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侖會戰

克侖會戰

克侖會戰,是一場殘酷而意義重大的戰役。1941年英國和義大利在克侖展開殘酷的戰鬥,最後以義大利失敗而告終。

基本信息

序曲

非洲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戰場,但人們過多的把目光集中到了盟軍同"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廝殺上,從而忽視了另一戰役--克侖會戰,甚至許多人對此一無所知。
1940年,法國戰敗,英國面臨德國直接入侵的威脅,遭受了殘酷的轟炸。墨索里尼認為大英帝國即將毀滅,準備奪取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建立"新羅馬帝國"。
1940年7月4日,意軍兩個旅在炮兵、飛機和坦克掩護下,突然襲擊蘇丹城鎮卡薩里。意軍人數多達8000人(含厄利特里亞僱傭兵),英軍(英國軍官,蘇丹士兵)不過400人,英軍沒有在城內與意軍交火,而是把戰場擺到城外,用卡車載著機槍,一面掃射,一面向意軍突擊,然後又迅速撤退。最後,意軍傷亡500餘人才攻下卡薩拉,英軍損失12名士兵和7輛汽車。
8月4日,意軍進攻索馬里,2500名英軍面對10倍於已的敵人,只得向後撤退。
不久,英軍在得到補充後(主要是英印第5師,約10000人,英印師是由英國人和印度人組成的混合部隊,印度和英國士兵比例為5:3,軍官均為英國人),英國非洲軍隊總指揮韋維爾爵士將該部投入東非戰場,與另一位將領普拉特爵士的部隊會合。
初戰
1941年1月17日,普拉特率"羚羊"部隊出擊。"羚羊"部隊由蘇丹、英國和印度士兵組成,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和突擊能力。在克魯峽谷,意軍5個精銳營據險而守,企圖阻擊"羚羊"部隊,不料另一支英軍從背後發起攻擊,意軍潰不成軍,急忙逃回設防最堅固的要塞、群山環繞的克侖鎮。
克魯失陷後,意軍將全部精銳部隊集中到了海拔1300多米的克侖天然要塞里。這個要塞的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山峰林立,隨處可見的懸崖絕壁令人望而生畏,是一個難以攻克的天險構成的堡壘。一條通向克侖的大路在峽谷中穿過,克侖的大門和唯一通道--唐戈拉斯峽谷,已被意軍用炸藥炸塌,實際上等於關上了進入克侖的大門。
意軍為確保克侖鎮不失,依託天險苦心經營,許多陣地用混凝土澆灌而成,凡是挖得動的地方都挖掘了工事和掩體,在重要的支撐點上修築了碉堡。沒有修築工事的地方都是堅固的岩石。滿山遍野不是礫石就是叢生的荊棘,意軍更在山坡上布置了鐵絲網等層層人為障礙。
2月2日,英軍"羚羊"部隊到達克侖山口,可是由於峽谷被炸,入口被封死,唯一可行的辦法只剩下強攻山地,奪取山後的克侖鎮。
2月3日,兩營英軍向天險中的意軍陣地發起攻擊,冒著強大的炮火和機槍掃射,經4個小時激戰,奪取了意軍一個戰鬥據點--金馬倫嶺,有了一個前途未卜的立足點。當晚,其中一個營的英軍,借夜色掩護,突襲帆船峰。意軍倚仗天險,防範鬆懈,結束被這突然襲擊趕下高地。
4日晨,意軍對帆船峰發動猛烈炮擊,山嶺頓時被硝煙迷霧籠罩,英軍死傷慘重,藉助炮火的掩護,意軍步兵奪回了帆船峰,將英軍打下山去。接著,意軍又瘋狂炮擊和進攻金馬倫嶺,但未能得手。
意軍未能把金馬倫嶺上的英軍趕走,並沒有善罷甘休,他們晝夜不停地襲擊嶺上的英軍。意軍大口徑迫擊炮殺傷力極強,英國被壓得抬不起頭來,只得緊貼在灼熱的地面上,迫擊炮彈在四周爆炸,彈片和碎石橫飛。但英軍沒有屈服,也沒有退卻,只要一有機會就主動出擊,派出小股部隊反擊意軍。
