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

儒雅

儒雅,謂風度溫文爾雅。指博學的儒士或文人雅士。也指學問淵博。風雅;典雅;優雅等。語出《序》:“漢室龍興,開設學校,旁求儒雅,以闡大猷。”《後漢書·章帝紀》:“朕咨訪儒雅,稽之典籍,以為王者生殺,宜順時氣。”晉葛洪《抱朴子·博喻》:“介潔而無政事者,非撥亂之器;儒雅而乏治略者,非翼亮之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其十志該富,贊序弘麗,儒雅彬彬,信有遺味"。1.指博學的儒士或文人雅士。2.謂學問淵博。3.指儒術。4.謂風度溫文爾雅。5.謂優柔寡斷。6.風雅。7.典雅;優雅。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儒雅儒雅

詞語:儒雅

讀音:rú yǎ

英文:learned and refined

詞性:形容詞,褒義詞。

近義詞:文雅,

溫文爾雅,

優雅,典雅,

文氣

反義詞:蠻橫,

野蠻,蠻橫無理,

粗野,粗俗

詳細釋義

(1).指博學的儒士或文人雅士。

《<書>序》:“ 漢室龍興,開設學校,旁求儒雅,以闡大猷。”

《後漢書·章帝紀》:“朕咨訪儒雅,稽之典籍,以為王者生殺,宜順時氣。”

南朝·梁·沉約 《齊武帝謚議》:“庠塾大啟,儒雅雲集。”

宋·沉端節 《念奴嬌》詞:“

千里江山供勝踐,尊俎延登儒雅。”

清·孫枝蔚 《與客赴張果老崖》詩:“諸君年皆長,我齒猶少者,坐次反推讓,此意尊儒雅。”

清 湯之旭 《尹思袁公(袁任)墓志銘》:“而參政公(袁可立子

袁樞)復以倜儻嗣,興儒雅風流,才兼文武。”

(2).謂學問淵博。

晉·葛洪 《抱朴子·博喻》:“介潔而無政事者,非撥亂之器;儒雅而乏治略者,非翼亮之才。”

宋·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科舉為黨議發策》:“是時制度多闕,諸儒議封禪之事,及得精於誦讀者,其制始定。而固獨以儒雅稱之,豈雅為博洽之異名乎?”

清·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 愚山以儒雅自命稍嫌腐氣,荔裳則全學晚唐無深厚之力。”

(3).指儒術。

《漢書·公孫弘等傳贊》:“ 漢之得人,於茲為盛。儒雅則 公孫弘 、

董仲舒 、兒寬 ;篤行則不建 、不慶。”

《後漢書·方術傳上·謝夷吾》:“加以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綜校圖錄。”

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誡兵》:“ 顏氏之先,本乎鄒、魯 ,或分入齊 ,世以儒雅為業,編在書記。”

(4).謂風度

溫文爾雅。

《北齊書·封隆之傳》:“子繡外貌儒雅,而俠氣難忤。”

魯迅 《南腔北調集·<守常全集>題記》:“他的模樣是頗難形容的,有些儒雅,有些樸質,也有些凡俗。”《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

袁可立》:“楊太曦和

沈壽崇一起來到沈壽崇在駙馬府居住的庭院中,遠遠看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身著一身儒雅青衣便服站立在院中。”

(5).謂優柔寡斷。

《南史·齊武帝諸子論》:“ 子良物望所集,失在儒雅,當斷不斷,以及於災。”

(6).風雅。

清·孫枝蔚 《清明日飲程崑崙署中》:“不為使君儒雅劇,何繇共對燭花紅。”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善音樂,能鼓琴瑟,吹笙簫,甚至於可以作曲譜歌,是個儒雅的皇帝。”

(7).典雅;優雅。

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其十志該富,贊序弘麗,儒雅彬彬,信有遺味。”

辨析

儒雅,《漢語辭典》解釋為兩義:一,學識深湛,二,氣度溫文爾雅。其實,這兩解也是互為因果關係的,只有學識深湛,才能真正做到氣度溫文爾雅;而氣度溫文爾雅,則是學識深湛的外在表現。

