校連續多年獲得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5月,學校有教職工1445人,其中專任教師980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441名,占專任教師的45%;博士和在讀博士教師222人,占專任教師的22.7%;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6.43%。有自治區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人,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6人,自治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111”工程人選4人,有出國留學教師100餘名。自治區教學團隊2個。2009年,有26名教師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有1名教師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名教師獲得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名教師獲得自治區青年科技獎。

自治區教學團隊(2個):統計學教學團隊、市場行銷教學團隊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李晶、李興旺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
自治區首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內蒙古產業發展研究基地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內蒙古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基地

自治區級研究中心(3個):內蒙古社情民意調研中心、內蒙古市場與企業發展研究會、內蒙古生態經濟學會

自治區“雙基”合格實驗室(4個):會計實驗室、CAI實驗室、計算機中心、硬體實驗室

校級研究所(3個):內蒙古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研究院、內蒙古財經大學高教研究所、內蒙古財經大學經濟與資源開發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5月,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項目104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8項,自治區級科研項目423項。公開出版專著與教材500餘部,發表論文5000餘篇。2010-2013年,在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評獎中,學校獲獎數量名列自治區本科高校前列。

僅2009年,學校就獲得各級各類項目100餘項,其中國家級社科規劃項目2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自治區級社科規劃項目10項、教育廳項目18項、內蒙古社科聯項目2項、自治區發改委“十二五”項目7項、橫向項目20餘項。出版專著21部、教材57部,發表論文891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上291篇。


內蒙古財經大學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一覽表

序號 項目名稱 承擔人 項目來源及編號 時間
1 內蒙古自治區資源開發、產業布局及環境保護 張亞民 國家社科 96BJL034 1996年
2 關於高校“兩課”教學模式的調查與思考 李瑞清 教育部 02JD710029 2003年
3 內蒙古人地系統脆弱區可持續發展微觀調控 的可行性研究 劉冬梅 國家自然40461004 2004年
4 西部地區資源型高成長企業發展模式研究及 培育途徑研究 李興旺 國家社科04XJY004 2004年
5 黨管人才與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李春林 國家社科04BDJ021 2004年
6 市場觀念,個人致富能力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專題研究 包國華 教育部 S2004—2—15035 2004年
7 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 保護問題研究 包桂榮 國家社科05XMZ041 2005年
8 科學發展觀與牧區發展研究 潘建偉 國家社科05XJL010 2005年
9 基於社區參與的草原旅遊發展模式研究 呂 君 國家社科06CJY033 2006年
10 西部地區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研究 ——稀土產業集群化發展戰略研究 張 平 國家社科06XJY009 2006年
11 政事分開與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分類改革研究 孔春梅 國家社科06BZZ032 2006年
12 中國區域經濟成長趨同性統計研究 杜金柱 國家社科06BTJ014 2006年
13 中國西部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柴國君 國家社科06XJY010 2006年
14 西部地區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研究 ——乳品產業鏈縱向組織關係與乳品行銷 渠道系統研究 侯淑霞 國家社科06BJY063 2006年
15 內蒙古農村牧區生態恢復與經濟的協調 發展研究 雙 喜 教育部06JJD850006 2006年
16 促進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展研究 任 梅 國家社科07XZZ011 2007年
17 統一城鄉稅制問題研究 ——基於西部地區的分析 朱潤喜 國家社科07BJY152 2007年
18 第三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尹正業 國家社科07XKS008 2007年
19 噪聲和耦合時滯作用下神經元網路的 時空動力學 王青雲 國家自然10702023 2007年
20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技術預見研究 孫孝富 國家軟科學2007GXQ4D148 2007年
21 清代以來土默川地區的社會變遷 烏仁其其格 國家社科08BZS029 2008年
22 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民族發展觀研究 娜 芹 國家社科08XKS002 2008年
23 西部民族地區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劉麗梅 國家社科08XJY026 2008年
24 調節稅收與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問題研究 郝春虹 國家社科08XJY030 2008年
25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運行機制研究——以內蒙古為例 侯淑霞 國家軟科學 2008GXQ6D151 2008年
26 支持西部特色產業中小企業集群化成長的政策體系研究 李興旺 國家社科基金09BJY052 2009年
27 詩詞關係與詞體演進 廖泓泉 國家社科基金09XZW008 2009年
28 西部地區民族財經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寶樂日 教育部“十一五規劃” 2009年
29 中蒙合作關係綜合研究 高本權 國家社科基金10BGJ006 2010年
30 國家教育財政投入對民族教育自治權的影響研究 包桂榮 國家社科基金10XMZ039 2010年
31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證研究——以企業自主創新為核心的財政政策研究 徐 博 國家社科基金10XJY038 2010年
32 新時期我國老年人口規模、結構變化趨勢及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研究 韓 鵬 國家社科基金10XJL006 2010年
33 少數民族生態移民生計脆弱性研究——基於內蒙古蒙古族生態移民的調研 史俊宏 教育部 10YJC850021 2010年
34 財經類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劉文清 教育部“十一五規劃”FFB108148 2010年
35 人類自然、道德和理性自由本性及其權利的現實性——黑格爾的政治哲學研究 羅朝慧 教育部項目 11XJC810001 2011年
36 基於縱向組織關係的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行銷渠道力研究 侯淑霞 國家自然基金71163024 2011年
37 灌溉管理改革對農戶生計影響研究 趙立娟 國家社科基金11CJY060 2011年
38 西部高等院校教師人力資源管理效能研究 胡樹紅 教育部“十二五規劃”EIA110374 2011年
39 網路經濟時代勞資關係的邊界擴展研究 趙秀麗 國家社科基金11XJL013 2011年
40 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人口社會流動研究 劉亞萍 國家社科基金11XSH006 2011年
41 六朝詠物詩研究 趙紅菊 國家社科基金11XZW040 2011年
42 非再生能源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華曉龍 國家社科基金11XJY017 2011年
43 西部貧困縣基本公共服務與扶貧開發聯動研究 李雪峰 國家社科基金11XZZ015 2011年
44 巴林史 烏仁其其格 國家社科基金特別項目 BJXM2011-07 2011年
45 有無“之間”——莊子道論釋讀 高利民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1FZX012 2011年
46 草原碳匯與農牧民生計策略問題研究——以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為例 張文娟 教育部12XJC790002 2012年
47 我國西部地區城市群與文化產業集群互動發展的模式與路徑研究 柴國君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BJY046 2012年
48 邊疆少數民族牧區生態移民生計轉型及可持續發展研究 史俊宏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CMZ027 2012年
49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研究 李濃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XKS043 2012年
50 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幸福指標體系研究 包海花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XJY005 2012年
51 牧區可交易水權制度的政府規制研究 張建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XJY013 2012年
52 牧區貧困狀況與提升牧民自我發展能力研究 哈斯其其格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XMZ093 2012年
53 牧區合作組織金融支持模式研究 薩如拉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XMZ089 2012年

