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孟

優孟

生卒年待考。春秋時期楚國宮廷藝人。以優伶為業,名孟,故得名。荊州人。從小善辯,擅長表演,常談笑諷諫時事。優孟回答:“用雕木的美玉做棺材,用最上等的梓木做外槨,拿樟木等貴重木材作裝飾,再派幾千名士兵挖掘墳墓,老人和孩子背土築墳,然後,讓齊國和趙國的使節在前面陪祭,韓國和魏國的使節在後面護衛。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優孟說:“請允許我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三天以後再來就任宰相。

基本信息

原文與注釋

原文1

優孟,故楚之樂人也①。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②。 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③,置之華屋之下④,席以露床⑤,啖以棗脯⑥。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⑦,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⑧。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王曰:“何如?”對曰:“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槨⑨,楩楓豫章為題湊⑩,發甲卒為穿壙(11),老弱負土(12),齊趙陪位於前(13),韓魏翼衛其後(14),廟食太牢(15),奉以萬戶之邑(16)。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17)?為之奈何?”優孟曰:“請為大王六畜葬之(18)。以壠灶為槨(19),銅歷為棺(20),齎以姜棗(21),薦以 木蘭(22),祭以糧稻,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腸。”於是王乃使以馬屬太官(23),無令天下久聞也。

注釋1

①故:過去。樂人:指能歌善舞的藝人。②諷諫:以婉言隱語進行勸諫。③文繡:華美的刺繡品。④華屋:華麗的屋宇。⑤露床:沒有帳幔的床。⑥啖:餵。⑦喪:治喪,服喪。⑧槨: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⑨文梓:紋理細緻的梓木。⑩楩、楓、豫、章:都是有名的貴重木材。章,通“樟”。題湊:下葬時將木材累積在棺外,用來護棺。木頭都向內,叫做題湊。題,頭;湊,聚。(11)穿壙:挖掘墓穴。(12)負土:背土築墳。(13)陪位:列在從祭之位。(14)翼衛:護衛。(15)廟食太牢:為死馬建立祠廟,用太牢禮祭祀。太牢,牛、羊、豬各一頭,是最高的祭禮。(16)奉:供奉祭祀。(17)一至此乎:竟到這種地步嗎?一:乃、竟。(18)六畜葬之:當畜生來葬送它。六畜,指馬、牛、羊、雞、犬、豬。(19)壠灶:用土堆成的灶。(20)銅歷:大銅鍋。歷,通“鬲(lì,力)”,鼎一類的東西。(21)齎:通“劑”,調配。(22)薦:託付,墊進。木蘭:香料。(23)屬:交付。

原文2

楚相 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病且死①,屬其子曰②:“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優孟③,言我孫叔敖之子也。”居數年④,其子窮困負薪⑤,逢優孟,與言曰:“我,孫叔敖子也。父且死時,屬我貧困往見優孟。”優孟曰:若無遠有所之⑥。”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⑦。歲余,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⑧。莊 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為相。優孟曰:“請歸與婦計之⑨,三日而為相。”莊王許之。三日後,優孟復來。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⑩,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11),貧困負薪以自飲食(12)。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起而為吏,身貧鄙者余財,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又恐 受賕枉法(13),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史,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14)。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15),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16)!”於是莊 王謝優孟(17),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後十世不絕。此知可以言時矣(18)。

注釋2

①且死:將死,臨終。②屬(zhǔ,囑):同“囑”。叮囑。③若:你。④居:常用於“有頃”、“久之”、“頃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時間。居數年,即過了幾年。⑤負薪:背柴販賣。⑥若無遠有所之:你不要遠往他處。無,通“毋”,不要。⑦抵掌:擊掌。抵:拍,擊。今作“扺掌”。此句是說優孟摹仿孫叔敖的言談舉止。⑧為壽:敬酒祝福。⑨請歸與婦計之:請讓我回家跟妻子商議這件事。計:盤算,謀劃。⑩慎無為:千萬不要乾。慎:表示告誡,猶今語“千萬”。?(11)無立錐之地:沒有可以插一個鐵錐尖端那么大的地方,極言赤貧。(12)自飲食:自己為自己吃喝。(13)賕:賄賂。(14)竟死:到死。竟:從頭至尾。(15)持廉:堅持廉潔的操守。(16)不足為:不值得乾。足:配,值得。(17)謝:認錯。(18)知可以言時:其智可以說得正合時宜。知,通“智”,智慧。

譯文

優孟本來是楚國的藝人,身材高大,富有辯才,經常用談笑的方式委婉地勸諫。

楚莊王有一匹好馬,楚莊王非常喜歡它,經常給馬穿上綾羅綢緞,把它安置在華麗的宮殿里,專門給它準備了一張床作臥席,拿棗脯餵養它。馬的生活水平過於優越,肥胖得不得了,生病死了。楚莊王非常傷心,命令大臣為死馬治喪,準備用棺槨裝殮,按大夫的葬禮規格來安葬它。莊王身邊的大臣覺得這事太過分,爭著勸諫,不同意這樣做。莊王大怒,下令說:“如果再有膽大敢為為葬馬的事情進諫的,立刻處死!”