在另一處陣地上,爭奪戰也在激烈進行。英軍集中120門火炮轟擊意軍堅守的多洛戈羅多克山。猛烈的炮擊過後,步兵出擊。但每次步兵接近陣地時,意軍各種口徑的火炮便一齊傾瀉下來,給衝鋒的英軍以毀滅性打擊。經過反覆衝鋒,終於有30名英軍勇士衝上了意軍陣地。意軍不甘心陣地失守,發動了接二連三的反撲,而且一次比一次兇猛,最後英軍僅有9人退回自己的陣地上。意軍炮火不間斷地轟擊英軍陣地,飛機也不時出動攻擊,給英軍造成了重大傷亡。在烈日下,傷員又遭到蒼蠅的襲擊,飽受折磨。
英軍將領普拉特將軍面對嚴峻險惡的戰局,不得不重新考慮戰略戰術。他決定在帆船峰上建一個炮兵觀察哨,以消滅隱蔽的意軍炮兵,為進攻部隊開闢道路。
2月10日,旁遮普營出擊,他們藉助猛烈炮火的掩護,衝上山峰,用刺刀和手榴彈消滅了守軍。但該營很快遭到意軍炮火的沉重打擊,一個營的兵力轉眼間只剩下一個排,其中不少人還要在陡峭的山坡上爬來爬去,運送彈藥和傷員。一小隊炮兵觀察人員終於在山上建立了觀察哨,並指引英軍炮兵消滅了幾處意軍炮兵陣地。但好景不長,當夜意軍便發動了反撲。英軍陣地彈雨如注,炮火連天,緊接著爆發了殘酷的白刃戰,英軍再一次被趕下山峰,280多名官兵戰死,那支觀察分隊也全軍覆沒。
英軍為奪取主動,繼續發動進攻,但卻始終無法擴大戰果,士兵們的忍耐和承受力都到了極限,最後只得放棄攻下的陣地。此時,普拉特將軍和他的各位師長意識到,迄今為止所使用的各種攻擊手段均無法攻克克侖要塞。
浴血
然而,克侖要塞非攻克不可。已有跡象表明,隆美爾正在準備指揮他的精銳德軍發動一場正面攻勢。如不拿下克侖,大批英軍被牽制在這裡,形勢將更嚴峻。普拉特給他的部下一個月時間準備。工程兵加緊施工,鑿井取水,維修車輛,秘密挖掘坑道。在此期間,英軍攻勢停止,最艱苦、最難受的要算固守在英軍唯一控制的山峰金馬倫嶺上的兩營英軍了。他們處在意軍的炮口下面,冒著酷熱,打退意軍一次次反撲。自從一次戰鬥中,一名投降的意軍軍官向受降的英軍士兵投手榴彈後,堅守在這裡的英軍不留任何俘虜,許多義大利士兵被推下懸崖,金馬倫嶺下的山谷中迴蕩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叫聲。
在一個月的準備期間,雖然克侖要塞雙方仍在對峙,但其他地區的戰鬥取得了重大進展,有力的支援了克侖地區的英軍。接下來的血腥爭奪戰將由"羚羊"部隊的指揮官梅塞維旅長指揮,進攻的日期選在3月15日(公元前44年的這一天正是愷撒遇刺日)。在這一個月時間裡,英軍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準備,進行了一系列的實戰訓練,使士兵能夠適應山地作戰。英國皇家空軍也逐步取得空中優勢,襲擊了意軍幾座飛機場。當然,意軍也在千方百計加固工事和陣地,為英軍設定更多的障礙。
3月14日夜,英軍第5英印師進入陣地,但該師還得等待第4師是否儘快奪取帆船峰和另一座名叫桑奇爾的山峰。
3月15日黎明,克侖地區電閃雷鳴,雷聲在群山間隆隆迴響,成群的狒狒嚇得滿山亂竄。英軍密集的炮火蓋過了雷聲,意軍占領的山峰化為一片火海。隨著一聲令下,英軍金馬倫營開始衝鋒。他們沿著陡峭的山坡向上攀登,穿過道道鐵絲網和荊棘。意軍擲彈兵從岩石後和山洞中拚命向英軍投彈,可是英勇的英軍士兵不斷向上沖,前面的倒下,後面的又跟上,有時成群的英軍都戰死在意軍陣地上。經過一番艱苦、血腥的拼殺,英軍付出了8名軍官和280名士兵的代價,終於從意軍手中奪取了兩座險惡的山峰。
另一路進攻的英軍也十分艱苦,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分別奪取了另兩座山峰:豬背峰和平頂峰。為了攻下豬背峰,英軍損失了大半個營的兵力。奪取了陣地的英軍雖所剩無幾,卻勇敢地堅守陣地,打退了意軍兩個主力營的進攻。經過一晝夜的激戰,英軍第4英印師雖然奪取了預定山峰,但處境仍十分險惡。
第4英印師發動進攻時,第5英印師也開始了攻擊。但該師進攻一開始就陷入困境。山峰和峽谷間,到處是意軍火力點,機槍噴吐著火舌,炮火接連不斷地落下,英軍士兵被壓得抬不起頭來,只能趴在地上。炎火赤日灼烤下,個個口乾舌燥,頭暈腦脹。意軍在打退了其他山峰上進攻的英軍後,集中兵力和火力對付第5英印師的官兵。
