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拷貝機

光碟拷貝機

隨著IT產業的高速發展,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多媒體信息的存儲量也在不斷地增長,越來越多的數據信息備份將是用戶急需解決的問題。在眾多的儲存方法中,光碟存儲由於其容量大、價格便宜、保存年限長等優點而成為許多用戶的首選。光碟拷貝機就是由此應運而生的產物。光碟拷貝機可以完全脫離計算機使用,不通過計算機就可以完成CD、CD-ROM、VCD、DVD等各種光碟的複製,而且它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自動調節拷貝速度。

基本信息

設備類型

光碟拷貝機 光碟拷貝機

目前光碟拷貝機從刻錄機數量上主要分為:一拖一、一拖三、一拖四、一拖五、一拖六、一拖七、一拖八和一拖九、一拖十、和一拖十一等。而從支持刻錄的規格上可以分為CD拷貝機和DVD拷貝機。

對於光碟拷貝機來說,比如一拖八光碟拷貝機,控制器一般在最上層,上面可以放置被刻錄的源盤,而下面七層放置要刻錄的空白碟片。用戶只需將要拷貝的源盤和CD-R空盤分別裝入拷貝機中的CD-ROM驅動器和CD-RW刻錄機後,然後輕鬆一按拷貝機前面板上的拷貝鍵,拷貝機即可自動進行光碟複製。

2、使用連線埠

使用連線埠指的是:光碟拷貝機內部控制器與刻錄機相連的接口。目前光碟拷貝機採用的連線埠基本為IDE接口,由於使用IDE接口拷貝機的成本要比使用SCSI接口低的多,所以採用SCSI接口的光碟拷貝機在市面上是很少能看到的。

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一種磁碟驅動器的接口類型,中文名稱為整合電子式驅動界面,也稱為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指把控制器與刻錄機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IDE是目前各種磁碟驅動器當中最為普遍採用的一種接口。

支持碟片格式

是指該光儲產品所能讀取或刻錄的碟片規格,從光儲產品出現至今,存在眾多標準的碟片,不同標準的碟片在性能、功能方面都各有差異。現今的光儲產品都支持較多標準的碟片,都能順利的讀取出其上數據信息。

碟片標準有以下幾種:

· CD-DA

· CD-ROM

· CD-R

· CD-RW

· CD-I

· CD-ROM XA

· Photo CD

· Video CD

· CD EXTRA

· DVD-ROM

· DVD-R

· DVD-RW

· DVD+RW

· DL DVD+R

· DL DVD-R

4、顯示方式

為了讓用戶了解光碟拷貝機工作時的各種狀態,以便用戶對其進行控制,因此光碟拷貝機在控制器面板上設定了液晶控制屏,以顯示各種信息。它的指標一般是用最多可以顯示的“字”的行數來表示的。

寫入模式

製作不同類型的光碟時採用的寫入方式也不盡相同,目前較常用的寫入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次寫盤

一次寫盤(Disk At Once)

一次寫盤方式(Disk At Once),一般縮寫為DAO。一次寫盤是單次的寫入方式,引導區、數據磁軌以及導出區都是一次性寫入,一次寫完之後光碟就關閉,即便此次寫入沒有寫滿整個刻錄盤,也無法再寫入其它數據。當引導區寫入到光碟上時,並沒有在該引導區標示出下一個可用的地址,因此光碟就被視為關閉,再也無法寫入更多的數據。

這種寫入模式主要用於光碟的複製,一次完成整張光碟的刻錄。其特點是能使複製出來的光碟與源盤毫無二致。DAO寫入方式可以輕鬆完成對於音樂CD、混合或特殊類型CD-ROM等數據軌之間存在間隙的光碟的複製,且可以確保數據結構與間隙長度都完全相同。值得一提的是,由於DAO寫入方式把整張光碟當作一個區段來處理,一些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整張光碟徹底報廢,所以它對數據傳送的穩定性和驅動器的性能有較高的要求。

軌道寫入

(Track At Once)

軌道寫入方式(Track At Once),一般縮寫為TAO,與DAO的單次寫入不同,TAO是一種多次寫入的方式。TAO是以“軌”為單位的寫入方式,在一個寫入過程中逐個寫入所有軌道。如果多於一個軌道,則在上一軌道寫入結束後再寫下一軌道,且上一軌道寫入結束後不關閉區段。

因為是用這種方式刻錄各個軌道,也就是說刻錄前一軌道結束後,雷射頭要關閉,刻錄下一軌道時再將其打開。因此,以TAO方式刻錄的軌道之間有間隔縫隙。如果是數據軌道和音軌之間,則間隔為2到3秒,如果是音軌之間則間隔為2秒。這一點對於刻錄數據光碟沒有影響。

以TAO方式寫入時,可以選擇不關閉區段,以後還可以添加軌道到光碟的這一區段,一般用於音樂CD的刻錄,而對數據光碟無效。沒有關閉區段的音樂CD不能在CD或VCD播放機上播放,沒有關閉的區段可以在刻錄軟體中進行關閉,關閉後就可以在CD或VCD播放機上播放了。TAO模式主要套用於製作音樂光碟或混合、特殊類型的光碟。