學術資源

《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為原《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3年創刊,2013年更名為《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

《財經理論研究》:為原《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1980年11月創刊,季刊,2005年改為雙月刊,2013年1月更名為《財經理論研究》。


圖書館

截至2014年5月,圖書館面積為31700多平方米,其中東區圖書館為4700多平方米、西區圖書館為27000多平方米。圖書220萬冊,電子圖書70萬冊,引進了CNKI系列資料庫、中經網、國研網、人大複印資料、INFOBANK高校財經、EBSCO、龍源電子期刊、銀符考試模擬題庫、北大法意資料庫,以及書生之家、超星數字圖書館、讀秀學術搜尋、百鏈雲圖書館、環球英語多媒體資源庫、阿帕比中國報紙資源庫、阿帕比中國數字剪報服務平台、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e線圖情等20多個主要以經濟管理類為主的資料庫。全館每年訂購中外文紙質報刊1400餘種,各類電子期刊2000餘種。

文化傳統

校徽校訓

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園
內蒙古財經大學校徽主體由錢幣+馬鞍+英文首首寫字母+字辦時間+中蒙英文組成。其中錢幣的誇張變形充分體現了財經類的行業特質,又增加了深厚的歷史厚重感。馬鞍作為草原文化的代表之一。蘊含了濃濃的草原風情和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蘊,同時寓意著財大猶如一匹奮勇前行的快馬,馳騁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校徽下的綠色線條象徵著廣闊的草原和內蒙古財經大學紮根草原走向世界的宏偉藍圖和遠大理想。

校園建設

學校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占地2026.9畝,校舍總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為了進一步拓展辦學空間,改善辦學條件,學校正在建設新校區。新校區建設分兩期進行,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總投資近6億元人民幣。截止2010,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築面積122648平方米。

現任領導

校黨委書記高金祥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杜金柱
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袁廣德
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徐福全
校黨委委員、副校長王立
校黨委委員、副校長侯淑霞
副校長金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