英軍進退維谷。在關鍵時刻,決定派馬拉塔營襲擊意軍意想不到的兩個高地:尖塔嶺和小高嶺。身材矮小的馬拉塔營士兵異常勇敢,冒著意軍兇猛的火力,向陡峭的山岩上攀登。意軍投出大量的手榴彈和燃燒彈,滿山遍野火光沖天,好象整個山頭都在燃燒。馬拉塔營的官兵不顧一切地向前衝擊,前仆後繼,毫無懼色。整個山岡無路可尋,只能用雙手抓住岩石和樹枝向上爬。馬拉塔營的三次衝鋒都被意軍打退,但是他們很快組織了第四次衝鋒。他們高呼口號,衝上了峰頂,端著刺刀沖入敵群,終於奪取了尖塔嶺。攻打小高嶺也費了一番周折,但遠不如攻打尖塔嶺所費的力氣大。意軍不甘心兩座高地丟失,馬上組織了大規模反撲,但被英軍挫敗。
在馬拉塔營攻克小高嶺後,英軍西約克郡兵從這裡發起了攻打意軍主峰多洛戈羅多克峰的戰鬥。衝鋒的路線只有一條,即崎嶇陡峭的山脊。兩個排的英軍在月色中打到了距意軍要塞不到100米的地方,出現在意軍鼻子底下。這時,意軍發現了進攻者,英軍搶先開火,密集的槍彈向意軍灑去。突如其來的英軍弄得義大利軍隊暈頭轉向,急忙逃走,許多人被英軍機槍掃倒。
天亮後,奪取主峰要塞的勇士們總算看清了這裡的真面目,整個要塞已經成為一片廢墟。意軍以地動山搖的炮火拉開了反撲的序幕,炮彈雨點般從三個方向傾瀉到英軍陣地上。炮火過後,兩個營的意軍發起反攻,由於英軍在奪取的山峰上建立了炮兵觀察哨,英軍炮火可以準確無誤地轟擊意軍。整個山峰上機槍、步槍、手榴彈、各種炮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幾乎不停頓地持續了10個晝夜。
奪取陣地難,守衛更難,尤其是運送彈藥和傷員。在差不多是筆直的山坡上運送彈藥、抬傷員簡直是不可想像的。騾子是十分難得的運輸工具,但有時炮彈的爆炸聲會嚇驚騾子,滿山亂跑,不但把馱載的物資浪費掉,還可能把6個人抬的傷員擔架撞翻,造成人員傷亡。在戰鬥的前12個小時,為了保住陣地,梅塞維將軍下令先運彈藥,後運水。前線士兵只好忍耐著乾渴和飢餓同敵人戰鬥。
在第一天裡,英軍西約克郡士兵接連打退了意軍多次反攻,陣地仍控制在英軍手中。頂住意軍第一天的瘋狂進攻後,英軍幾位將領一致認為,發動全面攻勢的時間已到,開始了大規模進攻。但進攻的部隊立即遭到了意軍炮火的猛烈打擊,損失慘重,成片成片的英軍倒在血泊中。有一個戰鬥營僅倖存一名軍官,其餘全部戰死。再打下去,英軍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只得後撤。一位英軍將領甚至十分沮喪地認為,假如沒有一支比現在的英軍更強大、裝備更精良的軍隊,攻克克侖是不可思議的。
先頭部隊在夜幕掩護下撤回後,英軍邊防團的士兵扼守西約克兵陣地的右翼防線。這裡經歷了意軍猛烈炮火的轟擊,守軍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日後,在這裡堅守陣地的倖存者聲稱,他們在此後所經歷了北非、義大利、緬甸等地的戰鬥都沒有克侖戰役那么殘酷,他們稱這裡的10天10夜是地獄般的煎熬。
意軍擋住了英軍大規模的進攻後,下一步想徹底肅清英軍,把英軍占領的陣地悉數奪回來。因此,把一切可以調動的部隊統統調集到克侖,不分晝夜輪番衝鋒,甚至把中型坦克也調來參戰。但是,所有的英軍士兵都牢記指揮官的死命令:"退路是沒有的,只有拼到底。"一次,意軍在夜間發動了一次兇猛的進攻,突破了邊防團的陣地,但英軍中的印度兵拚死重新奪回陣地。天亮後,陣地前堆滿了意軍屍體。
英軍控制的陣地對意軍造成了極大威脅。英軍炮兵能過設定在這裡的觀察哨,指揮兩個師的炮兵準確炮擊意軍。一旦意軍集結,準備發起衝鋒時,炮彈便會從天而降,在人群中爆炸。在一次英軍的炮擊中,義大利年輕的將軍,殘暴的索馬里征服者洛齊尼被炸得身首分家。
轉折
