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早朝

元日早朝

耿湋,字洪源,河東人。唐代詩人。登寶應元年進士第,官右拾遺。工詩,與錢起、盧綸、司空曙諸人齊名,號大曆十才子。湋詩不深琢削,而風格自勝。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唐代耿湋詩作

基本信息

【名稱】元日早朝

【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元日早朝》·耿湋

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遠珂時接韻,攢炬偶成花。

紫貝為高闕,黃龍建大牙。參差萬戟合,左右八貂斜。

羽扇紛朱檻,金爐隔翠華。微風傳曙漏,曉日上春霞。

環佩聲重疊,蠻夷服等差。樂和天易感,山固壽無涯。

渥澤千年聖,車書四海家。盛明多在位,誰得守蓬麻。

唐代王建詩作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元日早朝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體裁】五古

作品原文

元日早朝

大國禮樂備,萬邦朝元正。東方色未動,冠劍門已盈。

帝居在蓬萊,肅肅鐘漏清。將軍領羽林,持戟巡宮城。

翠華皆宿陳,雪仗羅天兵。庭燎遠煌煌,旗上日月明。

聖人龍火衣,寢殿開璇扃。龍樓橫紫煙,宮女天中行。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異形。舉頭看玉牌,不識宮殿名。

左右雉扇開,蹈舞分滿庭。朝服帶金玉,珊珊相觸聲。

泰階備雅樂,九奏鸞鳳鳴。裴回慶雲中,竽磬寒錚錚。

三公再獻壽,上帝錫永貞。天明告四方,群後保太平。

注釋譯文

元日:正月初一。《書·舜典》:“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孔傳:“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選·張衡》:“於是孟春元日,羣後旁戾。”薛綜註:“言諸侯正月一日從四方而至。” 宋 王得臣《麈史·占驗》:“江湖間人,常於歲除汲江水秤,與元日又秤,重則大水。” 清 昭槤《嘯亭雜錄·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屬員雖不接見,亦必肩輿到門。”

禮樂: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孔穎達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高誘註:“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盪人之邪,存人之正性。”唐 杜甫《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

萬邦:所有諸侯封國。後引申為天下,全國。《書·堯典》:“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詩·大雅·文王》:“儀刑文王,萬邦作孚。”鄭玄箋:“儀法文王之事,則天下鹹信而順之。”三國 魏 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君臨萬邦,萬邦既化。” 唐 白居易《賀雨》詩:“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 明 張居正《恭勵聖學詩》:“元後輔萬邦,綏猷良不易。” 劉師培《古書疑義舉例補·虛數不可實指之例》:“古代邦國狹小,虞夏之交,計有萬國,而後世遂有萬邦之語。”

冠劍:古代官員戴冠佩劍,因以“冠劍”指官職或官吏。南朝 梁 江淹《到主簿日事詣右軍建平王》:“常欲永辭冠劍,弋釣畎壑。” 宋 司馬光《楚宮行》:“滿朝冠劍東方明,宮門未啟君朝醒。”

蓬萊:蓬萊山。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 宋 陳師道《晁無咎張文潛見過》詩:“功名付公等,歸路在蓬萊。” 明 王錂《春蕪記·說劍》:“他本蓬萊仙種,偶然寄跡人間。”

羽林:禁衛軍名。漢武帝時選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郡良家子宿衛建章宮,稱建章營騎。後改名羽林騎,取為國羽翼,如林之盛之意;一說象天文羽林星,主車騎。隋以左右屯衛所領兵為羽林。唐置左右羽林軍。元羽林將軍為扈從執事官。明親軍有羽林衛。

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雉扇:即雉尾扇。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