優孟聽說了,就走進宮殿大門,仰天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莊王很吃驚,問他為什麼哭得這么厲害。優孟哭涕著回答說:“寶馬是大王的心愛之物,理應厚葬。堂堂楚國,地大物博,國富民強,有什麼要求辦不到?大王卻只用大夫的規格安葬它,太薄待它了。我建議用君王的規格來安葬它。”

莊王忙問:“那怎么辦好呢?”

優孟回答:“用雕木的美玉做棺材,用最上等的梓木做外槨,拿樟木等貴重木材作裝飾,再派幾千名士兵挖掘墳墓,老人和孩子背土築墳,然後,讓齊國和趙國的使節在前面陪祭,韓國和魏國的使節在後面護衛。安葬完畢之後,再為它建立祠廟,用豬、牛、羊各一千頭的太牢禮來祭祀它,並且安排一個一萬戶的城邑進行供奉。諸侯各國如果聽說大王這樣厚待馬匹,肯定會影響很深刻,都會知道大王把人看得很低賤,卻把馬看得很重。”

中序

中序

莊王說:“哎呀!我怎么竟然錯到這種地步!現在該怎么辦呢?”

優孟說:“請讓我用對待六畜的方式來埋葬它。用土找做外槨,用銅鍋做棺材,用姜和棗來調味,在加進木蘭,用稻草作祭品,火光做衣服,把它埋葬在人們的腸胃裡。”

莊王同意,於是就派人把馬交給主管膳食的太官,並且告誡大臣們,讓他們不要宣傳莊王原先的打算。

楚國宰相孫叔敖知道優孟是個賢人,很看重他。孫叔敖病重快要去世的時候,,囑咐自己的兒子說;“我死了以後,你沒有了依靠,說不定會貧困,如果那樣的話,你就去拜見優孟,只要你說是孫叔敖的兒子就可以了他會幫你。”

過了幾年,孫叔敖的兒子果然窮困潦倒,不得不靠給人背柴度日。有一天,他遇到了優孟,就對他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父親要去世的時候,囑咐我貧困的時候拜見您。”

優孟打量了他一番,說:“你別出遠門。等我訊息。”隨即,優孟回家,命人縫製了類似孫叔敖的衣服帽子,給自己穿戴上,來模仿孫叔敖的言談舉止。一年多以後,優孟簡直活像孫叔敖,連楚王和他左右的大臣們都分辨不出來。莊王舉行酒宴,優孟穿戴一番,上前敬酒祝壽。莊王大吃一驚,以為孫叔敖復活了,要任命他為宰相。優孟說:“請允許我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三天以後再來就任宰相。”

後續

三天以後,優孟來了。莊王問:“你妻子說了些什麼?”

優孟答:“我妻子不同意,她說楚國宰相不值得做。孫叔敖身為宰相,忠誠廉潔,所以楚王才得以稱霸。現在他死了,他兒子卻連立錐之地都沒有,窮得靠背柴維身。像孫叔敖那樣,還不如自殺。”接著唱道,“住在山野耕田受苦,難以得到溫飽。出外做官,本身貪贓卑鄙的,不顧恥辱,積了錢財。自己死後家室雖然富足,但又恐怕受賄枉法,為非作歹,犯下大罪,自己被處死,家室也遭誅滅。貪官哪能做呢!想做個清官,奉公守法,盡忠職守,到死不敢做壞事。清官又哪能做呢!楚國相國孫叔敖堅持廉潔的操守到死,現在妻子兒子窮困到靠背柴賣餬口,清官也不值得做呢!”莊王感到慚愧,向優孟道歉,馬上召見孫叔敖的兒子,把寢丘的四百戶封給他,用來供奉孫叔敖的祭祀,後來傳了十代都沒有斷絕。