多洛戈羅多克山峰的英軍頑強堅守的同時,英軍指揮官正計畫打開被意軍用炸藥封死的,通向克侖要塞的唯一通道--唐戈拉斯峽谷。如果打開這條峽谷,英軍坦克和小型裝甲車就可以通過,也就意味著打開勝利之路。意軍顯然發現了英軍企圖,不斷進行炮擊。屢屢受挫的英軍第4英印師,再一次對散布著自己同伴屍體的山峰發起了進攻。
3月25日黎明,西約克郡兵在多洛戈羅多克陣地上已堅守了9天10夜。3月24日夜,他們悄悄爬出陣地,占領了一座小山丘,馬拉塔營的士兵也奪取了兩座小山。凌晨3點,意軍發現了英軍,馬上作出反應,猛烈的戰鬥又一次打響。原來,意軍在這裡集中了大批軍隊,準備對多洛戈羅多克山發起進攻。出擊的英軍無意間與其相遇,不可避免的血戰再次發生。在激戰的同時,兩個營的英軍已潛入金馬倫嶺下面事先挖掘的隧道,準備對意軍實施包抄。
凌晨3點時,隧道內的英軍沖了出去,許多意軍剛剛睜開眼睛,就發現了衝到面前的英軍,嚇得不知所措。兩個多小時激戰後,英軍衝出隧道的兩個營奪取了預定目標。許多義大利士兵自克侖戰役打響後,第一次舉起雙手投降,排著隊在英軍官兵面前通過。
英軍控制了唐戈拉斯峽谷的左側後,多洛戈羅多克山上的守軍冒著意軍的槍炮,一步步逼近峽谷右側的意軍陣地,終於奪取了右側的一些山頭。英軍控制了峽谷兩側後,開始清理峽谷。工兵們在峽谷中冒著意軍炮火的襲擊,以最快速度清理被封死的通道。意軍發現無法阻止英軍前進,開始後撤,堅守多洛戈羅多克山的英軍也發現沒有人向他們射擊了。
3月26日下午,意軍不甘心失敗,試圖扭轉戰局,重新集結兵力,以坦克和重炮為掩護,對丟失的陣地發起猛烈進攻。馬拉塔營的士兵頑強地守住了陣地,打退了意軍三次進攻,意軍這次進攻已是強弩之末,未能奏效。
3月27日,艱苦慘烈的克侖戰役進入尾聲。凌晨4時30分,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英軍猛烈炮火再次轟擊意軍盤踞的陣地。意軍沒有任何還擊的跡象,這是53天苦戰以來的第一次。當第一道陽光照射到這裡時,苦戰的英軍看到了勝利之光,一面白旗在意軍陣地上徐徐舉起。苦戰幾十個晝夜的英軍官兵此時此刻的心情難於言表。
英軍的工程兵奮力清理唐戈拉斯峽谷,歷盡艱苦,打開了一條不足4米寬的通道,坦克和裝甲車隆隆駛過,對意軍發起最後的攻擊。上午10點,開到克侖平原時,意軍已逃跑。
飽經磨難和戰火考驗的西約克郡兵也加入到總攻的行列。他們在一條已乾涸的河道里集結。河床里布滿了意軍士兵的屍體和牲畜屍體,以及被炸毀的各種軍車。苦戰10晝夜的西約克郡士兵到現在才在這條屍體遍地的河床里得到了喘息之機。
 
尾聲
英軍攻克克侖要塞後,繼續擴大戰果。4月1日攻占阿斯馬拉,8日,馬薩瓦意軍投降。從1月19日至4月8日,意軍約有65個營被殲滅,4萬多人被俘,義大利在東非的勢力被徹底打垮。
克侖會戰是一場殘酷而意義重大的戰役。由於克侖會戰的勝利,橫穿非洲的新的空中航線和紅海上的海上航線有了保證。美國對英國的援助船只得以順利通過紅海,從而保證了盟軍在中東戰勝法西斯。在這次戰役中,英軍以驚人的毅力,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奪取了一座座依託險惡的山峰和高地以及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天然堡壘,打敗了義大利軍隊。由於後來的日子裡,英軍和盟軍集中力量對付入侵非洲的德軍,注意力被隆美爾所轉移,所以無形中降低了這場戰役的地位。英軍的勝利幾乎成了不為人知曉的勝利。戰後英國頒發特別金星勳章時,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要戰役之一的克侖會戰,參戰者竟無一人獲此殊榮。不能不令人表示遺憾。

相關條目

呼和浩特土默特學校
斯特維亞菊
太陽系八大行星
證券交易市場
1,2-二甲苯
遼寧電視台
湖北衛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