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人生哲學

儒道人生哲學

《儒道人生哲學》,是一部哲學類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中,儒學和道學是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的一隱一顯,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和中華民族性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儒學和道學中,人生哲學又居於核心的地位,並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邵漢明先生所著的《儒道人生哲學》以原始道家老子和莊子、原始儒家孔子、孟子和苟子為代表,從天人關係論、人生價值論、人生境界論、理想人格論和人生修養論五個方面,作出全面系統的闡發,深入淺出。今天讀來,仍不乏很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為此,經與作者商量,我社決定修訂再版。《儒道人生哲學》初版於1992年,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親自作序,並給予了高度評價。本次修訂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更正了原版的一些訛誤;二是根據現在的引文注釋要求,將其規範化;三是根據新的認識和理解,對全書內容作了一定的修改。
此外,為便於讀者了解、把握近幾十年儒道人學的研究討論情況,我們特別加了兩個附錄:(1)道家人學研究的回顧和總結;(2)儒家人學研究的回顧和總結。這兩個附錄皆取材於邵漢明主編的《中國文化研究3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序言
第一章 緒論
一、關於人生哲學的若干思考
二、儒道人生哲學的總體比較
三、研究儒道人生哲學的意義與方法
第二章 道家:老子自然無為的人生哲學
一、道?天道?人道
二、生命意義和個體價值
三、嬰兒境界和聖人人格
四、修養之方和攝生之道
五、特徵?歸宿?歷史地位?
第三章 道家:莊子逍遙天放的人生哲學
一、道的自由和人的自由
二、超越功利的價值觀和苦樂觀
三、物我同一的境界說和人格說
四、安之若命與安時處順
五、全性保真和死生同狀
第四章 儒家:孔子知命有為的人生哲學
一、性習?天命?知命有為
二、個體價值與群體價值
三、道德境界與道德人格
四、道德修養與道德踐履
五、倫常本位與多面人
第五章 儒家:孟子存心養氣的人生哲學
一、性善論新解
二、重義輕利
三、憂患意識與“大丈夫”
四、養心與養氣
五、樂道精神
第六章 儒家:荀子化性起偽的人生哲學
一、從“天人之分”到“人為天下貴”
二、從“人性之惡”到“化性而起偽”
三“隆禮重法”
四、“成人”學說一
五、榮辱觀及其苟子人學的歷史命運
第七章 結語
一、道家人學的精神價值
二、儒家人學的精神價值
三、儒道人學的時代超越
附錄一 道家人學研究的回顧與總結
附錄二 儒家人學研究的回顧與總結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