軼事典故

優孟哭馬

楚莊王有一匹好馬,楚莊王非常喜歡它,經常給馬穿上綾羅綢緞,把它安置在華麗的宮殿里,專門給它準備了一張床作臥席,拿棗脯餵養它。馬的生活水平過於優越,肥胖得不得了,生病死了。楚莊王非常傷心,命令大臣為死馬治喪,準備用棺槨裝殮,按大夫的葬禮規格來安葬它。莊王身邊的大臣覺得這事太過分,爭著勸諫,不同意這樣做。莊王大怒,下令說:“如果再有膽大敢為為葬馬的事情進諫的,立刻處死!”
優孟聽說了,就走進宮殿大門,仰天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莊王很吃驚,問他為什麼哭得這么厲害。優孟哭涕著回答說:“寶馬是大王的心愛之物,理應厚葬。堂堂楚國,地大物博,國富民強,有什麼要求辦不到?大王卻只用大夫的規格安葬它,太薄待它了。我建議用君王的規格來安葬它。”
莊王忙問:“那怎么辦好呢?”
優孟回答:“用雕刻的美玉做棺材,用最上等的梓木做外槨,拿樟木等貴重木材作裝飾,再派幾千名士兵挖掘墳墓,老人和孩子背土築墳,然後,讓齊國和趙國的使節在前面陪祭,韓國和魏國的使節在後面護衛。安葬完畢之後,再為它建立祠廟,用豬、牛、羊各一千頭的太牢禮來祭祀它,並且安排一個一萬戶的城邑進行供奉。諸侯各國如果聽說大王這樣厚待馬匹,肯定會影響很深刻,都會知道大王把人看得很低賤,卻把馬看得很重。”
莊王說:“哎呀!我怎么竟然錯到這種地步!現在該怎么辦呢?”
優孟說:“請讓我用對待六畜的方式來埋葬它。用土灶做外槨,用銅鍋做棺材,用姜和棗來調味,在加進木蘭,用稻草作祭品,火光做衣服,把它埋葬在人們的腸胃裡。”
莊王同意,於是就派人把馬交給主管膳食的太官,並且告誡大臣們,讓他們不要宣傳莊王原先的打算。

重情重義

楚國宰相孫叔敖知道優孟是個賢人,很看重他。孫叔敖病重快要去世的時候,囑咐自己的兒子說;“我死了以後,你沒有了依靠,說不定會貧困,如果那樣的話,你就去拜見優孟,只要你說是孫叔敖的兒子就可以了,他會幫你。”
過了幾年,孫叔敖的兒子果然窮困潦倒,不得不靠給人背柴度日。有一天,他遇到了優孟,就對他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父親將要去世的時候,囑咐我貧困的時候拜見您。”
優孟打量了他一番,說:“你別出遠門,等我訊息。”隨即,優孟回家,命人縫製了類似孫叔敖的衣服帽子,給自己穿戴上,來模仿孫叔敖的言談舉止。一年多以後,優孟簡直活像孫叔敖,連楚王和他左右的大臣們都分辨不出來。莊王舉行酒宴,優孟穿戴一番,上前敬酒祝壽。莊王大吃一驚,以為孫叔敖復活了,要任命他為宰相。優孟說:“請允許我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三天以後再來就任宰相。”
三天以後,優孟來了。莊王問:“你妻子說了些什麼?”
優孟答:“我妻子不同意,她說楚國宰相不值得做。孫叔敖身為宰相,忠誠廉潔,所以楚王才得以稱霸。現在他死了,他兒子卻連立錐之地都沒有,窮得靠背柴為生。像孫叔敖那樣,還不如自殺。”接著唱道,“住在山野耕田受苦,難以得到溫飽。出外做官,本身貪贓卑鄙的,不顧恥辱,積了錢財。自己死後家室雖然富足,但又恐怕受賄枉法,為非作歹,犯下大罪,自己被處死,家室也遭誅滅。貪官哪能做呢!想做個清官,奉公守法,盡忠職守,到死不敢做壞事。清官又哪能做呢!楚國相國孫叔敖堅持廉潔的操守到死,現在妻子兒子窮困到靠背柴賣餬口,清官也不值得做呢!”莊王感到慚愧,向優孟道歉,馬上召見孫叔敖的兒子,把寢丘的四百戶封給他,用來供奉孫叔敖的祭祀,後來傳了十代都沒有斷絕。

優孟衣冠

來源

優孟衣冠,源自一幅輓聯,謂人生如夢。之所以用這么個標題,完全是為了學世人裝深沉,藉以譁眾取寵。

小說敘述了初三下學期,幾個年少輕狂的畢業生所經歷的幾段朦朧而傷感的青春故事。從學校這扇後門遁入,打開了隱匿的社會暗窗,揭露了忌醫的社會頑疾。通過喜聞樂見的生活,悲歡離合的愛情,脆弱無助的內心,慘遭遺棄的靈魂,準確詮釋了現實生活中理性與感性的較量,徘徊於希望和絕望的輪迴,振作與沉淪的抉擇。

故事

故事情節中有大量自己生活中的影子,熟悉的事熟悉的人熟悉的感情。強烈的現實性,決定了故事的悲劇性。畢竟,生活是現實的,現實卻是殘酷的。愛過,痛過,然後萬變不離其宗,離棄。

記下這個故事,也為祭奠隨風遠逝的青春。

記載

典故《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有一個叫孟的雜戲的藝人常以談笑旁敲側擊地勸說楚王。楚相孫叔敖死後,兒子很窮,孟就穿戴了孫叔敖的衣冠去見楚莊王,神態和孫叔敖一模一樣。莊王以為孫叔敖復生,讓他做宰相。孟以孫叔敖的兒子很窮為辭,並趁機對楚王進行規勸,莊王終於封了孫叔敖的兒子。後來就用"優孟衣冠"比喻假裝古人或模仿他人。

出處 (清)文康《英雄兒女傳》四〇回:“這些不經之談,端的都從何說起?難道偌大的官場,真箇便同優孟衣冠,傀儡兒戲一樣?”

史書記載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