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眥贅皮

內眥贅皮

內眥贅皮是指在內眥角前方自上而下呈順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性蹼狀皮膚皺褶,是東方人眼睛的特徵之一。內眥贅皮Mongolian fold在人的雙眼瞼,上眼瞼下緣上部有與下緣平行的高度不同的一道褶(稱被褶,德文Deckfalte),即常常從其內側一面或與之鄰接的皮膚獨立地生出此褶,向原來覆蓋著內眼角的鼻皮斜下,所以根據此褶的發達程度內眼角淚阜的一部或全部為其所遮蓋,這種特殊的褶稱為內眥贅皮。

基本信息

簡介

內眥贅皮是指在內眥角前方自上而下呈順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性蹼狀皮膚皺褶,最常見於中亞、北亞、東亞等地區的蒙古人種中,故又稱蒙古褶。

內眥贅皮為垂直皮膚皺摺,自然在垂直方向形成皮膚張力,而重瞼所形成的皺摺為橫向,睜眼形成重瞼溝時,也為垂直方向的拉力。故內眥部重瞼線成形於贅皮之上,由於張力的作用往往形成不了重瞼溝。如果強行成形,由於張力過大,會造成睜眼時的沉重感,長期會感到疲勞,還會造成假性上瞼下垂,而且由於張力的作用,還會形成較明顯的疤痕。

內眥贅皮白種人少,蒙古系人種特別多,中國華南人為100%,馬來西亞當地人有60—80%,爪哇人為52%,日本人與中國華南人相近。具有內眥贅皮的眼瞼,其內部具有脂肪層,因此認為它顯示著寒冷適應的特徵。

臨床表現

常為雙側,皮膚皺褶起自上瞼,呈新月狀繞內眥部走行,至下瞼消失。少數患者由下瞼向上延伸,稱為逆向性內眥贅皮。患者的鼻樑低平,捏起鼻樑皮膚則內眥贅皮可暫時消失。皮膚皺褶可遮蔽內眥部和淚阜,使部分鼻側鞏膜不能顯露,常被誤認為共同性內斜視,須用交替遮眼法仔細鑑別。

分類

按發生原理分類

手術矯正手術矯正

內眥贅皮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內眥贅皮,臨床上根據內眥贅皮的走向,分為三型,即上瞼型、內眥型、倒向型。在原發性內眥贅皮中,若伴有上瞼下垂、小瞼裂及明顯的內眥間距加寬者稱為眼瞼綜合徵。同時合併眉部畸形者稱瞼眉綜合徵。無其他異常者為單純性內眥贅皮。此外,內眥贅皮患者常同時伴有倒睫,甚至眉部畸形。繼發性內眥贅皮多由機械性外傷、燒傷、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局部疤痕攣縮牽拉所造成,多為單側,常伴有鄰近組織的損傷。

按複雜程度分類

在臨床上,將內眥贅皮分為單純的內眥贅皮和複雜的內眥贅皮。前者是化有內眥贅皮,眼裂略有縮小,單瞼或內雙,而無其它畸形;後者則伴有眼裂明顯縮小,眼瞼皮膚和皮下組織增厚眼輪匝肌發育不良、瞼板短而窄,常有上瞼下垂(眼睛睜不大)。

術前準備

1.受術者與醫生應作全面深入的術前交談,了解手術的大小、步驟、痛苦程度、恢復的快慢、可能達到的效果、可能存在的風險;醫生應了解患者面部的情況、手術的動機、對手術的期望是否符合實際等。
2.身體健康狀況的檢查:除外可能存在的心肺肝血液等內科疾病、既往的手術史、用藥史、過敏史等。
3.手術前一周停止飲酒停用阿司匹、林維生素E及其他擴血管藥物。
4.術前3天每天洗頭一次;術前一夜可適當服用安眠藥物術前半小時酌情套用鎮靜止痛藥;根據麻醉術式決定是否需要禁食。

常見方法

內眥部皮膚切除法

內眥贅皮內眥贅皮

適用於範圍不大的內眥型贅皮患者,方法為單純切除內眥部多餘的皮膚,稍加剝離後,向鼻背部牽引內眥部皮膚,露出內眥角以後縫合皮膚。此種手術方法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已很少用。