區段寫入

(Session At Once)

區段寫入方式(Session At Once),一般簡寫為SAO。這種寫入模式一次只刻錄一個區段而非整張光碟,餘下的光碟空間下次可以繼續使用;常用於多區段CD-ROM的製作。其優點是適合於製作合輯類型的光碟。但每次刻錄新區段時都要占用約13MB左右的光碟空間用於存儲該區段的結構以及上一區段的聯接信息,並為建立下個區段作好準備。因此區段過多會浪費較多的光碟空間。

飛速寫入

(On The Fly)

飛速寫入方式(On The Fly),一般簡寫為OTF。一種很常用的寫入方式。在早期,由於計算機運算速度無法滿足要求,所以只能在刻錄前將數據預先轉換成使用ISO-9660格式的Image File(映像檔案),然後再進行刻錄。目前的電腦處理速度已經可以實現完全實時轉換,這種將數據自動實時轉換成ISO-9660格式然後進行燒錄的方式就叫飛速寫入。

多區段寫入(Multi Session)

多區段寫入方式(Multi Session),一般簡寫為MS。每個刻錄過程只刻錄並且關閉一個區段,剩餘空間下次可以繼續刻錄下一區段。因此,往往光碟上存在多個區段,稱為多區段光碟。如果光碟中只有一個區段,但光碟沒有關閉,也可成為多區段光碟。這種方式多用於數據光碟的刻錄,方便之處在於不必一次刻滿整盤。

數據包寫入

(Packet Writing)

數據包寫入是一種磁軌內多次寫入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刻錄盤空間的浪費。每個數據包使用4個扇區,一個用作“進入”、2個用作“離開”、一個用作“連結”。數據包可以固定大小,也可以調整,不過大多數的刻錄機和刻錄軟體都使用固定大小的數據包,這樣會在處理檔案系統時更為方便、有效。數據包寫入通常使用UDF(Universal Disk Format,通用磁碟格式)檔案系統,不過直到Windows2000都不直接支持數據包寫入或UDF檔案系統,必須要載入一些特殊的驅動程式。當然用上WindowsXP就沒有這方面煩惱。

其他信息

6、功能模式

光碟拷貝機的功能模式一般包括:鏡像模式、 擦除模式、對拷模式、比較模式等等。

鏡像模式:

在源盤質量較差的情況下,可先將源盤鏡像(拷貝)到硬碟中,然後再根據要拷貝的數量,分多次將硬碟中的鏡像光碟快速拷貝到CD-R光碟上。

對拷模式:

提供光碟對拷功能,利用控制器做一對一單片光碟片拷貝功能,也支持轉檔拷貝功能。

7、記憶體

光碟拷貝機的記憶體實際上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存儲器,它一般存儲的是拷貝機上次操作時的記錄,關機也不會丟失信息,這類存儲器也就是固定不可擦的存儲器。

固定不可擦的存儲器主要用來存儲光碟拷貝機控制器中固化不變的信息,如需要刻錄的光碟數目等等。這類存儲器占到了光碟拷貝機記憶體的大部分。上面的信息一旦固化之後是固定不變,始終存在的,即使要修改一般也需要使用專門的設備。一般用戶是無法自己實現修改的。

8、升級方式

當光碟拷貝機出現刻錄機之間不同步或是控制器與刻錄機不兼容等情況時,可以通過升級控制器內部的BIOS來解決這一問題。一般來說升級BIOS可以通過去網上下載的方式。

9、操作方式

光碟拷貝機的操作方式是通過控制器上的控制臺來操作的。幾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通過控制臺來完成拷貝機要完成的所有任務。

工作原理

拷貝機中的拷貝控制器首先從CD-ROM或DVD-ROM驅動器中讀出原盤數據鏡像到硬碟上,然後再將數據分多路傳輸到各個刻錄機,控制所有的刻錄機同步刻錄CDR/DVDR碟片,由於使用了高速硬碟,所以數據傳輸快,不易產生緩衝器欠載運行錯誤,提高了拷貝的成功率。

目前市面上有的光碟拷貝機大都具有以下功能:

1、同時可複製多張光碟。

2、支持多種光碟格式,可以複製VCD、音樂CD、數據CD、MINI-DVD、DVD等多種格式。

3、具備模擬寫入、母片檢測功能,保證刻錄光碟的成功。

4、每台刻錄機由單獨模組控制,即使偶遇個別壞片,其它刻錄機能繼續完成正常刻錄。

5、速率可選擇,目前最高速為52速CD、16速DVD。

光碟拷貝機由於操作方便,整體性能穩定可靠,維護簡單,特別適合小批量、多品種、短周期的光碟製作和生產,是電教中心、軟體公司、廣電供片中心、大中專院校、組織部電教中心、信息發布部門的最佳選擇。

對CD-R光碟進行小批量複製的"光碟複印機"在國內被稱為光碟拷貝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