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貝洛斯龍

中國恐龍網站6月19日報導,古生物學家在俄羅斯遠東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西部地區發現了一具恐龍骨架,該種恐龍尚是首次發現,是一個新的物種。專家判斷該物種屬於鴨嘴龍亞科。

基本信息

克貝洛斯龍

中文名稱( chinese )→ 克貝洛斯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kerbero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
含義( meaning )→ 屬名: kerberos,克貝洛斯,在希臘神話中,是地府冥王哈迪斯所養的猛犬,專司鎮守地府大門,其最大特徵是長了三個狗頭,並具有噴強酸等天賦異稟,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強悍的看門狗.
種名: 獻給蒙納金上校(colonel manakin),他率先在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進行古生物研究,並發現了一系列化石.
目( order )→ ornithischia 鳥臀目
亞目( suborder )→ genasauria 頜齒類
cerapoda 角足龍類
ornithopoda 鳥腳亞目
類(infraorder)→euornithopoda 真鳥腳類
iguanodontia 禽龍類
euiguanodontia 真禽龍類
dryomorpha 橡樹龍類
ankylopollexia 直拇指龍類
styracosterna 硬棘龍類
超科(super family)→iguanodontoidea 禽龍超科
hadrosauroidea 鴨嘴龍超科
科( family )→ hadrosauridae 鴨嘴龍科=真鴨嘴龍類
euhadrosauria 真鴨嘴龍類=鴨嘴龍科
亞科( subfamily )→ hadrosaurinae 鴨嘴龍亞科
屬( genus )→ kerberosaurus 克貝洛斯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k. manakini 蒙納金克貝洛斯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maastrichtian
分布( found in )→ 俄羅斯遠東城市 布拉戈維申斯克(blagoveshchensk,海蘭泡)西部
發現地層( stratum )→ tsagayan 層中部
食性( diet )→ 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yuri l. bolotsky & pascal godefroit 2004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a】中國恐龍網站6月19日報導,古生物學家在俄羅斯遠東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西部地區發現了一具恐龍骨架,該種恐龍尚是首次發現,是一個新的物種。專家判斷該物種屬於鴨嘴龍亞科。
化石的研究者,俄羅斯古生物學家,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的尤瑞·波奴特斯基教授(yuri bolotsky)等人在六月份出版的《古脊椎動物學報》(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中,對這隻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進行了描述。這個新發現的恐龍新物種名稱為蒙納金克貝洛斯龍(kerberosaurus manakini),一種鴨嘴龍亞科的食草性恐龍,從一個不完整的頭顱化石上可以看出克貝洛斯龍腦袋扁平,長著一個強壯而寬平的脊冠與鉤狀突出的上頜。
波奴特斯基教授將這個新發現的恐龍物種命名為克貝洛斯龍。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克貝洛斯(kerberos)是地府冥王哈迪斯所養的猛犬,專司鎮守地府大門,其最大特徵是長了三個狗頭,並具有噴強酸等天賦異稟,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強悍的看門狗。而種名蒙納金則獻給蒙納金上校(colonel manakin)。
波奴特斯基教授稱,“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的恐龍發現可追溯到1902年,俄國的蒙納金上校(colonel manakin)在中國黑龍江嘉蔭縣的龍骨山上散步時,偶然發現了一些奇怪的巨大的動物骨骼化石,感覺很特別,於是將其掘出並帶回俄國。這個訊息一經傳出,迅速引起了各國古生物學家的關注,經過反覆研究鑑定,化石最終被確定為恐龍化石,這是中國本土發現的第一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恐龍化石。”
協助化石研究的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所帕斯卡·迦得弗利茲教授(pascal godefroit)說,“經過對化石發現地進行古生態學與古地理學的研究,我們發現,在七千一百萬年前,可能幾支獨立血統的鴨嘴龍類從北美洲西部遷移到亞洲東部, 到了六千五百萬年前,就有幾個完全不同的鴨嘴龍群在兩個地區發展。”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