“Y-V”縫合法

適用於輕型內眥贅皮患者。其方法為在內眥部做橫“Y”形切口,大小按需要定,上下的寬度一般應大於瞼裂。將贅皮向鼻側牽引縫合,縫合後創面呈橫“V”形。

Blair-Brown氏法

適用於較大的內眥型贅皮患者。方法是在內眥部做切口,剝離成兩個三角形皮瓣,深至內眥韌帶,將內眥韌帶向鼻側靠攏縫合,將兩瓣尖向鼻側牽引,縫合在橫切口的頂端,最後依次縫合各皮膚創緣呈“∈”形。

平賀法

適用於內眥型贅皮患者。方法是在內眥部做一“>”形切口,剝離皮瓣,內眥部固定一針,贅皮鬆解。將眥點上下突起的皮膚切除,然後縫合成“<”形。

“Z”成形術法

適應於各種內眥贅皮患者。方法為在內眥部做“Z”形切口,剝離切口周圍皮下組織,做成兩個三角形皮瓣,將兩皮瓣交換位置後,縫合各皮膚創緣。臨床上又常分為多種具體的手術方法,一般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具體採取不同的“Z”成形手術法。

Mustarde氏法(四瓣成形術法)

這是較常採用的手術方法,療效較好。適用於倒向型,內眥型贅皮,合併內眥間距增寬、小瞼裂和上瞼下垂患者。方法是在內眥部做四個皮瓣,交換位置後縫合。

Speath皮瓣矯正法

適應於內眥贅皮合併輕度下瞼外翻者。方法是在內眥部上瞼內側做一個舌形皮瓣,剝離後將其鏇轉移位於下瞼的皮膚缺損區,縫合創緣。

術後護理

1.內眥贅皮術後7天之內避免手術部位沾水。
2.保證手術部位清潔,防止感染。如果傷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可用無菌鹽水擦拭。
3.手術後可對局部傷口加壓包紮和用冰袋冷敷,但壓力不宜大,以免損傷眼睛。
4.術後2周內不要看電視、報紙,臥床休息時最好半臥位(把枕頭墊高),以免眼睛過度疲勞或頭部位置過低而加重傷口腫脹。
5.手術當日傷口會有些疼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減輕。病人不要急於吃去痛片,因為阿斯匹林類物會使傷口出血。術後1周禁菸酒,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
6.嚴格遵守醫生囑咐服用及複診。

術後處理

瘢痕增生

內眥贅皮矯正術後遺留瘢痕屬正常現象,術前應向病人交代清楚。一般在術後3~6個月後會自行變軟、變平。如瘢痕增生明顯可做理療、按摩,外用瘢痕膏等治療。為減輕術後的瘢痕增生應注意做到手術方法準確,皮緣對合整齊,切口減張縫合,預防術後感染

贅皮矯正不理想

多由手術設計不當、縫線鬆脫或掛靠不牢所致,可於術後3~6個月再行手術。

皮瓣壞死

術中應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如發現皮瓣血運不好,應立即拆除縫線,用鹽水紗布熱敷。

相關研究

研究稱南方漢族人年紀增大眼距變近嘴唇變薄

內蒙古師範大學的李詠蘭副教授對南方漢族成年人進行大規模測量和研究後,得出結論:隨年齡增長,中國南方漢族成人的頭、額、面的寬度都在變小,頭變得狹長些,額頭變低,頭圍變小,面部拉長,面頰皮下脂肪層更厚些;兩眼間距離變近,鼻子變寬,上、下紅唇變薄,口變寬而顯狹長,鼻和口之間的距離加大,耳朵拉長而且變寬。

上了年紀後,漢族人的眼內角間寬(兩眼內角之間的距離)會變小,即兩眼距離更近了。這是因為,黃種人的眼內角處有一個小小的皮褶,叫作“蒙古褶”,蒙古褶的出現率會隨年齡增長而明顯下降,導致眼距縮短。鼻子的寬度則會增加,這與鼻翼的形態變化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