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姆洛夫

克魯姆洛夫

南波西米亞的迷人小鎮克魯姆洛夫(Cesky Krumlov)是世界上最美的幾座城市之一,該城市於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信息

克魯姆洛夫魯姆洛夫
魯姆洛夫(捷克語: Český Krumlov,德語: Krumau an der Moldau 或者Böhmisch Krumau)是捷克共和國的一個小城鎮。 該鎮有14,100名居民,位於南波希米亞地區(捷克共和國的一個行政區)。

簡史

美景克魯姆洛夫美景

從城堡俯瞰克魯姆洛夫的老城哥德式樣的克魯姆洛夫城堡是在公元1250年左右由克魯姆洛夫君主(Herr von Krumau)興建。在公元1302年,該家族衰敗之後,克魯姆洛夫成為羅森伯格家族(Rosenberg)的領地,又於1602年,由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購得。在白山戰役(Weißen Berg)之後,哈布斯堡家族將其賞賜給了該家族支系的封建貴族,很可能是斐迪南二世。在該家族衰敗之後,於1719年落入施瓦森伯格侯爵(Fürsten Schwarzenberg)名下。
到1910年,該城有8662名居民,其中德語人口為7367名。在1918年哈布斯堡君主制徹底崩潰之後,該城在1918年十月到1919年九月間短暫隸屬於當時的“奧地利聯邦州”,這是當時新成立的德奧共和國的一個州。在1918年十一月,該城被捷克軍隊占領。在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署後,直到1945納粹政權垮台前,該城由已被納粹德國吞併的奧地利(Gau Oberösterreich)管轄。其德語人口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被強行遷出。
該城位於伏爾塔瓦河的上游,十三世紀時由於其處於一條重要的貿易路線上而逐漸興起繁盛。大部分建築建於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之間,多為哥特、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式樣。老城被流經該處的馬蹄鐵型的伏爾塔瓦河環繞,而著名的城堡則建在河的對岸。

旅遊

從老城看城堡克魯姆洛夫的老城中心基本上保持了中世紀的風貌,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克魯姆洛夫堡是捷克除布拉格城堡之外最大的一個古堡。城堡中有一個完好保存至今的巴洛克式劇場以及一些原

克魯姆洛夫克魯姆洛夫
始的布景和道具。考慮到其年代久遠,一年只在該劇場上演一次歌劇,主要是巴洛克時期的劇目。
克魯姆洛夫也捷克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每年都會舉辦一些慶祝或者紀念活動。其中最著名的是,“五瓣玫瑰花節”,在每年夏至日的那個周末舉辦。

名人

埃貢?席勒(Egon Schiele):1911年,埃貢?席勒曾遷往克魯姆洛夫,這是他母親的出生地。他在這裡建起了畫室。他的一些行為,如:未婚同居,給年輕女人畫裸體素描,招致了當地人的反感。他只得在同年搬出,去了維也納。 至今,在克魯姆洛夫修有一座紀念埃貢?席勒的博物館。偶爾也會展出一些其他名家的現代藝術作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