儒雅風度,不是裝腔作勢,故作高深;不是掉書袋,亂矯情。儒雅是骨子裡的東西,真正儒雅的人,一舉手一投足,就能體現出來,無須刻意表現。有的人看著也挺儒雅,一身名牌行頭,風度翩翩的,但胸無點墨,談吐粗俗,一張嘴就會露餡,活像一個土財主、暴發戶。

讀書人儒雅,那沒話說,他就理應如此,因為這是他的本分,也是他與眾不同的身份特徵。瀟灑飄逸、“斗酒詩百篇”的

李太白,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

曹子建,才思敏捷、風流倜儻的

蘇東坡……都讓人們無限神往。讀萬卷書,就是讀書人風度儒雅的雄厚基礎;當然,也有讀書讀傻的書呆子,那畢竟是少數。

儒將

軍旅戰將,使槍弄炮是看家本事,倘若再能同時又飽學詩書,則堪稱

儒將。古有秉燭夜讀《春秋》通宵達旦的

關雲長,“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

周公瑾;今有“彎弓射日到江南,終夜喧呼敵膽寒”的陳毅元帥,“自信揮戈能退日,河山依舊戰旗紅”的朱總司令……都是有名的儒將。

儒商

商場老闆,既能財源茂盛又學識不凡者,叫儒商。海爾集團的老總

張瑞敏,就是其中翹楚。他不僅自己酷愛讀書,學識淵博,而且把儒家文化的精華運用到企業管理中,成功地把海爾集團打造成了一個既有豐厚利潤,又有濃郁文化氛圍的現代化大企業。

儒伶

演藝圈裡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員,喜歡讀書,學養深厚,似可稱“儒伶”。老一代的有梅蘭芳、

孫道臨、于是之……中年的有李保田、

陳道明、唐國強……青年演員里就少得可憐了,我想了半天,覺得

黃磊還勉強算一個。時下,青年演員無心讀書,拚命撈錢,儒雅的演員越來越少,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因為,沒有文化積澱,任你上的戲再多,也只能是個演員,而成不了

藝術家。

儒官

官員中那些博學多識、氣度不凡者,或可稱“儒官”。從理論上說,一個官員受過那么多教育和薰陶,又是知識化、專業化,他理所當然應該有儒雅風度,因而,官員儒雅應是正常和普遍的,粗野粗俗則是反常和個別的。但現實生活中,好像還不是這么回事,儒雅的官員不多,粗俗的官員倒見的不少。那么,儒雅官員到底該是什麼樣?溫家寶總理在2004年人大記者招待會上的儒雅風度,堪稱楷模。溫總理面對各國記者,

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詩詞典故,信手拈來,

妙語連珠,風度儒雅,令人傾倒。溫總理為什麼有這樣的淵博學識和儒雅風度?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這就是溫總理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總編採訪時說的那句話:“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讀書伴隨著我的整個生活。”那些欽佩溫總理儒雅風度的官員,要想使自己也變得儒雅起來,惟一的辦法就是多讀書。

如今,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衣食足”之後,許多人都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格調,也就是想變得儒雅起來,這是好事。一個社會,如果多一些儒將、儒商、儒伶、儒官,還有別的什麼儒,對提高文明程度,淨化社會風氣,都大有裨益。但須知,儒雅要靠知識和學養來支撐,儒雅要靠長期的自覺

修煉才能奏效,沒什麼捷徑可走,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不肯讀書學習,沒有文化修養,天天泡在酒桌、舞池裡的人,即便是硬學著人家的儒雅風度,也只能學點皮毛,學成四不像,

附庸風雅,不倫不類,很容易

貽笑大方。

相關詞語

近音詞

乳牙 乳鴉

開頭相同

儒裝 儒童 儒輸 儒愞 儒艮 儒庠 儒術 儒俠 儒教 儒賢 儒厚 儒碩 儒墨 儒牒 儒衣 儒經 儒雅風流 儒宗

結尾相同

盜儒 宿學舊儒 俠儒 散儒 酷儒 坑儒 朝儒 外儒 鯫儒 陋儒 朴儒 曲儒 巨儒 犬儒 俚儒 章句儒 魯儒 貧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